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个视角(生活的素描)

一百个视角(生活的素描)
作者: 仇英义|责编:王小溪
出版社: 中国社科
原售价: 39.00
折扣价: 24.20
折扣购买: 一百个视角(生活的素描)
ISBN: 9787522720821

作者简介

仇英义 祖籍河北行唐,军事学硕士,编审。多年来笔耕不辍,联系工作实际撰写了党建类、新闻出版类理论文章百余篇,发表于《党建》《中直党建》《中国出版》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等报刊。其中,党建类系列评论文章在《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连载。2017年,专著《党建评萃一-机关 基层党建50评》由学习出版社出版。

内容简介

唯美 汉字之美,是世间的极 致之美。汉字之气度,蕴含 着书法的风骨和国画的风范 ,炎黄子孙的世界,通过象 形造字的样式,栩栩如生地 展现了出来,给人以极致之 美;汉字之气质,蕴含着诗 词的意境和歌赋的意味,华 夏儿女的世界,通过形声造 字的体式,声情并茂地表达 了出来,给人以极致之美; 汉字之气魄,蕴含着黄河的 浩荡和长江的浩瀚,中华民 族的世界,通过会意造字的 形式,抽象概括地描绘了出 来,给人以极致之美。汉字 立体、直观、形象,展示了 中华文明的丰富内涵。 汉字之美,美在底蕴深 厚。三千年的汉字史,记载 了源远流长的文明史,记录 了艰辛曲折的探索史,记述 了百折不挠的奋斗史,让人 类认识到汉字的作用和价值 。汉字笔画从几种演化到三 十二种的进程,诠释了文明 的生发,展现了汉字之形体 美;汉字字体从甲骨文、金 文、篆书,演变到隶书、楷 书、行书的过程,铭刻了文 明的发展,呈现了汉字之形 态美;汉字文化从誊写、雕 版、活字传播,演进到激光 、数字传播的历程,印记了 文明的进步,体现了汉字之 形象美。 汉字之美,美在活力无 限。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口 最多的文字,使用人口占世 界人口的五分之一。汉字的 魅力:无论作为官方语言, 还是作为工作语言,在文明 交流交往中,独特地位得到 了凸显;汉字的魄力:体现 在古代的日本、朝鲜半岛、 越南等地区借鉴使用,体现 在现代的印度尼西亚、新加 坡、马来西亚、泰国、缅甸 等国家传播使用,在文化相 依相存中,社会价值得到了 彰显;汉字的张力:辐射了 多个民族、多个种族、多个 族群,影响着社会的发展, 在文字创造创新中,引领作 用得到了呈现。 汉字之美,美在影响久 远。汉字传播的不仅是一种 文化,更是一种文明。汉字 作为文化的典范,在古代文 明传播中,影响着一些国家 的生活习俗、民族风俗、社 会礼俗,具有浓郁的汉文化 特色;汉字作为思想的工具 ,在现代文明传播中,发挥 了积极的作用,成为引领人 类思想文化的风向标;汉字 作为自信的象征,在当代文 明传播中,特别是在传播中 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 度创造的社会文明,讲好中 国故事的伟大实践中,发挥 着自身的影响力、感染力, 贡献出巨大的力量。 汉字之美,美在传承弘 扬。汉字拥有优秀的基因和 品质,承载着民族的兴衰和 繁衍,只有持续注人新鲜的 血液和营养,让汉字广泛地 使用和推广,才能保持汉字 的生命和活力,使之服务于 社会发展和进步,为人民幸 福美好的生活添彩。作为中 华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赓 续汉字文化、传承汉字文化 、弘扬汉字文化,让汉字走 出历史、走进时代、走向世 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 兴的中国梦和推进人类命运 共同体构建做出贡献,既是 宣传文化工作者的责任义务 ,也是全社会的使命担当。 民族的文化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 民族的灵魂。”如今,文化 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不 仅因为它一定程度上代表了 文明发展的方向,更因为它 是社会发展的重要象征。正 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文 化政策促进发展行动计划》 中指出的:“发展可以最终 以文化概念来定义,文化的 繁荣是发展的最高目标。” 文化作为一种社会产物,是 伴随民族的昌盛发展起来的 。民族的独特性决定了民族 文化的特殊性。首先,传承 民族历史、社会风俗、传统 美德和价值理念;其次,培 育民族与时俱进、健康向上 的共同价值体系;再次,抵 御腐朽、消极思想的渗透侵 蚀。 随着现代文明的发展, 文化被迫承载了越来越多本 不属于它的东西,以至于逐 渐失去自然属性的一面,更 多呈现出了阶级属性的特点 。原本国家之间、社会之间 、民族之间的博弈,过多地 依赖文化去实现。文化已不 再是单纯的娱乐情趣、陶治 情操、激励情感的事物、活 动和现象。然而,这些并未 引起人们的普遍警觉,很多 人未能意识到其结果可能使 民族文化走向消退,甚至使 弱小民族或经济发展滞后地 区民族的文化最终走向消亡 。 虽说文化的大同一定程 度上有利于世界和平和经济 发展,但其带来的消极因素 也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要 尽力保持世界文化的精彩纷 呈、绚丽多彩。从这个意义 上讲,要保持世界文化的多 样性,就要尊重不同民族文 化所具有的特性。因为文化 是民族自身发展的产物,它 的使命也因民族独特性的存 在而存在。 需要警惕的是,在经济 全球化的影响下,世界各民 族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融入 了异族文化的成分。在民族 文化相互交融、彼此渗透、 共同发展的过程中,依托强 势经济发展的民族文化往往 占据着主导地位,影响着世 界文化发展的趋势和方向。 即使这些文化没有太深厚的 历史积淀,仅是一些“快餐 式”文化,其影响依然是难 以估量的。因此,许多历史 悠久的民族文化,在发展过 程中越来越感受到了失去自 我的压力。 P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