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迹入门:图解台湾经典古建筑
作者简介
李乾朗:中国传统建筑研究者、古迹修护研究者、画家,历任台湾艺术大学艺术管理与文化政策研究所及古迹艺术修护学系客座教授,主持多项古迹与历史建筑的调查研究计划。1949 年出生,新北市淡水人,祖辈来自泉州同安。1968 年入文化大学建筑与都市设计学系,成为著名建筑师卢毓骏的学生,开始对中国古建筑感兴趣。1972 年结识民俗学者林衡道与画家席德进,开始致力于台湾地区古建筑的田野调查工作。1978 年出版第一本著作《金门民居建筑》,其后陆续出版《台湾建筑史》、《台湾近代建筑》、《二十世纪台湾建筑》、《古迹入门》(与俞怡萍合著)、《台湾古建筑图解事典》、《水彩台湾近代建筑》、《穿墙透壁》、《直探匠心》等一百二十余部与传统或近代建筑相关的著作。 俞怡萍:1962 年出生于台北,1985 年自文化大学造园暨景观学系毕业后,进入李乾朗古建筑研究室工作。2002 年从中原大学建筑研究所毕业后,再加入建筑系黄俊铭带领的近代建筑与都市研究室。分别跟随两位老师参与古迹调研逾三十年,相关著作有《林老爷盖房子》、《古迹入门》(与李乾朗合著)、《台北古迹侦探游》(与吴欣文合著)等。 黄崑谋(1963—2008):台湾插画家、生态绘本画家,擅长自然生态与人文建筑绘画。1998 年进入台湾远流出版公司,投入自然生态、人文建筑插画创作。十年间,与建筑师、植物学家、鱼类学家等合作出版十余部作品,包括《古迹入门》《蕨类观察入门》《鱼类观察入门》《野菇观察入门》《昆虫观察入门》等知识主题的图文书,以及《台湾昆虫大发现》《带不走的小蜗牛》等绘本,并多次获奖。
内容简介
古迹是人类的物质文化,可以承载或贮藏文字所无法记录的历史。各国法规对古迹的定义或许有些差异,但基本上均涵盖三项要素,包括历史意义、科学技术发展与艺术审美取向三种价值。易言之,新近落成且未经时间考验的不能列入。古迹要具备人类为克服自然而孕育出来的智慧,或者出自杰出的天才之手,能为人类文明向前推进或向上叠高做出贡献。 总之,如同并非每件物品都可成为博物馆的收藏,古迹是特定时空条件下的价值判断的选择,包括人类在地球表面生存与生活的痕迹,如耕作、开渠、筑水坝,以及建造房屋、城堡、教堂与寺庙等人造物,它们与自然形成的高山、大河、森林或沙漠形成明显的对比。古迹是人类奋力搏斗历史的忠实证物,要了解一个地区,观察古迹便可明了。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的历史与古迹,无法被代替,这是古迹被视为文化遗产的基本价值。 古迹既是人类文明与文化的轨迹,具备地点意义并占有空间,就不免涉及相关权益的冲击,触及许多公共议题,例如历史意义之诠释或意识形态之议论,因而保存与维护的操作是非常复杂的,需由专业人士来解决。发达国家如英国、法国、意大利、美国与日本,皆不遗余力保护古迹。在罗马,我们看到马路绕过一处断垣残壁;在美国,我们看到20世纪的现代建筑只要具有特色,也被指定为历史纪念建筑而受到保护。因此,千万不要将古迹视为现代建设的阻碍。相反,古迹就如同一座图书馆、博物馆或美术馆,不仅提供了研究与欣赏的对象,也兼具娱乐与观光功能,更是人类文明往前迈进的基础与动力。 在中国,台湾的土地上,从史前至17世纪大航海时期,再经明郑时期、清代的汉人与少数民族之垦拓,以迄19世纪近代文明之洗礼,各个阶段皆保存下来一些古迹。然而由于天灾人祸频繁,同一地点常有前世今生的建筑存在,今天犹可见到的建筑物可能并非最具代表性的,但透过考古学家及历史学者的诠释,仍可以建构一篇连续的“台湾史”。 归结起来,台湾古迹的各种类型实际上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生活方式与社会组织,并有发展的特质,当外来的文化力量较强、延续时间较久,相应的古迹数量与文化积淀也较丰厚。从明郑时期到清代的两百多年中,闽粤汉人入垦台湾岛的平原地带,并与少数民族通婚,宅第、寺庙增多,建筑质量也较高。甚至到了日据时期,随着社会与经济之嬗变,台湾的寺庙建筑形塑出自身的特质,表现出细致多彩的华丽风格。庶民生活的市镇、街屋,因接触世界各地的现代运动,而融合了西洋与日本特色,虽然也许反映了殖民色彩,但无疑也形铸了新的本土特质。 台湾在日据时期曾依《史迹名胜天然纪念物保存法》进行纪念物的指定,可谓台湾“指定”古迹之始。至1982年正式公布实施文化资产保存方面的规定,又于1984年发布施行细则后,台湾及福建金门、马祖的古迹得到了正式保护。古迹的相关内容、指定方式亦有明确规定,才使古迹保护渐趋稳定,古迹的重要性逐渐为台湾人民所认识。文化资产保存的规定历经七次修订,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引发各地建筑物受损,抢救具有保存价值的构造物的问题,导致2000年调整古迹分级,并增加历史建筑一类,使保护范围扩大,这是影响最大的一次修订。近年又针对紧急状况的暂定古迹概念,提高提报的方便性,以及明确奖罚等,修增条文,期待给予古迹更大的保护伞。台湾及福建金门、马祖有各类古迹1039处(依据文化资产机构网站公布的信息,时间截至2023年12月),也有许多历史建筑、聚落和文化景观等类型也得到登录。 回顾台湾地区的古迹,我们应该采取文化平权的态度,不同时期的不同族群所留下来的古迹,在台湾文化史上的价值是无分轩轾的。我们可以想象一块黑板,不同老师写的字,会在不同课上被擦掉重写;我们现在看到的古迹建筑物,就是最后那一次没擦的黑板!虽然没有人可以凝结任何建筑物,但至少可以延长它的寿命,让子孙能看见人类在不同时代的智慧结晶。多元的古迹类型,可以丰富台湾的文化内涵,从而为后代所共享。 本书第一版就是在1999年“九二一”大地震一个月后出版的。那一年我们看到许多优美的、有价值的老建筑毁于一旦,心中的不舍与耗时年余完成的书籍问世的兴奋心情复杂交织,也算是对“世纪浩劫”的一种纪念吧! 古迹是立体的历史书写。本书的撰写方式,系以观察与认识入手,在古迹与读者之间构筑桥梁,希望透过归纳与分析,引领读者登临台湾的文化殿堂。我们选择古迹中占比高、特殊性强的二十余种类型。其中少数民族聚落因文化多样、个人研究局限,在撰写上难度最大,故只能摘要简述,成果不足,望读者见谅。 《古迹入门》初版迄今二十余年,其间伴随台湾地区社会环境的变革,古迹不仅在数量上有数倍的增长,在保存观念及类型上也有多元的发展。为了让这本书继续在读者与古迹间扮演桥梁角色,本次增订版针对台湾古迹现况,于“观察篇”增加近年指定数量较多的产业设施、日式住宅及桥梁三类,于“认识篇”增列日本式建筑,于“形成篇”将时间轴拉至战后初期,以便给读者提供关于台湾古迹更全的面向,建构较完整的台湾地区历史;并希望以“走游篇”帮助爱好者脱离网络辖制,实际亲临古迹现场,欣赏它、体验它并爱护它,这是我们撰写此书的由衷目的。 1. “中国古建筑的知音”、《穿墙透壁》作者李乾朗,写给大家的台湾建筑文化入门书。古迹是人类的物质文化遗存,体现着所在区域独特的自然地理、风俗文化和审美品味;古迹也是立体的历史书写,承载着文字无法记录的社会变迁和历史典故。台湾地区现有古迹超过1000处,历史建筑更有上千处,它们以丰富多元的形态传递着匠人的智慧、回应着历史的变迁,也成为我们探知宝岛文化的窗口。《古迹入门》由从事中国古建筑研究50余年的台湾建筑学家李乾朗,联合年轻的建筑学者俞怡萍,耗时两年完成。本书1999年初版发行,2018年修订增补,行销25年,历久弥新。 2.台湾古迹图像百科,提供观看、理解古建筑的通用方法。精选台湾地区不可错过的25种古迹,包括台北孔庙、鹿港龙山寺、林本源庭园、高雄旗后炮台、西屿灯塔等知名景点,以800余张手绘与照片,呈现数百年建筑细节。每处建筑以俯视、剖视等视角手绘建筑整体格局,并归纳观察重点,图解构造细节、装饰艺术、空间功能,延伸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由整体到细节、从表层到内核、从浅入深,手把手带你迈入古迹门道,掌握观看各类古迹的通用方法论。 4. 系统梳理台湾数百年建筑发展史,看见宝岛古迹的传统风格与地域特色。本书剖析台湾4大古建筑体系——少数民族建筑、传统建筑、近代式建筑和日本式建筑,详细分析各种建筑的历史渊源、外观特点、结构特色,并将其纳入台湾地区的历史脉络,形成一部可视的台湾建筑发展史。世居台湾的少数民族,因地制宜建造房屋,发展出顺应自然的智慧;传统建筑在明清时期随广东、福建移民进入台湾,并与本土文化结合,发展出独具台湾特色的构造细节;19世纪中后期,西方殖民者带来西式建筑;19世纪末,日本侵略者又带着日式建筑登陆台湾……透过台湾丰富的古迹面貌,既能窥见其深厚的传统文化渊源,也能对东西方的交流碰撞有深刻领会。 5. 实用的旅行指南。附录部分,精选台湾地区近600处值得一去的古迹景点,便捷规划宝岛古迹的深度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