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选择(跨越1949-2019)

理性的选择(跨越1949-2019)
作者: 徐斌
出版社: 北京联合
原售价: 4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理性的选择(跨越1949-2019)
ISBN: 9787559630438

作者简介

徐斌,男,山东淄博人,哲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合作导师。任北京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制度理论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室主任,齐鲁师范学院特聘教授。兼任全国应用哲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辩证唯物主义学会理事。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主要成员,**社科基金评审专家。 主要研究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社会现实问题、制度哲学、人学。近年来,先后主持**社科基金和***人文社会科学一般项目3项,**重大社科基金项目主要成员,出版《中国改革为什么能成功》《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中国特色***制度的大众认同与完善发展》《当代中国改革的人学分析》等六部著作,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70多篇。曾获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成果二等奖、中国马克思主义基金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成果三等奖。

内容简介

一、历史和人民选择了*** 中国***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艰苦卓*的奋斗取得了新**主义革命的胜利,之后一系列问题摆在了人民面前:我们建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什么样的**?其性质、各阶级的地位和相互关系是什么?是建设一个*****,还是资本主义**?是实现***现代化,还是资本主义现代化?为从理论上阐明这些问题,***发表了《论人民**专政》。他认为,应该是现阶段的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在***领导下,组成自己的**,选举**。**的性质是人民**专政,即在人民内部实现**制度,对敌人实现专政。 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革命,我们走上了***道路,这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它具有历史合理性和现实合法性,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 (一)历史合理性 中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了新**主义革命的胜利,又经过***革命,建立了***制度,这具有历史合理性,符合历史发展规律。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基本矛盾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推动了人类社会发展,人类社会总是由低级形态向**形态发展。***社会是比资本主义社会***的社会形态,它具有历史优越性和社会进步性,在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后,我们选择***道路**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站在未来发展的高位阶中的理性选择。 中国社会发展没有经过典型资本主义阶段,直接进入了***社会。这样的革命道路、发展模式,曾*到普列汉诺夫、考茨基等人的批判。普列汉诺夫认为,俄国究其生产力水平、无产阶级人数以及群众的文化程度和觉悟程度而言还没有做好***革命的准备。 马克思以俄国为例论证了跨越资本主义“卡夫丁峡谷”并不违背历史辩证法,反而是唯物史观的现实证明。马克思认为,在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基础上,借助一定的影响可以实现跨越。“和控制着世界市场的西方生产同时存在,就使俄国可以不通过资本主义制度的卡夫丁峡谷,而把资本主义制度所创造的一切积极的成果用到公社中来。”a 列宁领导俄国人民将科学***变为现实,对怯懦的改良主义,他指出:“世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丝毫不排斥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反而是以此为前提的。”b 在一定的革命条件下,我们可以首**行***革命,建立社会制度,然后再发展生产力。 在中国,思想界也存在中国建立***制度是早产的论调,呼吁“我们应补资本主义的课”。这种看法**是机械论观点。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社会发展的行动指南,而不是教条,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正是在各国的具体实践中呈现出来的,我们在新中国成立后经过***革命建立***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活生生的具体形式,我们利用无产阶级政权形式,集中了各种资源,大力发展生产力,在短时间内恢复了社会秩序,重建新的社会结构,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我们选择***具有历史合理性。 (二)*的目标和人民意愿 1949 年10 月1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为了巩固我们的胜利成果,我们选择了***,并坚信,只有***能够救中国。 中国***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立的无产阶级政*,马克思主义是我们*革命和建设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的宗旨、目标、立场和精神决定了我们*的奋斗纲领、革命任务、依靠力量、政治宗旨和*终目标。我们*之所以能领导中国人民取得新**主义革命的胜利和***革命的胜利,走上***道路,就在于我们*从成立起就把为***、***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 代表人民的利益,为人民谋幸福是中国***的政*宗旨和政治立场,也是中国***存在和发展的根本原则和要求。*的意志和人民的意志,只有体现人民的意志,*的意志才能得到贯彻和实现。人民是一个政治性概念、**性概念,人民的意愿和历史发展的方向是一致的,体现人民意愿和要求的实践才能真正推动历史的发展。而符合历史发展趋势,创造社会财富的实践才能满足人民的需要,符合人民的意愿和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革命,走***道路,符合*的决策,也是人民的选择,符合人民意愿的发展方向。1949 年9 月21*,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次会议召开。当***等*和*****出现在开幕式**台上时,全体委员热烈鼓掌达五分钟之久。当***说“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时,许多人热泪盈眶,委员们不时报以热烈掌声。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实现了**的统一,结束了中国人民世代*压迫的历史,使人民成为**的主人。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体现为人民能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和要求,实现这个权利的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这一制度形式适合中国国情,也有利于人民表达意志。**社会学家费孝通参加了北京市**届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他生动地描述了他当时的强烈感*:我踏进会场,就看见很多人,穿**的,穿工装的,穿短衫的,穿旗袍的,穿西服的,穿长袍的,还有一位戴瓜皮帽的——这许多一望而知不同的人物,会在一个会场里一起讨论问题,在我说是生平**次。这是真正的人民**,不同阶层、不同职业、不同身份的人都有机会参加人民代表大会才真正体现了大会的人民性。 从1949 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各个城市的解放,很多城市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并不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说:“如果一千几百个县都能开起全县代表大会来,并能开得好,那就会对于我*联系数万万人民的工作,对于使*内外广大干部获得教育,都是极重要的。”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权建设和制度建设使人民群众意识到自己地位的改变,越来越敢于表达自己的看法和意见。他们通过信件方式向各级人民**反映问题,表达意愿,这对于进行政权建设,顺利实施各项政策,起了重要作用。 (三)**环境对我们选择的影响 **环境是中国选择***道路的外部条件和制约因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主要**分为***和资本主义两大对立阵营。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必须作出选择,是选择***阵营还是资本主义阵营,不能走中间道路。***在《论人民**专政》一文中,明确提出了“一边倒”的政策。新中国选择***阵营,苏联对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支持,是中国摆脱帝国主义封锁和可能的武装干涉,顺利建立***制度的外部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的第二天,苏联**就发来照会,决定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互派大使,苏联成为**个承认新中国的**。***在1949 年11 月8 *致斯大林的电报里高兴地说:“**成立第二天即获得苏联的无条件承认,并很快获得各新****的同样的承认,这件事给了我们以有利的地位,使许多经常摇摆的人们稳定下来,觉得人民**势力大了,不怕帝国主义了。”同苏联建立友好合作的外交关系**重要,所以,新中国成立两个月后,***就出访苏联,同斯大林直接会谈,解决两国关系中的一些重要问题。在会谈中,***始终坚守新中国平等、互利、友好、合作的底线和原则,经过差不多两个月的艰苦会谈,终于使斯大林同意废弃同*****签订的旧条约,而和新中国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在这个过程中,在涉及**主权和民族利益的重大问题上,***从不让步。凡是他认准要做的事,不达目的决不罢休,谁也阻挡不了。***在坚持原则的前提下,又善于做必要的妥协和让步。新条约是新中国与外国**签订的**个平等条约,它维护了中国的民族尊严 和**主权,提高了中国的**地位和外交形象,表明中国人民真正站起来了。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的外交方针。***形象地说,我们这个**,如果形象地把它比作一个家庭来讲,它的屋内太脏了,柴*、垃圾、尘土、跳蚤、臭虫、虱子什么都有。解放后,我们必须认真清理我们的屋子,从内到外,从各个角落以至门窗缝里,把那些脏东西通通打扫一番,好好加以整理。等屋内扫清洁、干净,有了秩序、陈设好了,再请客人进来。我们的真正朋友,可以早点进屋子来,也可以帮助我们做清理工作,但别的客人得等一等,暂时还不能让他们进门。“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是新中国的三大外交方针,为中国走***道路确定了外交原则,为我们建立***制度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1.本书旨在分析中国道路的逻辑合理性和历史必然性 中国道路为什么行?这个问题不仅**社会想知道答案,而且我们自己也迫切需要回答。中国道路的成功因素有很多,但*根本的原因是:我们基于***的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和实践理性,突破了各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迷信和禁锢,坚定了***现代化的自觉自信,做出了走自己的路的伟大抉择。 2.内容丰富,逻辑清晰,论述通透,具有重大历史价值 本书围绕十个内容展开,即思想解放、初级阶段、基本路线、发展动力、体制改革、战略步骤、领导力量、对外开放、一国两制,内容丰富,逻辑清晰,通俗易懂。本书以马克思主义理论畅谈了中国改革开放这一体现人民智慧的理性选择,力图增强人们对我们*改革开放理论和实践的认同感,以提升共识,凝聚力量,在新时代改革开放**献每个人的智慧和价值。 3.中华人民共和国70周年华诞重磅献礼 本书主题鲜明,意义重大: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该何去何从?这是中国当时面临的关键抉择。中国***带领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勇于创新,走出了一条全新的中国道路。 本书回答了这究竟是一条什么样的道路、这个道路为什么行等一系列问题,这对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道路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