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学(插图全译本珍藏版)/世界文学经典名著
作者简介
苏)高尔基(1868—1936)原名阿列克谢·马克西莫维奇·彼什科夫。 作家、诗人、政论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被列宁誉为“无产阶级艺术杰出的代表”。 三岁丧父,随母寄居外祖父家;十一岁起独立谋生,高尔基不平凡的生活经历为其创作提供了源泉,同时也磨炼了他的斗志,其生活经历在他著名的自传体三部曲中有生动的记述。1892年发表处女作短篇小说《马卡尔楚德拉》,开始投身于文学创作事业。 代表作有小说《母亲》,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以及散文诗《海燕》等。
内容简介
于是,我动身前往喀山,最起码是跨出了读大学的头一步。 一个名叫尼古拉·叶夫列伊诺夫的预科生使我起了读大学的念头--他是个可爱的小伙子,相貌英俊,一双如同女人般柔媚的眼睛。那个时候他居住在和我同一栋房子的阁楼上,时常碰见我夹着书本,便愈想与我结识,时间不长他便使我坚信,在我的身上具有“从事学术的天赋”。 “您生来就是为了未来科学。”他断言,一面潇洒地将他的长发一甩。当时我还不知道,就连一只豚鼠也能对未来科学做出贡献;不过叶夫列伊诺夫却煞费苦心地向我表明,大学中匮乏的恰恰是像我这样的家伙。当然,他和我回顾起米哈伊尔·罗蒙诺索夫来作为论证。叶夫列伊诺夫还说,到了喀山以后,我能暂住在他家,用一个秋冬的时间完成预科课程,接着去随便参加“几场”考试--他就是这么说的:“几场”;然后大学就会发给我奖学金。再过差不多五年的时间,我就会成为一名“学者”了。所有的一切都显得那么简单,可叶夫列伊诺夫那时终究才十九岁,怀着一付热心肠。 他终考后便回家了。差不多两周之后,我也随之启程。临别时,外祖母叮嘱我:“你可不要再与外人耍脾气了。你总是闹脾气,对人总那么严厉苛求。这种脾气都是跟你外祖父学的。然而--你看看他,你的外祖父又怎么样啦?可怜的老头儿,活了多半辈子,结果却老成了个傻瓜。你千万得记着:上帝不责备他人,魔鬼才喜欢干那种事儿!唉,再见吧-” 1.《我的大学》是高尔基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之终结篇,书中提出了“社会大学才是真正的大学”的理念。 2.作品记述了高尔基在喀山时期的生活。十六岁那年,他离乡背井,到喀山去上大学。这个幻想破灭后,他不得不为生存而劳碌奔波。 3.在《我的大学》里,他用自己的笔触反映了当时俄国知识分子的生活和民粹派反抗沙皇统治的活动,展示了这一时期俄国知识分子的思想状况。 4.《我的大学》其实就是高尔基对真理的探索过程,从一个稚气未脱而又血气方刚的年轻人成长为深谋远虑寻找光明的思想家、革命家,他的知识的来源就是这个学校,他的大学。 5.本书精装版本,大气而富有魅力。版式舒朗、合理,印刷清晰,适合读者阅读。 6.锁线装帧,油墨环保印刷,健康阅读,拒绝给读者带来任何不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