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铎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21014/23/20221014232658445.jpg)
出版社: 太白文艺
原售价: 36.00
折扣价: 21.30
折扣购买: 王铎评传/中国历代书法家评传
ISBN: 9787551311991
第二章 生逢乱世 仕途艰辛 公元1368年,朱元璋扫灭元朝残余势力,建立 政权,定国号为“明”。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明代 历十二世,十六帝,享国二百七十六年。明朝是继 周、汉、唐之后的又一盛世,它“无汉唐之和亲, 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因此 历史上称明代为“治隆唐宋”“远迈汉唐”。当然 ,这样的说法仅限于明朝前期而已。 明朝初年国力强盛,经洪武、建文、永乐三朝 励精图治,至明宣宗的近百年间,明朝军队北进蒙 古高原,南征安南,伐锡兰,羁绊马来诸岛族,威 震四方。洪武之治、永乐盛世、仁宣之治延续盛世 景象。至明英宗幼年即位时,朝中由“三杨”—— 杨博、杨士奇、杨荣主持政局,海内清平,万邦来 朝。 明正统七年(1442)后,宦官王振开始擅权。 明正统十四年(1449)发生震惊天下的土木堡之变 ,永乐以来的军事优势遭到破坏,并使国力大损, 明代宗果断任用于谦击败瓦剌,取得北京保卫战的 胜利。后又经历景泰、天顺两朝经营恢复,国力有 所回升,到明中叶孝宗弘治时期再次大治,此时政 治清明,民生安康,对外复立哈密等卫,重新确立 对西域的控制,历史上称此时期为“弘治中兴”。 正德年间开始,明王朝逐渐中衰。 从动态的角度看,正德年间(1506—1521)大 致可以视为明代社会文化变迁的分水岭。随着社会 的变革,新经济因素的产生,思想文化开始由明初 的保守、沉闷,逐渐趋向革新、活跃。换言之,明 代社会文化在正德前后呈现出两种迥然不同的特色 。 从明太祖朱元璋建国到正德时期(1368—1506 ),是明初社会文化的保守期。宋人王禹偁说:“ 古有四民,今有六民。”①其意是说,在传统的士 、农、工、商四民之外,宋代已经增添了释、道二 民。明太祖鉴于元末的社会状况,感受到了从四民 演变为六民的危害性。所以,明太祖立国的根本, 就是让他统治下的臣民能安于士、农、工、商四个 等级。虽然他仍然承认释、道这两种宗教信徒的存 在,但他对佛教和道教招收门徒进行了严格的户籍 管理和控制。他所执行的政策,目的是为了使传统 的四民安居乐业、各守本分,以政府强制力将这些 人牢牢地固定在他们的生活区域内,以便于政府的 管理和税役的征调,他规定:凡是“有不事生业而 游惰者,及舍匿他境游民者,皆迁之四方”。 对于前文提及的明代初年所形成的社会文化元 素而言,由于朱元璋一统天下,重新建立了统治全 国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相对活跃的思想文化领域 受到了压制,明代政府对思想文化的钳制是极为严 厉的。与这种严密的政治统治相对应,在思想文化 领域内,学术上承袭元代,尊崇程朱理学,毫无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