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史与中国丛书

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史与中国丛书
作者: (日)松浦章|译者:孔颖
出版社: 大象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6.10
折扣购买: 海上丝绸之路与亚洲海域交流(15世纪末-20世纪初)/全球史与中国丛书
ISBN: 9787534795695

作者简介

松浦章(Akira Matsuura),1947年生,日本关西大学文学博士、文化交涉学博士,曾担任关西大学文学部教授、关西大学东西学术研究所所长、关西大学亚洲文化交流研究中心主任。现为关西大学名誉教授,并于2005年8月起担任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社会史研究中心特邀研究员,2008年8月起担任中国福建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特约研究员。松浦章是国际知名的东洋史学家,主攻明清史、中国近代史、近代东亚轮船航运史兼涉明清海禁及海洋法研究。在日本、中国出版学术著作20余部,发表研究论文及调查报告500余篇,多部作品被译介国外并产生世界性影响。其被译为中文的代表作有《中国的海贼》《清代帆船东亚航运与中国海商海盗研究》《明清时代东亚海域的文化交流》等。 孔颖,女,浙江杭州人,日本关西大学文学博士。现为浙江工商大学大学东方语言文化学院副教授。

内容简介

一、绪言 明治政府为了稳固中国市场的运输根基,以政府 补助金的形式对日本的汽船会社进行资助。其中,日 本邮船株式会社开辟了日本至上海的中国航线及上海 至汉口的长江航线。大阪商船会社运营日本经由上海 至汉口的上海航线。大东汽船会社则在运营上海、杭 州、苏州三角航线。湖南汽船会社则开辟了汉口至长 沙的湖南航线。1907年4月,明治政府为了充实中国 航线,合并上述四家公司.成立了新的资本达810万日 元的日清汽船株式会社(以下简称日清汽船会社)。 对于清代中国内河航线的重要性,东洋学泰斗内 藤湖南在任教京都帝国大学之前,曾于1900年1月30 日在《万朝报》第2273号上发表评论。这篇用笔名“ 潜夫”发表的《支那内河航线》,如实陈述了明治政 府应该采取的政策,指出了中国内河航线的重要性。 在此指出的航线主要包括:汉口至襄阳的汉水航线、 洞庭湖航线、鄱阳湖航线、九江与南昌间的航线及长 江航线。同时论及日本汽船会社参与这些航线开发的 可能性。 内藤湖南指出,对明治时代的日本而言,扩大日 本汽船会社在华内陆航线是一项重要的政策,尤其强 调上海至汉口的长江航线、汉口经由洞庭湖的湖南航 线,还有从位于长江中游的江西九江经由南部鄱阳湖 至江西省会南昌的航线等内陆航线扩张的必要性。此 外,他还力证开辟英国和清朝尚未关注的内河航线的 必要性。 可能是由于这些论述的影响,在此后十年间,为 了构筑稳固的在华内河航运基础,明治政府力求避免 在华日本汽船会社之间的相互竞争,合并汽船会社, 统和总体实力,并给予经济援助。 关于主营中国航线的日清汽船会社如何在日本政 府的援助下开辟中国航运市场,本文将就此展开论述 。 二、日清汽船会社的成立 明治政府面向轮船公司发放政府补助金,引发日 本国内质疑,并成为帝国议会的讨论话题。1906年帝 国议会众议院委员会以“有关航海补助方案’’为话 题进行了长达六次的讨论,其中明治政府的补助金发 放对象包含中国内河航线。而对上海至汉口、汉口至 宜昌间的长江航线、上海至苏州航线不予补助。尤其 将最初为上海至苏州间航线的补助金从50000余日元 缩减到30000日元。日本为了加强对中国的交通和贸 易的控制,必须确保定期航线的开通。这也是明治政 府给予政府补助金的一大目的。 就在经营中国内河航线的四家公司合并之前, 1907年(明治四十年)2月7日,《时事新报》上刊登《 四公司合并,进军长江航线》一文,正式合并日本邮 船株式会社、大阪商船株式会社、湖南汽船会社、大 东汽船会社四家公司,成立资本达1200万日元的日清 汽船会社。 松浦章教授是国际知名的海洋史学家,对中国、日本、琉球、朝鲜有关明清时期以及近代的航运资料有着深度的发掘和利用,并取得了卓越的研究成果。本书以轮船时代的海上丝绸之路为研究对象,所引用或参考的国内外史料、文献达两百余篇,足见其权威性;而从如此浩繁的资料中拣选相关条目绝非易事,足见作者其心之诚;再将如此琐碎的信息比照梳理进而探索出其中价值,足见作者功力之深。本书实为研究海上丝绸之路与中外文化交流的倾力之作。对于对海上丝绸之路相关研究感兴趣的研究人员和读者来说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