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记(精)

昆虫记(精)
作者: (法)法布尔|译者:陈筱卿
出版社: 江苏文艺
原售价: 38.00
折扣价: 19.00
折扣购买: 昆虫记(精)
ISBN: 9787559406149

作者简介

让-亨利·法布尔(Jean-Henri Fabre,1823-1915),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被世人称为“昆虫界的荷马”,昆虫界的“维吉尔”。他用水彩绘画的700多幅真菌图,深受普罗旺斯诗人米斯特拉尔的赞赏及喜爱。他也为漂染业做出贡献,曾获得三项有关茜素的专利权。

内容简介

在这儿大量存在着而又无须我去亲手侍弄的,是 那些最初随着风吹的土粒而来,而后又长年积存繁衍 下来的植物。最主要的是犬齿草,那是一种十分讨厌 的禾本植物,三年炮火连天、硝烟弥漫的战争都没能 让它们灭绝,真是“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数 量上占第二位的是矢车菊,全都是一副桀骜不驯的样 子,浑身长满了刺。其中又可分为两至生矢车菊、蒺 藜矢车菊、丘陵矢车菊、苦涩矢车菊,而尤以两至生 矢车菊数量最多。各种各样的矢车菊相互交织,彼此 纠缠,乱糟糟地簇拥在一起。其中可见一种菊科植物 形同枝形大烛台似的支棱着,凶相毕露,被称为西班 牙刺棒。其枝权末梢长着很大的橘红色花朵,如同火 焰一般,而其刺茎硬如铁钉。长得比西班牙刺棒要高 的是伊利里亚大翅蓟,它的茎孤零零地“独立寒秋” ,笔直硬挺,高达一两米,枝头长着一个硕大的紫红 色绒球,它身上所佩带的利器与西班牙刺梅相比毫不 逊色。也别忘了,还有刺茎菊科植物。首先必须提到 的是恶蓟,浑身带刺,致使采集者无从下手;第二种 是披针蓟,阔叶,叶片顶部长着梭镖状的硬尖;最后 是越长颜色越黑的染黑蓟,这种植物缩成一团,状如 插满针刺的玫瑰花结。这些蓟类植物之间的空地上, 爬着荆棘的新枝、r,结着淡蓝色的果实,枝条长长 的,像带刺的绳子。如果想要在这杂乱的荆棘丛中观 察膜翅目昆虫采蜜,就得穿上半高筒长靴,否则腿肚 子就会被划得满是血丝,又痒又疼。当土壤还存有春 雨所能给予的水分,墒情尚可时,角锥般的刺格和大 翅蓟细长的新枝丫便会从这块由两至生矢车菊的黄色 头状花序铺就的“地毯”上生长出来。这时候,在这 样荒凉贫瘠的艰苦环境里,这种极具顽强生命力的荆 棘必定会展现出它们的某种娇媚之姿。四下里矗立着 一座座狼牙棒般的金字塔,伊利里亚大翅蓟投出它那 笔直的标枪来。但是,等到干旱的夏日来临时,这儿 呈现的是一片枯枝败叶的景象,划根火柴,就会点着 整块土地。这就是美丽迷人的伊甸园,我意欲从此永 远与我的昆虫亲密无间地生活在一起;或者,更确切 地说,我一开始拥有这片园子时,它就是这样一座荒 石园。经过四十年的艰苦努力、顽强奋斗,我最终获 得了这块宝地。 我称它为美丽迷人的伊甸园,还是恰如其分的。 这块没人看得上的荒地,可能没一个人会往上面撒一 把萝卜籽儿,但是对于膜翅目昆虫来说,它可是个天 堂。荒地上那茁壮成长的刺蓟类植物和矢车菊,把周 围的膜翅目昆虫全都吸引过来。我以前在野外捕捉昆 虫时,从未遇到过任何一个地方像荒石园这样聚集着 如此多的昆虫,可以说,各种各样的膜翅目昆虫全都 聚集到这里了。它们当中,有专以捕食活物为生的“ 捕猎者”,有用湿土造房的“筑窝者”,有梳理绒絮 的“整理工”,有在花叶和花蕾中修剪材料备用的“ 备料工”,有以碎纸片建造纸板屋的“建筑师”,有 搅拌泥土的“泥瓦工”,有为木头钻眼的“木工”,

《昆虫记》原著问世以来,已被译为多种文字,在上个世纪20年代就已经有了汉译本,引发了当时广大读者浓厚的兴趣。到了90年代末,在中国再度掀起“法布尔热”,出现了多种《昆虫记》的摘译本、缩写本、甚至全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