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舟一世界](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40812/12/20240812124009310.jpg)
出版社: 浙江文艺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49.92
折扣购买: 一舟一世界
ISBN: 9787533976187
孙侃,1964年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著名报告文学作家。迄今已出版《吴斌:中国最美司机》《中国快递桐庐帮》《“两山”之路:美丽中国的浙江样本》《从南湖出发》等长篇报告文学以及文史随笔、人物传记、散文集等40余种。作品曾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公安部金盾文学奖、浙江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并多次列入国家出版基金项目、浙江省及杭州市文化精品扶持工程(文化基金扶持项目)等。
讲述萧山的历史,必 须从跨湖桥遗址说起,必 须从在跨湖桥遗址上发现 的那条独木舟说起。 跨湖桥独木舟的发现 ,不仅把萧山一地的文明 史确定为8000年,还把 整个浙江的文明史,推至 8000年前。 伫立在如今碧波荡漾 的湘湖之畔,流连在湘湖 中部东岸的湖心小岛上的 跨湖桥遗址博物馆,凝望 湘湖水下6.5米的展厅中 那条静静地躺在玻璃钢槽 内的独木舟,你会突然感 觉这浩渺的历史并不遥远 。 倘若透过今人的目光 ,仅从外形看,这条 8000年前的独木舟并不 奇特复杂,甚至还因为在 地下掩埋太久而变得黑乎 乎的,如同一段焦木。但 仔细看去,它的非同凡响 便从一个个细节中显露出 来: 独木舟的船身用整段 原木制造完成,材质为马 尾松。残留部分的长度为 5.6米,最宽处约52厘米 ,厚约2.5厘米。船头上 翘,类似“尖”字状,船底 呈“V”字形,船身窄长, 宽约29厘米,留有宽度约 10厘米的“挡墙”,船舷仅 保留了1.1米,船的内外 加工痕迹无法看清,但东 南侧的船舷内发现有大片 的黑焦面,应该是当时借 用火焦法挖凿船体的证据 ,同时也印证了这种古代 制船方法的存在。可惜的 是,由于砖瓦厂取土,独 木舟的另一端被挖失。独 木舟的最大内深是15厘米 ,很有可能是几千年来的 压沉导致的变形。 火焦法是新石器时代 制作独木舟的方法。其具 体做法是:先选一根挺直 粗大的树干,将整木从中 间剖开,去除枝杈部分后 (合适的枝杈可以制作成 船桨),根据舟形确定先 后烧烤的位置,其余部分 用湿泥保护,然后用火烧 烤需要挖刳的部位,待其 呈焦炭状后,再用石锛等 工具加工,比较疏松的焦 炭层很快就被刳除。这样 周而复始,反复加工,最 后用砺石打磨完成。《易 经》中的“刳木为舟”和《 山海经》中的“坐而削船” ,讲的就是这种舟船制作 方法,跨湖桥独木舟提供 了最好的实物证据。 朴拙于形,瑰丽于相 。跨湖桥独木舟虽然造型 朴拙,实际上科学合理; 外形简陋,却是8000年 煌煌历史的缩影。它的每 处凿痕、每段焦面、每个 别具风格的细部处理,在 今人眼里都是石破天惊的 ,凝聚着先民的心血结晶 ,呈现出古人卓绝的智慧 、精湛的技艺、对劳动的 热爱、征服世界的非凡勇 气,乃至一丝无法掩饰的 浪漫。毕竟这条独木舟是 在那个远古时空里,是在 全世界的文明初萌的混沌 阶段。 经碳-14测定和根据 矫正后的树轮,并结合古 船所在地层即第九文化层 的年代,考古专家推断出 独木舟的“年龄”约为7600 岁到7700岁。专家认为 这是我国迄今发现的最早 的独木舟,被业界称为名 副其实的“中华第一舟”。 跨湖桥独木舟遗存的 发现,填补了中国舟船史 研究的重大空白,不仅为 “中国独木舟出现的时间 在大约10000年以前,最 迟不晚于8000年以前”的 论断提供了强有力的实物 证据,并为进一步研究国 内独木舟、木桨、木船工 场、帆以及木板船最早出 现的年代提供了新线索。 以此为基础,在远古百越 文化的大背景和大格局中 ,结合当时社会生产力发 展的水平和文化持续跨海 远航传播的事实,重新合 理推测新石器时代中国舟 船文化发端时期的可能状 况,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 舟船史前史的研究具有非 常重要的意义。 当然,跨湖桥独木舟 发现的意义还不仅于此。 有了独木舟,人类的活动 范围扩大了,从此可以跨 越水域,开拓新天地,为 人类进一步认识自然、改 造自然奠定了基础。而能 制作独木舟,说明人类在 这一时期已拥有了相对成 熟的文明。 据考证,浙江地区最 早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分布 于浙中山区。分布在金华 浦江、义乌一带的上山文 化就距今约11000年到 8500年,可称之为山地 文化。跨湖桥文化是山地 文化向平原文化发展的早 期一支。古跨湖桥人沿江 而下,带着已经萌芽的农 业文明,来到更适宜人类 生存的今钱塘江河口地带 ,在距今8000年到7000 年之际,迅速发展繁荣起 来,创造出具有鲜明地域 特色的史前文明。 不同于“大禹治水”和“ 愚公移山”等与自然环境 斗争的传说——那只是传 说而已,跨湖桥文化直观 地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环境 的抗争。它是真实存在的 新石器时代文化,一切都 有可靠的考古成果作为佐 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