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故事(一个外宣人见证中国崛起三十年)

中国故事(一个外宣人见证中国崛起三十年)
作者: 唐书彪
出版社: 世界知识
原售价: 52.00
折扣价: 31.20
折扣购买: 中国故事(一个外宣人见证中国崛起三十年)
ISBN: 9787501256105

作者简介

唐书彪,湖北人。1986年毕业于武汉大学。长期服务于由宋庆龄创办的多文种对外宣传杂志《**中国》(原名《中国建设》)。曾先后担任**中国杂志社副总编辑、常务副总编辑、代总编辑和总编辑。**记者。

内容简介

中国年轻人真的很物质很肤浅吗? 法国出版商玛丽-安娜-拉莫特(Marie- AnneLamotte,éditrice)说:法国电视报道中经常 描写中国的年轻人,说他们很物质而且肤浅,真的是 这样吗? 中国人口超过13亿,年轻人有几亿之多,这么庞 大的群体,要说明其中一些人过于看重物质、急切追 求物质生活,实在不是什么难事。比如,2010年,一 个女嘉宾在中国收视率很高的电视某相亲节目中说, 她宁可坐在宝马车里哭,也不要坐在自行车上笑。我 记得这个节目播出后,杭州媒体在当地随机找了几个 外国人做小调查,来自美国某公司的经理Steve就说 :如果她真这么想的话,她也是肤浅的、可怜的,毕 竟真正的快乐无法用物质去衡量。 再说近一点的事例。今年10月,中国一对演艺人 士花近2亿元人民币在上海举行婚礼,以至于**时 尚杂志《VOGUE》发表线上文章,称该婚礼花费金额 超过当年金·卡戴珊与威斯特的惊世婚礼,甚至比威 廉王子与凯特王妃的皇室婚礼只少一点点而已。这场 婚礼是当事人的自由选择,本无可厚非,但在还有 7000多万贫困人口的中国,却又明显给人炫富的感觉 ,这对中国贫困人群的震撼和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肯 定会远远超出严重冲击了中国一些年轻人的价值取向 ,这是不争的事实,我们从不讳言。不过,正如上述 美国人Steve说的那样:“现在中国社会的包容力越 来越强,能够容纳各种各样的声音,但好的多了,坏 的也多了。比如对物质**裸的渴望,就会在电视上 被放大。”Steve在中国工作过几年,对中国的一些 现象有比较深入的了解,他这样说,我表示认同。 事实上,在中国,也可以举出很多的事例来说明 年轻人并不那么特别物质化。就拿本刊报道过的事情 来说吧。本刊由致力于中国妇幼保健事业的中国福利 会创办,因而一直比较关注中国妇女儿童题材的报道 。今年**0期,我们报道了中国与联合国的一些合作 项目,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与中国**合 作开展的“携手儿童青少年,携手抗击艾滋病”项目 。这个项目主要是进行疫情监测、关怀、预防、社区 教育和针对年轻人开展宣传工作,仅以项目大使名义 参加其中的人就有数千名中国青少年。再如联合国妇 女署(UNWomen)“他为她”(HeForShe)活动在中 国启动的项目,这个项目旨在动员男性支持消除社会 和文化壁垒,实现全社会性别平等,有不少中国公众 人物出任该项目中国宣传大使,如年轻的奥运射击冠 *杨凌。有很多中国男性参与该项目,北京外国语大 学学生侯介平就是其中之一。他在接*记者采访时说 :我也有女性朋友,也有母亲,关心这个问题很现实 ;而且,实现性别平等不仅仅是提高女性地位、保障 妇女权益,也同时可以减轻男性肩头重担,何乐不为 ? 今年**1期,我们又对女童保护组织做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