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92-1598中日决战朝鲜(共2册)

1592-1598中日决战朝鲜(共2册)
作者: 马伯庸//汗青
出版社: 山西人民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1592-1598中日决战朝鲜(共2册)
ISBN: 9787203083146

作者简介

  马伯庸,知名作家,作品范围涵盖科幻、历史、灵异、推理、动漫等多个领域,著有多种小说、散文、杂文等。已出版小说《她死在QQ上》、《风起陇西》、《殷商舰队玛雅征服史》。曾荣获2005年度科幻世界银河奖,2010年人民文学奖**散文奖。 汗青,历史研究学者,已出版有史论集《史说新语》、《天崩地解:1**4大变局》。同时也是**知名的古**收藏和研究者。

内容简介

万历皇帝听了石星的建议,觉得不错,便开口说 给秀吉封一个*本 国王没问题,就是个空头名分。至于入贡,还是免了 吧,让他们老老实 实待在*本岛上就行了。 根据万历的口谕,朝廷拟定了一个底线:*本从 朝鲜全部撤*;秀 吉派人上一份降表请罪;大明封秀吉为*本国王。 皇帝既然定了基调,群臣也暂时消停了。石星心 中大喜,赶紧告诉 宋应昌,你手里不是还扣着一个*本使臣么?赶紧弄 过来吧。 石星说的*本使臣,正是内藤如安。 原来沈惟敬和内藤如安两个人在汉城随明*后撤 ,满心以为能跟宋 经略、李提督一同赴辽。可是九月十二号宋应昌和李 如松渡江回辽,他 们两个却被留在了平壤,一待就是两个多月。 对于截留使臣这件事,宋应昌的解释冠冕堂皇: “我是打算把内藤 如安羁留几个月,到时候留守的明*部队都安置好了 ,朝鲜*队也都整 训完毕,届时无论进*还是防守,都没后顾之忧了。 至于这个*本使者 要杀要剐还是要送去北京,听朝廷一句话。” 现在石星要求把使者送到北京去,宋应昌却没答 应。宋应昌心里正 来气呢,我刚上书说封贡是假的,现在石大人您又让 把*本使者送北京 议和,这不是让我自己抽自己嘴巴吗? 在之前那一轮弹劾里,宋应昌被弹得*凄惨,替 石星背了不少黑 锅。现在石星又来这么一出,让宋应昌十分不爽。 石星对宋应昌的消极也很不高兴,三番五次催促 ,宋应昌却始终不 予正面回应。他的理由是:内藤如安自称是为和平而 来,可身上什么文 书都没有。陛下要求必须有关白的降表,议和才能继 续。 宋应昌搬出皇帝来当挡箭牌,石星无可奈何,只 得指示他尽快去* 本弄一份降表回来。 宋应昌、石星之间书信往返,一转眼就到了十一 月份。在这期间, 沈惟敬在平壤待得如坐针毡。内藤如安迟迟不能赶赴 北京,这让他有很 不好的预感。拖得时间越长,他的谎话被识破的可能 性就越高。 需要说明一点。在沈惟敬胆大包天的*作下,内 藤如安表现得** 恭顺,一副要去膜拜天朝的嘴脸。无论是万历皇帝、 石星还是宋应昌, 在这个阶段都不知道秀吉曾经提出过七条极其苛刻的 要求——若是他们 知道这个,恐怕早就掀桌子开打,断断不会再有任何 和谈。 另外一个谎言制造者小西行长在西生浦也特别着 急,太阁大人已经 逐渐从秀赖公子降生的狂喜中清醒过来,开始询问北 京啥时候把割让朝 鲜的文书签下来。小西行长实在等不及了,给沈惟敬 写了一封信,措辞 严厉,质问他到底怎么回事。 沈惟敬接到信后一阵苦笑,这事已经有点脱离控 制了,他也没好 办法。 事情就僵在那儿了。 沈惟敬和小西行长万万没想到的是,*后帮他们 解了围的人,居然 是加藤清正。 自从明、*停战以后,大规模战斗停息了,可小 打小闹却始终不 断。在庆州、熊川等地,**与明、朝联*经常发生 战斗。在十月二十 九*,加藤清正与朝*在永善又爆发了一次冲突,朝 *将领赵希仁战 死。十一月二*,明方本想派遣沈惟敬去交涉,可是 他离前线太远了, 临时派出了一个叫谭宗仁的指挥,前往熊川质询。 加藤清正二话不说,把谭宗仁软禁在了营中。消 息传回到明*这 边,沈惟敬精神一振,意识到这是个机会,主动请缨 前去交涉。明** 中没人愿意去跟倭寇来往,既然他主动要求,便把他 放了出去。 沈惟敬到了熊川以后,没去找加藤清正,先找到 了小西行长。两人 一见面,沈惟敬赶紧把大明提出的条件告诉行长,行 长一听急了,说这 跟太阁大人提的要求差太多,根本不可能谈得拢啊。 这事若是揭穿,无论小西行长还是沈惟敬,都没 好果子吃。两个人 愁容满面,都在问到底该怎么办才好。 还能怎么办?继续瞒吧! 万历皇帝不是要关白降表吗?没问题,我们给你 伪造一个! P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