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聚贵州(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01204/10/20201204104043914.jpg)
出版社: 研究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0.12
折扣购买: 智聚贵州(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智库名家贵州学术年会优秀论文集)
ISBN: 9787519908690
三、“三变”改革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存在的问题 “三变”改革是盘州市首创,没有可以借鉴的做法 ,只能摸着石头过河,因此也必将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 ,出现各种各样的工作短板、问题和体制机制上的障碍 ,需要干部群众不畏艰辛、砥砺前行,边探索、边实践 、边修正、边完善。目前,盘州市“三变”改革在助推 乡村振兴的战略实施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一)缺少具体的政策遵循和法律支撑 1.资金扶持机制不完善 资金扶持机制不完善主要表现在,全市“三变”改 革专项扶持资金量少,分到各县区每年才 10 万元。市 县对优秀合作社奖励扶持机制欠缺,部分承诺的奖励资 金兑现不到位,示范社打造缺乏有力后盾。支持合作社 融资贷款政策不具体,合作社贷款融资发展自主项目困 难。例如,石桥鲁番、新民三官营、保田鲁楚坡、保田 上保田、柏果比中等合作社均反映金融部门两权抵押贷 款程序复杂、放款速度慢。 2.与产业发展相对应的基础设施不配套 部分调研乡镇反映,很多产业都缺乏机耕道,导致 劳动成本高、耕作效率低。部分街道反映,上级部门对 城市“三变”支持力度不够,部分项目因政策因素受到 掣制。例如,响水镇糯猪克合作社发展生姜种植,因机 耕道设施不配套,通过核算,每亩生姜种植仅运费投入 就达 1500 元 / 亩,大幅虚增了产业投入成本。 3.理事会与合作社的利益联结机制有待完善 经调查,大部分村级合作社理事长在合作社主导产 业、其他项目中没有参股,产业、项目盈亏与他本人没 有直接利益关系,对合作社发展不上心,缺乏带领群众 干事创业的激情,不能把合作社当成自己的事业来抓, 导致合作社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管理成本居高不下。鼓 励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创办、领办新型农村企业的政策 措施尚待进一步放宽和完善。 (二)基层干部的管理能力和群众文化素质有待提 升 盘州市 80% 以上的合作社不是自发成立,部分理 事会成员属于临时拼凑,短时间内很难找到经商经验丰 富、管理能力突出并愿意担任理事成员的村民,这导致 管理团队经验不足,战斗力、竞争力低下。农民群众的 小农经济意识短时间内难以全部修正,对现代农业规模 化、组织化、规范化发展模式不熟悉,也不理解。村级 合作社的公共性质,也导致村社群众不同程度上存在“ 等靠要”的思想。 (三)各部门之间缺乏有力的统筹协调机制 市级层面缺乏强有力的协调、调度机制,对乡镇、 合作社推动工作督查检查不严、不紧,担子压得不重、 不实,导致部分乡镇领导对“三变”改革促进乡村经济 发展、产业转型升级和助推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认识不 深刻,推动工作缺乏狠抓强推的干劲。乡镇及市级各部 门沟通对接少,没有形成工作合力,对合作社指导标准 不一,导致合作社无所适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