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山12:建筑师在乡村

碧山12:建筑师在乡村
作者: 左靖
出版社: 中信
原售价: 68.00
折扣价: 44.88
折扣购买: 碧山12:建筑师在乡村
ISBN: 9787521713817

作者简介

策展人,乡村建设者。曾任北京798伊比利亚当代艺术中心艺术总监,创办并主编《当代艺术与投资》《汉品》《碧山》《百工》《黟县百工》等多种期刊和书籍。

内容简介

建筑作为一种社会设计 撰文/左靖 2010年,我买下安徽黟县关麓村的一幢清末民初的小四合屋,随即开始和当地工匠合作,对它进行修缮。在徽州乡下修这样的老房子,是没有建筑师概念的,不过那些年老且经验丰富的工匠有着自己的建造语法,掌握着修建的秘诀。在我看来,乡土建筑本来就是乡绅和工匠合作的产物,前者规定精神的尺度,后者规定物质的尺度。徽州的民居以砖木结构为主,砖匠、木匠各司其职,先后有序,配合默契。哪怕是*近这些年,古宅里增加了满足现代人生活需求的生活设施,以及超出常规要求的保温除湿功能,特别是独立的卫浴系统,他们基本都能在不破坏原来建筑结构的基础上,“螺蛳壳里做道场”,将其一一安置和解决。修缮关麓民居的过程,让我从头到尾学习了什么是徽州民居,什么是乡土社会中的匠作系统。在这个过程中,职业建筑师是缺席的。倒是有两位**建筑师到访过这间古宅,各自丢了一句话,让我至今印象深刻。谢英俊说,能住这样的宅子,是上辈子修来的(福气)。黄声远说,(民间工匠)把我们建筑师的饭碗抢走了。 我有幸生在徽州。数百年来,由于交通不便和经济欠发达,虽历经劫难,这块土地仍旧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古代建筑遗产。早先来乡下买老宅的,多半是有一定情怀的乡村生活的爱好者。他们的到来,对乡村来说,是利弊共生、喜忧参半的。2014年在北京,我曾向吕舟老师请益,希望遗产保护领域里的专家能够帮助我们出一本《古民居修缮导则》。参差不齐的认知水平,对古建筑的保护和活化利用而言,是充满着不确定性的。民间自发的这种修缮,虽说让村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视如敝屣的老宅,从而对保护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往往修缮的开始就是破坏的开始。幸运的是,碧山的几间古旧建筑的修缮,因其活化内容上的出色表现而受到广泛赞誉,而建筑改造本身倒是其次。同样地,在这个过程中,建筑师也是缺席的。 建筑改造也开启了我所谓的“乡镇建设”。2015年,我去了黔东南黎平县的茅贡镇。也是在那一年,我把自己的工作步骤总结为三个生产:空间生产、文化生产和产品生产。在这个乡村(镇)建设的框架里,空间生产是**步。我所定义的空间生产,指的是创造具有当代文化交流功能的新的公共空间,通常由改造旧的或废弃不用的建筑并赋予它们崭新的功能来实现。在茅贡镇的实践是我在乡村(镇)**次跟建筑师合作,这次合作让我了解了建筑师在乡村所应该扮演的角色。 回到大的**政策层面。2013年,***组织开展了“美丽乡村”创建活动;2015年初,又兴起了“特色小镇”建设风潮;2017年10月,**正式提出“乡村振兴”战略。这些政策的**,为改善中国广大农村地区的面貌、调整农业地区的经济结构和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水平提供了一系列的政策和财政支持。2000年以来的零散的、民间自发的乡村建设浪潮,转变为由****的自上而下的乡村建设运动。 其间,大批建筑师下乡从事乡土建筑的营造,并随着乡村振兴成为一个社会话题,我们也很容易在各种媒体上看到他们的身影。历**,建筑师也许从来没有像**这样贴近大众生活。在编辑《碧山10:“民宿主义”》时,我就计划用两辑的篇幅来讨论建筑师在乡村的工作。但我的关注点是以建筑为媒介,讨论建筑师在乡村建设过程中的作用。在我的预设中,深入乡村开展工作的建筑师,不单单是一幢幢建筑物的设计者,*是乡村社会的设计者——他们主动或被动地承担了乡村相当一部分的经济、社会和文化的设计任务——从某种意义上说,*像是在进行乡村的“社会设计”。 “社会设计”(Social Design)的来源也许可以上溯到20世纪70年代博伊斯的“社会雕塑“。社会设计探寻的是设计在解决社会问题中所具有的潜力,也即运用人类的创造力探求社会各种复杂问题的解决方案。与我合作的日本设计活动家长冈贤明就是这样一位“社会设计家“(当然,他的职业底色是一位平面设计师)。按照安藤雅信的话来说,“长冈贤明追求的是设计社会,即可持续发展构想在社会设计过程中的转化,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思考如何进行这种‘不设计’的设计,这样设计就可以变成一种创造力,为我们的社会做出贡献。” 将社会设计的概念置换到乡土建筑领域,也就是从建筑师踏入乡村的那一刻起,他就必须要考虑与营造相关的,以及与狭义的营造无关的诸多事宜。前者需要考虑建筑的地理与气候条件、历史文脉、传统材料、新技术和成本等等这些在职业范围内的事情,后者则要应对如土地制度、村民诉求、公共文化、农村产业等等*偏向于社会学的内容。由于每位建筑师的知识背景、价值观和探索目的不尽相同,建筑师在乡村的实践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就像王维仁发问的那样:“相比于城市,乡村给中国建筑师比较多元的实践机会。正因为大家的探索方式和目标不一,有没有可能从里面产生新的、与社会关系相连的建筑学理论与工作方式呢?” 我是建筑的门外汉,在自己和他人的乡土建筑营造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在《碧山》这两辑的编辑中,我仅以一个乡村工作者的身份,把这几年建筑师在乡村的工作整理、罗列,并呈现给大家,如果能由此引发一些讨论,那么我们的编辑工作就有一定的社会价值了。 2020年1月13日于上海 关于《碧山》 ? 由策展人、出版人左靖创办 ? 是一个有温度、有情怀的文化系列读本 关于“建筑师在乡村” ? 为文艺乡建提供对话与沟通的工具 ? 透过“建筑师在乡村”的实践与探索,让读者看到一个*为真实与立体的当代乡村 ? 在这场自上而下的乡建过程中,职业建筑师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他们该如何处理乡建中保护与发展、传承与创新的问题?近年来,在工业化社会向信息化缓慢转型的过程中,已经凋敝的中国乡村会有怎样的未来?本书也许可以引发读者一些思考,带来一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