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我当教师
作者简介
叶圣陶(1894-1988),原名叶绍钧,江苏苏州人,中国现代杰出的作家、教育家、出版家,“优秀的语言艺术家”。先后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 副部长。 叶圣陶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先驱者,也是五四时期除鲁迅之外最重要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他还发现、培养和举荐过巴金、丁玲、戴望舒等一批青年作者。 叶圣陶在中国儿童文学领域,尤其是童话领域具有突出贡献。他创作了中国现代首部专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稻草人》,被鲁迅称赞为“给中国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他的作品《古代英雄的石像》《爬山虎的脚》《稻草人》《光明的世界》《小小的船》等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 叶圣陶亲自编写过著名的初等小学国语教材《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过几十种课本,写过十几本语文教育论著,对中国儿童的成长和教育付出了巨大的心血。
内容简介
教育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我在《教工》杂志去年的第三期上题过如本篇标题的一句话,现在方明同志要我把这句话大略伸说几句,就执笔写这一短篇。 第一点——通常说教育工作分“言教”和“身教”,以“身教”为贵。这是不错的。不过仔细想想,要是自己不明白某些道理,不擅长某些方法,怎么能说给学生听?这是一层。要是光能说明某些道理和方法,而在平日的实践中并不按照自己所说的道理和方法行事,那给与学生的不良影响是不必细说的。所以凡是自己的实践必须跟说给学生听的一致,这是又一层。从以上说的两层看来,“言教”并非独立的一回事,而是依附于“身教”的;或以言教,或不言而教,实际上都是“身教”。“身教”就是“为人师表”,就是一言一动都足以为受教育的模范。 第二点——知识学问无止境,品德修养无止境,这是古今中外凡是有识见的人一致的认识。所以就个人来说,谁也不该故步自封,说我是够了,凭我现在这一身本领,可以应用一辈子了。至于教育工作者,担负的既然是教育工作,就不能不就当前国家的形势,就受教育者的前途,考虑该怎样“自处”。当前国家的形势怎样?两个文明必须大力推进,四化建设必须赶速完成,全国各族人民都在为此而勤奋努力,各方各面都开展前所未有的新局面。受教育者的前途怎样?回答一句话就可以概括:唯有投身到上面所说的洪流中去,各自尽一份应尽的力量。受教育者的前途既然是这样,教育工作者自当从这些方面训练他们,熏陶他们。就教育工作者个人方面来说,当前国家的形势既然如此,自己是全国各族人民中的一分子,本该德才兼备,知能日新,一心为公,实事求是。何况自己担负的是教育工作,无论言教或是不言之教,总之要把自己的好模样去教人,才能收到训练和熏陶的实效。把自己的好模样之教人就是“为人师表”。 第三点——“知也无涯”,没有接触过的事物不能知,没有探索过的道理不能知。现在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人类的进步事业飞速发展,宏观世界和微观世界的奥秘都有极其丰富的发见发明。但是决没有到了尽头,很可能没有发见发明的比已经发见发明的还多得多。所以谁也不能是全知全能的人,只能是个“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的人。教育工作者当然也如此。不过教育工作者必须为当前的受教育者着想,将来攀登新高峰窥见新奥秘的正是他们,非趁早给他们打基础不可。基础怎么打?还是身教为要。事事不马虎,样样问个为什么,受教育者看在眼里,印在心里,自然而然会养成钻研探索的良好习惯。至于一切事物后来居上的道理,历史洪流好比接力长跑的道理等等,虽然只能言教,如果例证确凿,说理透彻,受教育者也会受到良好影响。我以为在当今的时代,这是教育工作者为人师表的极其重要的一项。 我就说以上三点,自知不免有重复处、欠透彻处,请方明同志和本刊的广大读者予以指教。 1984 年 3 月 7 日作,刊《教工》月刊 4 期,署名叶圣陶。 1.本书作者叶圣陶曾从事教育工作数年,深知我国教育工作的利弊得失,思考深入透彻。其教育思想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对今天的教育仍具有巨大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 2.何为好教师?叶圣陶教你如何成为一名优秀教师。 3.叶圣陶家人亲自审定,真实还原先生经典教育思想,版本可靠,值得信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