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

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
作者: 祁有红//祁有金
出版社: 北京
原售价: 32.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第一管理--企业安全生产的无上法则
ISBN: 9787200065817

作者简介

祁有金(祁有红之弟)。注册安全工程师,在世界500强企业中石化下属的河南油田对外合作部门任安全技术主管。2006年3月,作为专家检查团成员,参加了对我国中部和南方油田、施工企业的安全检查。 祁有红,工商管理师,企业管理和经济法专栏专业撰稿人。曾从事机械制造、电力应用、野外施工、冶金、仓储等工作,亲自处理过伤亡赔偿事件,也是事故的受害者。伤痛使他对于安全生产有着强烈的切身体会,促使他深入地思考安全管理问题。

内容简介

生命至高无上 “以人为本,关爱生命”这一理念,多次作为我国的安全生产活动主 题。 国际上有关人权的公约,我国参加了20多个。这20多个人权公约涉及 最多的是什么?——生命健康权。生命健康权是基本人权,而且是首要的人 格权。活着,并且要获得健康,是每个公民的最高利益,现代国家都用立 法的方式对此加以保护。危及生命健康的安全利益,属于公共利益,中国 政府采取了尽可能的干预政策。这种干预,不附带任何条件,不论生命健 康遭受的危险是现实的还是潜在的,是自愿承受的还是不自愿的,而且不 论这个人的职业、地位、学识等的影响,国家都会干预,用宪法、刑法、 民法和一些部门法严加禁止。任何组织任何个人都不能破坏公共利益,危 及他人安全。有人说,我自己剥夺自己的生命健康,可不可以?这叫“自杀 ”。按照立法精神,自杀也是不能允许的。 尊重生命健康的权利,体现的就是人权、人本、人性。过去我们常讲 “为人民服务”,现在常说“以人为本”,其精神实质是恒定不变的,就 是把人民的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生命健康权属于基本人 权,没有生命健康,人的生存发展、人的价值体现和生活的幸福美满就是 一句空话。“以人为本,尊重生命,安全生产”,是政府、社会、组织在 经济发展中需要首先考虑的因素。 中国管理界第一部红色经典《向解放军学习》指出,“向军队学管理 、从军队借鉴管理经验,这是组织管理的普遍现象。”其给予我们的启示 是,透过战争形态的变化趋势,让我们在思考组织管理和效率管理的同时 ,更应该从另一个侧面思考安全管理。我也更加坚信,我们政府在安全生 产中提倡的“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理念,符合人类的共同愿望,代表 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有史记载的人类战争,打的都是规模,都是人海战术。韩信点兵,多 多益善。“多多益善”干什么用?消耗呗。兵书有云:“杀敌一万,自损三 千。”战争胜负在很大程度上是看在不计成本的惨烈死伤中谁能坚持到最 后。两次世界大战,投入的军队人数都是用千万来计算的。不仅军人死亡 ,老百姓也不被放过。翻开史书,屠城的历史惨剧曾多次出现,距今最近 的南京大屠杀,30多万手无寸铁的平民丧生,成为中国人心头永远的痛。 世界战争史上,每一次大规模的战争就意味着生产力的严重破坏和人口的 锐减。 未来的战争不一样了,随着信息成为改变战争文化和战争思维定势的 新技术,“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的核心理念必然会在战争中得以体现。 进入21世纪后,在局部战争中已经有所表现,用精确制导炸弹打击敌方的 军事政治目标,而且还要尽量少伤对方的军事人员。战争的成本效益概念 也不一样了。精确制导武器成本大大下降,差不多相当于一枚特种炮弹。 高科技条件下战争成本选择的结果,演变成大量使用精确武器,而不必大 量使用成本高昂的人员,不再轻易地付出一个士兵生命的代价。太空武器 已经在准备部署之中,未来战争主要是靠急速精准的目标打击,来代替核 武器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就在“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理念影响未来战争的时候,跨国公司管 理中体现的“以人为本,尊重生命”精神,也在冲击着我们对安全的理解 。 天津有家拉法基铝酸盐(中国)有限公司,他们把所有不能上班的“工 作日损失”都叫事故。一名女员工去北京办事,由于穿的是高跟鞋,下楼 梯时崴了脚,一个星期不能上班。这件不起眼的小事,却引起了拉法基公 司的高度重视,在全公司开展了一次“高跟鞋危害”的宣传。拉法基一贯 的做法是千方百计去找事故,再在公司里“大肆”宣传,不断地增强员工 的危机意识,消除因长期不出事故而可能产生的麻痹思想。 在拉法基这类公司,“高跟鞋崴脚”也叫安全事故。 很多城市都有施工挖坏管网造成停水停电的例子,这算不算事故?我父 母住的小区2006年6月也发生了类似施工事件,被当地媒体称为“宽带网‘ 刺’破供水网”,造成生活供水中断。但居民并未认识到这次停水是一起 事故。主管部门认为,居民的正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就是事故,并且召开 了停水事故分析会,进行深刻反思,制定防范措施。 杜邦公司甚至把别人的事故当作自己的事故。2000年12月5日,杜邦在 苏州的生产基地附近有一家工厂因电焊火星引发火灾,最先赶到现场的人 员中就有苏州杜邦的安全管理人员。他们对照别人的事故,检讨本厂的动 火许可程序、消防设施、消防设备检测、人员培训和消防演练、火警预告 和自动喷淋系统,“别人生病我吃药”,从思想和行动上力争杜绝类似事 故的发生。“以人为本,关爱生命”在企业安全生产中的贯彻,容不下一 点对人生命健康的伤害。 现在,随着安全理论的发展,人们开始从系统理论、行为科学等多个 角度观察事故,定义安全。无论哪家哪派,都不能离开“以人为本,关爱 生命”的人类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理念,是安全 管理的出发点和立足点,是安全管理的根本所在。 然而,在实践中,整个企业界正陷入系统性的误区。在安全工程观指 导下的企业界,普遍把物的安全状态放在远远高于人的安全行为的地位, 这是对“以人为本”核心理念的背离。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有数以万计的 安全工程师,除了港台之外,却鲜有安全管理师的踪影。这种“物大于人 ”或者“只见物不见人”的安全实践现象,证明大家已经习惯于接受貌似 科学实则荒谬的流行。诚然,物的安全状态和人的安全行为都是企业本质 安全的基础,但是,物的安全状态不会自动生成,背后仍然要靠管理者和 操作人的行为。完全可以说,安全生产,关键在人。人是安全的决定性因 素,最终决定本质安全的是人而不是物。无论生产形态怎样变化,安全设 施怎样发展,都改变不了人在安全中的地位和作用。 P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