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笔马良/桃桃儿童文学名家系列最佳选本

神笔马良/桃桃儿童文学名家系列最佳选本
作者: 洪汛涛
出版社: 少年儿童
原售价: 16.00
折扣价: 11.20
折扣购买: 神笔马良/桃桃儿童文学名家系列最佳选本
ISBN: 9787558900556

作者简介

洪汛涛(1928—2001),浙江浦江人。曾用笔名:田野、田多野、了的、吕榆等。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文学理论家、教育家,一代童话大师,“神笔马良”之父,中国儿童文学卓越的领军和核心人物。 他曾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曾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常务理事、上海市作家协会第四届至第六届理事、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20世纪40年代开始写作,至今出版各种专集百余种,共500多万字。其中,一些作品被编入课文,一些作品被译成各种文字出版,并在国内外多次获奖。 2011年9月25日,由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顾秀莲题写馆名的“洪汛涛纪念馆”,在浦江落成开放。 2014年4月11日,由社会各界人士组成的“洪汛涛研究中心”成立。

内容简介

神笔马良 一天,他经过一个学馆门口,看见学馆里的画师 ,拿着笔,正在画画。 他站住脚,眼睁睁地看着,看着,就是舍不得离 开,直到天黑,才想着该回家了。 从那以后,他常常老远老远跑去学馆门口看画师 画画,一站就是大半天。他一边看,一边心里默默琢 磨。他多么想自己拿起笔来,也这样一笔一笔顺着自 己意思画啊。 这天,不知怎的,他竟然会不自觉地跨过那道高 高的门槛,走了进去,向画师请求说: “我很想学画画,借给我一支笔可以吗?” 那画师斜着眼,从头到脚打量了他一番,鼻子里 “嗤”了一声,冷冷地说: “穷孩子想拿笔,要学画画,做梦去吧!” 说着,就将他赶出门来,“嘭”的一声,把门关 上了。 马良是个有志气的孩子,他说: “为什么穷孩子不能拿笔,连画也不能学呢?我 就是要学画画!” 他下决心学画,每天用心苦练。 他到山上砍柴,就捡一根枯树枝,在沙地里学着 描画飞鸟。 他到河边割草,就用草根蘸河水,在岸石上学着 描画游鱼。 晚上,回到家里,他拿一块木炭,在窑洞的壁上 ,又把白天描画过的东西,一件一件再画一遍。 他没有笔,还是坚持学画画。 花落花开,暑往冬来,一年一年过去了,马良学 画从不间断。 他窑洞的墙壁上,画上叠画,密密麻麻,全都是 画。 他进步很快,真是画好的鸟就差不会叫了,画好 的鱼就差不会游了。 有一回,他在村口画了只小黄兔,村口的上空就 成天有老鹰打转。 有一回,他在山后画了只大黑熊,吓得牛群再也 不敢到山后吃草。 但是,马良还是一支笔也没有啊! 村里的伙伴们都替他发急了。 有个伙伴,到森林里向一百种鸟求它们的毛,想 给马良做一支笔…… 马良知道了,阻拦他们说: “鸟的毛是用来飞行的,兽的毛是用来御寒的, 不能用它们的毛桌做笔。” 羊和狼本来是冤家对头,听说马良学画画学得很 出色,却还没有一支笔,就一起来找马良了,它们说 : “我们的毛最合适做笔。羊的毛做的羊毫笔,狼 的毛做的狼毫笔,才是最好的笔。你就用我们的毛做 笔吧!” 马良见羊和狼因为他而和好,很高兴,可怎么也 不忍心用它们的毛,说: “你们早该这样了。谁也不欺侮谁有多好!拔毛 是很痛的,我怎么能拔你们的毛呢?” 马良都一一谢绝了。 一次,学馆里的画师,拿了一把笔,到学馆前面 的河里漂洗,不当心,有一支笔掉到了水底,水很深 ,他捞不着,只得随它去了。 一条鱼正好游过,看见这支笔,赶紧衔起来,甩 动尾巴,转过身,给马良送去。 马良在河下游的河滩上拿草根画画,他不知道鱼 送来的这支笔是谁的,说: “这笔是别人掉落的,掉笔的人一定很着急,正 在找这支笔。我不能收这支笔。” 鱼只得将笔衔回原来的地方。 一天,马良去深山砍柴,见到一棵高高的千年古 松,就爬上树去,摘了一把细嫩的松针,想用松针做 一支笔。没想到,等他找着做笔杆的竹管时,摘下的 松针却被高山上的大山羊捡走了。热心的大蝙蝠陪他 去高山岩洞里找大山羊评理。原来,大山羊的兄弟被 猎人打伤了腿,要松针当药,而山羊上不了树,所以 看到那一堆松针就拿走了。马良一听,气消了,赶紧 又到千年古松上帮它摘来一大捧松针。去去来来,不 觉天已大黑,本来离家就遥远,马良一下子迷失了方 向,很是着急。大蝙蝠在前面引路,大山羊驮起他, 送他回了家。这次,马良还是没有做成笔,却很快活 。 没有笔,马良仍旧用树枝、草根、木炭画画,从 没有一天懈怠。但树枝、草根、木炭毕竟不是笔,马 良多么想有一支笔。 这天晚上,马良躺在自己的窑洞里,因为他整日 干活、学画,已经非常疲倦,想到自己还没有一支笔 ,越发焦急,翻过身来,翻过身去,就是睡不着,嘴 里念叨着: “我什么时候才会有一支笔呢……” 暗黑的窑洞里突然亮起一道五彩的光芒,来了个 拄着龙头拐杖的白胡须老人,紧接着马良的话,说道 : “你现在就有一支笔了。” 怎么?白胡须老人的话还没有说完,那龙头拐杖 已经托在马良的手上。马良看着它一点点缩小,变成 了一支笔。 白胡须老人谆谆嘱咐他说: “这是一支神笔,要好好用它。” 马良手上托着的笔,金光灿灿的,像一条小龙, 他诧异得直叫: “谢谢啦,老爷爷……” 马良的话还没有说完,五彩的光芒就消失了,白 胡须老人也不见了。可是,沉甸甸的笔,仍托在他手 上。 他十分高兴,就奔出窑洞,挨家挨户去敲门,把 伙伴们都叫醒,告诉他们: “我有笔啦!我有笔啦……” 这时才半夜哩,天还很黑很黑,一弯眉毛月,稀 疏的小星星,发着微微的光。 他用那支笔,画了一盏大红灯笼,忽然,一盏真 的大红灯笼,迎风悬挂在村口路边的大树上。 村子里的乡亲们都赶来了。 大红灯笼里的蜡烛,发出忽闪忽闪红彤彤的亮光 ,照着大家又惊又喜的脸。 大家把马良围在中间,一遍一遍地问着刚才发生 的事。马良一遍一遍重复地回答大家。 大家一次又一次地摸着马良手上捧着的那支笔。 有的还凑上鼻子去闻闻,有的还贴上耳朵去听听,有 的还用舌尖去舔舔。 这是一支黄颜色的笔。整支笔,是一条浑圆的龙 。笔尖,是龙的长须。笔杆,是龙的躯体和尾巴。在 烛光里,变幻着各种深深浅浅的颜色。有人说这是黄 金铸的,有人说这是璞玉雕的,但谁也说不清楚。 P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