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面的世界](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4/20231113145206918.jpg)
出版社: 东方
原售价: 49.00
折扣价: 31.40
折扣购买: 外面的世界
ISBN: 9787520702591
朱正琳,男,1947年生人。1980年考入北大,在外国哲学所攻读现代外国哲学专业研究生。1983年毕业,获硕士学位。 现为湖北大学退休教师。曾出任《东方》杂志副总编(1994-1996),中央电视台《读书时间》栏目专职策划(1996-2005),曾与山东画报出版社合作编辑丛刊《成长文摘》,任主编(2000-2002)。 著有《“砍大山”余响》(哲学随感录)、《哲学是爱智慧》(普及读物)、《文事?世事?心事》(散文集)、《还有精神》(散文集)、《读书是私事》(书评与随笔集)、《里面的故事》(回忆录)、《读点》(书评与随笔集)、《痕迹》(三十年自选集)等。
没有被杀头的阿Q又从头再来 1975年9月18日,我出来了。我是说,历时四年 两个月零九天的“里面的故事”在那一天正式结束, 我回到了外面的世界。自己觉得有几分像流产版的阿 Q,真人秀一般(被)历经了“(反)革命”“不准 (反)革命”的风云变幻之后,到了“大团圆”一章 却没有被杀头,变成了小团圆。于是,也没能喊“二 十年后又是一条……”,也没能唱“我手持钢鞭将你 打”,便又悄无声息地回到了原点。一个没被杀头的 阿Q,虽不敢唱“人生豪迈”,却也只能“从头再来” :“优胜纪略”且从略,因为已没什么机会与人争, “优胜”自然无从谈起,“恋爱的悲剧”也可从略, 因为我出狱后很快就与隔墙守候数年的恋人结了婚, 悲剧没有诞生;我真正须面对的,乃是“生计问题” 。 那年头,找到一个“正式工作”就等于找到一个 “铁饭碗”,一辈子的“生计问题”也就基本有了保 障,有“组织上”管了。但是,且不说经济不景气的 时候,就是经济景气,也还有一道叫做“政审”的门 槛要把一些人挡在门外。也就是说,“组织上”有意 识地不让一些人有“正式工作”。整个社会被组织成 了一支革命队伍,任何一个行业都成了“战线”,任 何一个可供就业谋生的地方(工矿企业、机关学校等 )都成了(战斗)“单位”,任何一个职位也都成了 (战斗)“岗位”。因此,政审是必不可少的,战斗 要求队伍的纯洁度。当然,“战线”、“单位”和“ 岗位”依其政治上的重要性而有等级之分,政审的门 槛因而也有高低之分。但那道最低的门槛却也是世上 最高的门槛,因为就是它从根本上把你排除在那个等 级系列之外。,所以也就省去了“优胜纪略”。你不 在任何一个“单位”,你就在“社会上”。“社会上 ”在很长时间里都是一个贬义词,因为那个去处总是 会“滋生”(当年常用语)一些非组织的经济活动和 其他活动。按当时的看法,几乎所有非组织的活动都 迹近犯罪。做小生意叫“投机倒把”,包工队接活干 叫“飞机工”……可是,被组织排斥在外的人(没有 “单位”的人)总得解决“生计问题”,所以非组织 的经济活动就总是屡禁不止,在经济不景气的年头尤 其活跃。 “社会上”乃是一个藏污纳垢之地,若干从劳改 营刑满出来的“劳改释放犯”和(如我一般)从看守 所获释的“关押释放犯”就在那里找口饭吃。释放了 还是一个“犯”,那是当年的通行用语,也反映出了 当时的思维定式。那一个“犯”字跟定了你,成为一 种终生待遇,别人想不歧视你都难。更何况跟定你的 还有你的档案,那比古代罪犯(想想林冲!)脸上刺 的金印还要厉害,因为你自己永远看不到那档案里究 竟都写了些什么。我获释那年已有28岁,不想自讨没 趣,出狱后就没有存“找个正式工作”之想,因此也 就没去街道办事处登记申请“组织上”给“分配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