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龙传
作者简介
刘秉荣,1945年生。1965年入伍。天津市宝坻区黄庄镇人。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文艺创作室主任,大校警衔,国家一级作家,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刘秉荣从1980年起参加总参谋部《贺龙传》编写组工作,研究红军史、民国史27年,先后出版捕写红军和民国题材的长篇著作有:《菜刀记》、《反南昌》、《沧海横流》、《红海忠魂》、《西路军魂》、《魂飘重霄九》、《中共领袖蒙难记》、《神龙元帅》、《喋血洪湖》、《洪湖血浪》、《福将贺龙之谜》、《红一方面军纪实》、《红二方面军纪实》、《红四方面军纪实》、《贺龙大传》、《贺龙全传》、《贺龙演义》、《贺龙姐弟》、《洪湖曲》、《贺龙传奇》、《彭德怀传奇》、《朱声达将军传》、《刘家友传》、《辛亥革命秘史》、《北伐青史》、《国民政府秘史》、《新军阀大战》、《杨三姐告状》、《清末绿林纪实》、《军阀与迷信》、《民国官场迷信实录》等,计48部,还于各报刊上发表小说、报告文学、散文等300余篇,总字数达3000余万字。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通俗文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法制日报》特约记者。
内容简介
虽然自咸丰年问苗汉合流,但实际上,清政府 管不了那许多,因此,这个地方受封建制度和官吏 恶霸的盘剥压迫,更为厉害。历代都有绿林豪杰, 挨不过官府恶霸的逼压,啸聚山林,杀富济贫,自 立为王。 咸丰四年,湘西一带遇见了百年不遇的大旱, 稻秧刚刚插下,一连3个月,滴雨未落。这禾苗全部 枯萎,赤地千里。庄稼人全慌神了。各庙里整日价 香烟缭绕,钟磬齐鸣,求佛降雨。眼看过了农历六 月,依然骄阳似火。谁成想,到了农历七月七日那 天,牛郎织女天河配,两人一悲伤,天降大雨,那 雨就像天河决了口子,一连半月不止,湘、资、沅 、澧4条江水,以翻江倒海之势,奔腾怒吼,冲毁房 屋、淹没田园。春旱秋涝,年景还能好吗?刚到秋 后,就有人剥树皮充饥了。 那年头,庄稼人每年要交皇粮。有时候,皇上 要是一高兴,就发话了:“那地方受了灾,皇粮免 了吧!”可皇上说这类话的时候不多,一是当皇上 的,吃的是山珍海味,穿的是锦衣龙袍,哪里能想 到老百姓的死活?二是地方官轻易也不报灾。为啥 ?要是上头免了皇粮,他们不就没了捞油水的地方 么?因此有了灾也不报。 这年秋后,那穿马蹄袖、戴红顶子帽的湘西道 台又下了条文,什么条文?要老百姓照旧交纳皇粮 。行文自然也下到了桑植,老百姓们一见官家贴出 缴粮的告示,全发愁了。这灾荒的年月儿,连口都 糊不住了,到哪儿去弄粮啊!那些地头蛇们自然也 知道老百姓没有粮,可他们会算计,出了新道道儿 ,什么道儿?让老百姓用天麻、茶叶等土特产品顶 替。老百姓虽然满肚子不高兴,也无可奈何,胳膊 拧不过大腿呀。 重阳节的前一天,桑植县各乡的受苦人都急忙 忙地挑着七拼八凑的“皇粮”来到桑植县城。老百 姓为什么这么着急缴皇粮?原来这官家有个规定, 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土政策”。按这“土政策”的 规定,重阳节之前,要不把粮米交清,衙门就要出 “滚单”。什么叫滚单?就是送粮的日期超过一天 ,粮谷就要翻一番。这么一翻,就会把许多人家翻 得倾家荡产。 距桑植县城北50里处,有个洪家关,洪家关一 带的老百姓,为了赶在出“滚单”之前把粮谷送进 官仓。天还没亮就打着火把急忙忙地上了路。到了 城里,却见收粮的官仓大门紧闭。大伙儿只好耐着 性子等着。到了日头两竿子高,那收官粮的还不见 踪影。这工夫,人越聚越多,看看晌午歪了,大门 还是紧闭,人们都急了,为什么?因为这是最后一 天了,就是开始收粮,也要有一大部分人赶不上趟 了。 粮官为啥不开秤收粮呢?因为是灾荒年,知道 老百姓一时凑不上皇粮,大都要挤到最后这一天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