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商帮(粤商发展史辩)(精)

大国商帮(粤商发展史辩)(精)
作者: 杨黎光
出版社: 广东人民
原售价: 58.00
折扣价: 34.80
折扣购买: 大国商帮(粤商发展史辩)(精)
ISBN: 9787218108551

作者简介

杨黎光,**记者,一级作家,享****特殊津贴专家,现为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副会长,广东省作家协会副**。出版有《杨黎光文集》(十三卷)。代表作有长篇报告文学《没有家园的灵魂》《打捞失落的岁月》《惊天铁案》《瘟疫,人类的影子》,中篇报告文学《生死一线》等。 另著有长篇小说《走出迷津》《大混沌》《欲壑·天网》等。长篇小说《园青坊老宅》入围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近年着力于“追寻中国的现代化脚印”长篇思辨体报告文学系列创作,完成《大国商帮》《中山路》和《横琴》,既各自独立成篇又构成了三部曲,其现实意义和思想深度都是作者再创辉煌的呕心之作。 曾获奖项**、二、三届“鲁迅文学奖”;**、二、三届“中国报告文学‘正泰杯’大奖”;**、四届“徐迟报告文学奖”;“新中国六十年**中短篇报告文学奖”;“中国改革开放**报告文学奖”;首届“冰心散文奖”。

内容简介

**的中国人,终于认识到了海洋的力量。所以 ,“沿海”这个词在当下语境里意味着开放、**与 繁荣。 **的中国人,终于看到了商人的价值。所以, “商人”这个词在当下语境里意味着富有、精明与成 功。 对海洋与商人的肯定,颠覆了已经延续数千年的 文化传统,反映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人价值观念的深刻 变化,也彰显了中国社会转型的伟大成就。 在漫长的历史时空里,如何面对海洋,怎样对待 商人? 这始终是个具有中国特色的问题。由此,对海洋 与商人的态度,便成为衡量社会形态发展变化的一个 重要指标;将海洋、商人与社会转型联系到一起进行 综合考察,便成为探寻中国现代化进程的一个特殊视 角。 这也是**我研究粤商和书写这本书的意义。一 、“海内”与海外:东方和西方商人的两种境遇 无论哪个**,由传统向现代社会转型,都是一 个曲折而复杂的过程。中国作为一个历史悠久,自成 文明体系的东方古国,这个过程尤为艰难。 中国古代历史一向是以陆地为舞台,以帝王将相 为主角,以权力斗争为主要脉络的不断重复上演的悲 喜剧。对于那些习惯了农耕文明和传统御民术的统治 者来说,海洋和商人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不易掌握的 异类。因此,士农工商,商人被定位于四民之末,长 期*到限制、贬抑。至于海洋,则干脆被视为治外之 域。中国皇帝自我吹嘘的所谓君临天下,其实也仅仅 局限于“海内”这片特定的土地。“普天之下莫非王 土”,强调的只是这个“土”。 秦王赢政灭六国而“并一海内”,威风八面地当 上中国的“始皇帝”之后,连续做出了两个影响未来 的重大决策,一是众所周知的“焚书坑儒”,禁锢思 想,消除异端;另一个便是在东海岸边的朐山竖起界 石,作为大秦帝国的东大门。海洋,就这样被关在了 国门之外。 浩瀚的海洋,因无边无际而显得渺远莫测。建下 “万世之功”的秦始皇,对海洋的所有想象与开发, 也只是先后派出徐市、卢生、侯生出海寻找仙人和长 生不老的仙药而已。 百代皆行秦政制。秦始皇对海洋的态度,被此后 历代君王效仿。直到明清之际,随着大航海时代的来 临,究竟该如何面对海洋?终于发展成让朝廷上下反 复纠结的问题,时常犹豫在开海与禁海之间。这种纠 结与矛盾,阻滞了中国走向世界的脚步,延缓了中国 进入现代化,也构成了异常坎坷的中国近代史。 ***崇拜土地,忽视海洋,而且一贯施行 重农抑商的治国之策,防止商人凭借财富与他们“分 庭抗礼”,危及以君权为核心的社会等级秩序。 春秋时期的齐国名相管仲说:“利出于一孔者, 其国**……先王知其然,故塞民之养,隘其利途。 故予之在君,夺之在君,贫之在君,富之在君。故民 之戴上如*月,亲君若父母。” 意思是,经济权益由**统一掌握,这样的** 强大**。先王明白这个道理,所以杜*民间谋取高 利,限制他们获利的途径。因此,予之、夺之决定于 国君,贫之、富之也决定于国君。这样,人民就拥戴 国君有如*月,亲近国君有如父母了。 管仲的这段话,作为弱民贱商的经典表述,被历 代君王们奉为控制百姓、治国安邦的金科玉律。 P(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