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帝国与金楼白象

明帝国与金楼白象
作者: 杨添|
出版社: 中华书局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3.60
折扣购买: 明帝国与金楼白象
ISBN: 9787101165456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一章 戛撒之围 危机将至 明神宗万历三年(1575),时任云南金腾兵备副使 的罗汝芳正率着自己并不算多的兵马星夜兼程地赶往腾 越州腾冲城。这位王阳明心学泰州学派的重要传人已经 调任云南数年了,作为一个著名思想启蒙学派的传承者 ,近溪先生罗汝芳在云南这几年兢兢业业,做了很多实 事。若是眼下这件事情做成了,他在大明朝乃至后世的 声名可能会超越他的学生—汤显祖先生。 调入云南这几年,罗汝芳把农业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对云南的水利设施做了一番重修,据称,其兴水利灌 田四千余亩,并“以讲会乡约为治”。罗汝芳的举措志 在恢复云南地区的生产力,休养民生,因为这个区域自 从大明朝建立以来,已经数次遭遇战争蹂躏,民不堪命 。尤其是滇西地区,从明军入滇开始,一直到三征麓川 ,再到后来大大小小的土司叛乱,从未真正摆脱过战争 阴影,故此时迫切需要恢复生产以巩固大明的边防实力 。 作为颜钧的学生、王阳明的第三代弟子,罗汝芳与 当朝的第一权臣首辅张居正大人似乎不太对付。这个传 闻真实与否暂未可知,但张居正让罗汝芳功亏一篑却是 既成事实。 罗汝芳此时的职位是金腾兵备副使。设置兵备道是 为了“整饬兵备”,对内要负责镇压叛乱,对外要抗击 侵略。因此,明代兵备道虽然属于按察司系统,但是由 兵部负责。兵备副使属按察司,无定员,也是兵备道的 最高长官。他们的辖区大小不同,但能统领辖区所属的 卫所士兵,同时受到督抚与巡按御史节制。金腾兵备副 使设立于大明弘治元年(1488),除了军事任务外,还 负责纠察奸细、修理城池、处理居民诉讼、积蓄粮储、 管理军民及土司地区交流等事宜。 罗汝芳学没学过武我们并不知道,但他对于军事至 少是了解的。设置兵备道的地区,可以扩展很多权力, 包括主持兴修水利、马政和盐政,总之,凡是有利于该 地区防务能力的事都可以插上一脚。但统领的兵员是有 限的。尤其滇西这种处于崇山峻岭的亚热带雨林地区, 自古交通不便,烟瘴丛生,金腾兵备辖区也就是以前的 金齿卫所(后改永昌卫)加上腾冲军民指挥使司区域, 大致在今天云南保山到腾冲一带。 那么在万历初年这里能有多少兵马呢?具体数据不 得而知,但正统七年右都御史丁睿曾经有言:“(洪武 年间金齿)屯守汉军不下二万,(僰人)土军不下千余 ,今逃亡太半,汉军仅余三千,土军仅余六百。”(《 明英宗实录》卷九二)洪武年间到明英宗正统七年 (1442)过去了几十年时间,金齿地区的兵力就差不多 减少了八成。虽然明朝规定一个卫驻军5600人,一个千 户所1120人,一个百户所112人,但那是明初洪武、永 乐鼎盛时期的编制。三征麓川之后,明朝在腾冲筑城置 司,除了腾冲千户所外,还设立前、后、中、左、右五 个千户所,一共六所兵,兵员67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