![优游随笔(凤凰枝文丛)](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21/15/20221021155020885.jpg)
出版社: 凤凰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优游随笔(凤凰枝文丛)
ISBN: 9787550634893
孙家洲,著名历史学家、秦汉史专家,山东莱州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曾任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山西大学云冈学研究 院特聘研究员。撰有《命运与性格的对话——再品〈史记〉的人物、故实、思想》《两汉政治文化窥要》《插图本中国古代思想史(秦汉卷)》《西汉朝廷“大洗牌”》等多部著 作。
今年是著名简牍学家 谢桂华先生诞辰80周年, 也是他病逝12周年的日子 。在接到会议邀请函之后 ,得知有“谢桂华先生诞 辰80周年纪念座谈”的会 议专题,谢先生的音容笑 貌比以往更加清晰地浮现 在我的眼前。 谢先生于2006年6月12 日病逝后,有多位学界同 仁和晚辈发表追思文章, 表达对这位终身致力于简 牍学和秦汉史研究的著名 学者的敬意。于振波先生 《怀念谢桂华先生》(首 发于《简帛网》2006年6 月18日)一文,谈到了谢 先生晚年在身患重病之后 依然醉心于学术研究的动 人场面,其中有若干段落 都令人过目难忘。如:“ 谢先生非常推崇张政烺先 生,佩服他学问功底之深 ,称赞他论证缜密严谨, 说他的文章,就像剥笋子 ,层层深入。直达问题的 本质,并为他不能把满腹 的学问写出来留给后人而 深深惋惜——谢先生说, 他是带着这份崇敬与惋惜 的感情而参与整理张政娘 文集的。”文章还引用了 北京大学吴荣曾教授评价 谢桂华先生的一段话:“ 他为中国的简牍事业付出 了很大的努力,不为名, 不为利,纯粹是一种奉献 。这种精神非常伟大,今 天如先生者有几人?他提 挈后进也是凭着自己热诚 的心,这点也值得令人钦 佩和学习!” 邬文玲研究员的《谢 桂华先生的简牍学成就》 一文(《求真务实六十载 :历史研究所同仁述往》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14年),对谢先生的学 术成就做了全面的总结。 特别是她在文章中讲到了 谢先生晚年抱病撰写《额 济纳汉简订误》的详细情 况,更是与我的工作经历 直接相关,与我对谢桂华 先生满怀敬意的回忆直接 相关。 兹将我与谢先生交往 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几件 事草成一篇小文,与大家 共同追思这位令人敬重的 学术名家。 一、谢桂华先生与人 大国学院“简帛学研究所” 筹建的前前后后 2005年5月28日,中国 人民大学正式发文决定成 立国学院。冯其庸先生受 聘为首任院长。6月问, 我在完全没有思想准备的 情况之下,被学校任命为 国学院的常务副院长,主 持学院的日常工作。我当 时承受的思想压力很大, 在两度辞拒不获批准之后 ,也只好勉力而为了。我 记得很清楚,第一次去通 州张家湾拜访我们的院长 冯其庸先生时,冯先生就 明确地提出:要办好国学 院,除了保证正常的教学 之外,必须突出学术研究 ——特别是西域语言与历 史的研究、简牍学的研究 ,因为这是站在学术前沿 、并有巨大发展空间的学 问。我对于冯先生的观点 ,完全赞同。冯先生还表 示:对于西域语言与历史 的研究,他本人有相当兴 趣,并且与这一领域的著 名专家素有联系,他本人 可以直接负责这一领域的 工作;而对于简牍学,尽 管他很关注这一领域的新 进展,但是与有关专家的 联系毕竟不多。冯先生询 问我是否与简牍学的专家 有联系的渠道?我回答说 :我与谢桂华、李均明等 先生有几年的交往。冯先 生高兴地表示:他通过《 中国简牍集成》《居延汉 简释文合校》等文献,早 就知道谢桂华、李均明两 位先生是简帛学的权威, 如果能够请他们出面帮助 工作,那是最好的。冯先 生随即责成我主管“简帛 学研究所”的筹建工作。 根据我所了解的情况,李 均明先生依然在中国文物 研究所工作,一时无法分 身;而谢桂华先生已经办 妥从社科院历史所退休的 手续,于是我拜访谢桂华 先生,表达了聘请谢先生 为国学院“特聘教授”并且 担任筹建中的“简帛学研 究所”所长的诚意,谢先 生当即答复愿意考虑。 P37-39 与人大教授品千年历史,学立身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