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将军(汪海40年)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对机构“刮骨疗毒”谁*痛 改革开放40年后的**,企业的人事制度已经比较完 善。在市场竞争的环境下,企业要想*好地生存与发展, 必须有**的人才队伍和管理队伍。各级领导干部也要有 拼搏实干的精神,带领本部门的职工迎接挑战,战胜困难 。有人因不胜任本职工作被淘汰出局,也在情理之中。毕 竟企业的一切都要以经济效益为准绳,绩效考核的量化结 果,决定了一个人在体系中的价值。企业职员的晋升与调 配、进人与离开,不再以决策者个人的喜好决断,而是靠 公平客观的绩效考核进行定位与推升。 我们将目光拉回到20世纪80年代,情况是截然相反的 。由于企业的领导、中层干部的任命都由企业的上级机关 来决定,虽然不**任人唯亲,但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干 部职工没有量化的考核指标,干部体系中交织了各种错综 复杂的人际关系,下级可能有人“老虎屁股摸不得”,企 业领导想动一动下级人员的职位,不仅十分困难,*可能 引来意想不到的狂风暴雨。正因“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 应,人事制度的改革面临着重重障碍,如果企业领导是个 因循守旧的人,或者胆小怕事、唯命是从,就无法越雷池 半步。而对于有勇有谋的改革者而言,市场经济的号角已 然吹响,如果不赢在起跑线上,企业的大厦就可能瞬间倾 覆。生与死的抉择摆在面前,容不得片刻的犹豫彷徨,面 对旧势力和顽疾必须立刻出手。 1983年底,汪海接任青岛橡胶九厂的*委**,改革 的利剑指向了让全厂人称之为“老虎屁股”的安全科。 安全科正、副科长及其余人员共20余人,基本是由上 级领导干部的亲戚、子女和关系户安排进来的人组成的, 在厂里一贯横行霸道,没人敢惹。他们占据着办公楼整整 一层的房间,有近千平方米,而且一人一间办公室,会议 室都有七八十平方米,专门配有打字员、放映员。规模和 气派在全国制鞋企业中堪称一*,排场非一般企业能比。 安全科的两位科长霸气十足,自己做什么没人敢管, 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松松垮垮。作为负责全厂生产安全 的主要科室,从未给一线工人发过一双手套,*不用说工 作服了,工人仅有的一条围裙也是补丁摞补丁。夏天,车 间里的工人们光着膀子干活,相反,这些坐在办公室里养 尊处优的“老爷、太太”们不但有工作服穿,而且有电风 扇吹。工人对他们又恨又怕又无奈,背地里把这个特权小 王国称为“超阶级科”。 安全科在当时是全厂*难啃的一块硬骨头,让安全科 与劳工科合并便是汪海对机构改革开的***。 汪海走这步棋,除了有精简机构、敲山震虎的目的, 还有*为深远的考虑。剩余劳动力的安排问题、职工子女 的就业问题等等都是企业亟待解决的大问题。当时汪海想 ,工厂地处市南区黄金地段,离栈桥只有一箭之遥,具备 得天独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条件,为什么让这一栋临街的 办公楼白白地让安全科室占据着,而不腾笼换鸟办服务公 司呢? 汪海的这个意见在*委会上一公布,大快人心,得到 全票通过。第二天的上午,汪海请来安全科的正、副科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