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昭君/新编历史小丛书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一 从一个民间传说谈起 昭君出塞的故事,在我国广泛流传,可以说是家喻户 晓,老少皆知。有一种传说的大意是:王昭君出身于普通 农家,是一位正直、倔强的姑娘。汉元帝(前48-前33年在 位)诏选天下美女,她被迫人宫。由于她拒*贿赂画工毛 延寿,被点破画像,打人冷宫。后来,汉元帝见她聪明美 丽,封她为明妃。汉元帝要杀毛延寿,毛携带昭君的画像 ,逃入匈奴,怂恿匈奴单于(匈奴语“天子”)兴兵犯汉 ,指名要娶明妃。在强敌面前,汉元帝懦弱无能,朝臣贪 生怕死,王昭君深明大义。为了汉朝的安全,她“情愿和 番,以息刀兵”。在一个萧瑟的秋天,她脱掉汉装,改穿 胡服,骑着马,弹着琵琶,唱着哀怨悲愤的歌儿,凄凄切 切地出了雁门关(在今山西代县)。当时,朔风扑面,黄 沙茫茫。在那碧空只有一行南归雁的荒漠之处,昭君面对 呜咽东流的黑水,遥望故乡和亲人,举酒浇奠,投江而死 。这个传说表现了王昭君的高尚民族气节和不*屈辱的凛 烈情怀。在戏曲舞台上演来,真是婀娜多姿,**悱恻, 载歌载舞,声情并茂,充满了哀怨、悲痛的气氛和愤懑、 激越的情调,使观众深*感动。几*之后,还袅袅余音留 耳内,翩翩舞影寓目中。 但是,历史事实可并不是这样。在历**,西汉** 虽然跟匈奴贵族有过长期的战争,但到昭君出塞时,汉匈 两个兄弟民族已经和好了十八年。公元前33年(汉元帝竟 宁元年),匈奴呼韩邪单于(前58-前31年在位)第三次来 到西汉首都长安,朝觐汉元帝,主动向汉朝求婚,王昭君 慷慨请行,自愿出塞和亲。她肩负着汉朝的友好使命,去 到*原,促进了汉匈两族的友好、团结和亲睦。这件事, 跟画师毛延寿毫无关系。王昭君在匈奴生儿育女,她的儿 女甥婿也都跟西汉友好,促进了汉匈两族的经济文化交流 。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中,王昭君为兄弟民族间的 友好和团结贡献了力量,在我国民族关系**立有功勋。 昭君出塞是一段动人的历史佳话。 二 昭君出塞前的汉匈关系 我国自古就是一个多民族的**。匈奴是我国北部一 个古老的少数民族。他们过着游牧生活,也射猎鸟兽,对 开发我国北部地区,做出了重大贡献。匈奴人民跟中原人 民有着悠久的关系。 但是,晴天也难免暂布乌云,主流也会遇到逆澜。战 国时期(前475-前221年),匈奴贵族常常带兵南下,掠夺 人口和牲畜,于是,秦、赵、燕三个诸侯国先后修筑长城 ,派兵驻守。秦统一以后,秦将蒙恬率领三十万*队,夺 回河套地区(今内蒙古河套及伊克昭盟一带),在那里修 城设县,把内地的人民迁去充实防务;秦始皇(前22l-前 210年在位)还征发十万民工,开山填谷,修建要塞碉堡, 把秦、赵、燕三国旧长城衔接起来,并向东西扩展,这道 长城,西起临洮(今甘肃岷县),东到辽东,长约万里。 这就是驰名世界的“万里长城”。 秦末汉初,匈奴奴隶主势力**强大,乘机侵占了河 套以南的地方,并不断进*汉朝。公元前201年(高祖六年 )匈奴单于南侵马邑(今山西朔县东北),进至晋阳(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