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的春天

科学的春天
作者: 顾迈男
出版社: 广东高教
原售价: 29.80
折扣价: 19.40
折扣购买: 科学的春天
ISBN: 978753616507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科学的春天是这样到来的 1978年的春天到来了 中国科学院第一任院长郭沫若以诗人的豪情吟诵道: “春分刚刚过去,清明即将到来,‘日出江花红胜火,春 来江水绿如蓝。’……这是科学的春天,让我们张开双臂 ,热烈地拥抱这个春天吧!” 当时,郭沫若重病在身,他原想坐着轮椅参加1978年3 月18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人们怕他 支持不住,劝阻了,而他还是在闭幕大会上做了准备已久 的题为《科学的春天》的讲话。 他在这篇恐怕是最后一次在公开场合的讲话中,饱含 深情地预言:“我们民族历史上最灿烂的科学的春天到来 了。” 当年,我作为新华社负责科技报道的记者,亲历并记 录了这年春天前后中国科技界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并采 访报道了与“科学的春天”有关的领导人和一些著名科学 家。现在,时隔40年,回想起来,仍能感受到那年春天浓 浓的、生机勃勃的气息。 邓小平严肃地说:“知识分子的名誉要恢复。” 讲述在科学的春天里发生的故事以前,要从一年前的 秋季讲起。 在这之前,几经沉浮的邓小平被时代的大潮推向历史 的前台,“阶级斗争为纲”的时代结束了,改革开放使中 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这变化一直持续到今天。 我有幸近距离采访这位变革时代的伟人,是在他复出 的这年秋天。 1977年,邓小平复出后,首先请了33位中国著名科学 家和大学教授来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面对面地认真听取科 学家和教授们对恢复和发展中国科学和教育事业的意见、 建议,这就是史上有名的“8·8座谈会”。 这年的8月4日,我随33位科学家和教授们走进大会堂 的四川厅,大家刚在沙发上坐下,邓小平就满面春风地走 来了。 8月4—8日,邓小平每天上午8点半准时到会,中午稍 事休息,下午又来到大会堂参加座谈会,直到晚上掌灯时 分才离去。 这是一次畅所欲言的座谈会。会上,科学家和教授们 提出:“四人帮”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17年科学和 教育战线说成是“黑线为主”,大批科学家和教授被扣上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帽子,严重地挫伤了科学家和教 授们的积极性,阻碍了科学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人们争先恐后地发言,有人建议高等学校应尽快恢复 招生考试制度,有人呼吁关心和改善教师和科技人员的生 活待遇,有人主张立即恢复每周5/6的时间搞科研…… 邓小平认真地听取人们的发言,他说,17年的主导方 面是红线。17年中绝大多数知识分子无论是科学工作者还 是教育工作者,大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我们自己 培养的。如果对17年不做这样的估计,就无法解释我们取 得的一切成就了。 在座谈会上,邓小平还谈了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