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亚学刊(新7辑总第17辑)

欧亚学刊(新7辑总第17辑)
作者: 编者:余太山//李锦绣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欧亚学刊(新7辑总第17辑)
ISBN: 9787100163880

作者简介

余太山,***研究生院历史系毕业。此后任职历史所,1993年起为研究员,曾任中外关系史研究室主任。专治古代中亚史、中外关系史。***荣誉学部委员。 李锦绣,1983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90年毕业,获硕士学位。同年入北京图书馆敦煌资料中心工作。1994年调入***历史研究所,现为该所中外关系室研究员。

内容简介

家驢入華考——兼論漢代絲綢之路上的粟特商隊 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家驢有着共同的祖先,皆源於非洲野驢。公元前5世紀,家驢傳入印度河谷,古波斯帝國波斯波利斯王宮28國職貢圖有印度使團貢驢浮雕。先秦文獻不見“驢”字,只提到北方*原有驘、駃騠等“奇畜”。早在商代,家馬就傳入中國,而野驢和家馬可以雜交後代,那麼商周青銅器的驘簋、盝駒尊的騾駒,以及蒙古*原的驘、駃騠皆爲野驢和家馬雜交牲畜。甘肅放馬灘戰國秦簡可證先秦文獻的“閭”即驢字。本指騾子。其名或源於古藏語drel(騾子),家驢傳入中國後改指毛驢。家驢傳入中國的確切證據在漢武帝時期,一方面來自漢朝與匈奴爭奪西域的戰利品,另一方面則與粟特商人在漢代絲綢之路南道的貿易活動直接相關。 近年動物考古的興起,爲中國考古學研究開闢了新天地。不過,目前學界關注的熱點在西亞馴化的黃牛、綿羊、山羊,以及歐亞*原馴化的家馬如何從西方傳入中國;而非洲馴化的家驢如何引入中國罕有人問津。先秦文獻沒有“驢”字,只提到北方*原有驘、駃騠等“奇畜”。早在商代,家馬就傳入中國,而野驢和家馬可雜交後代,那麼商周青銅器的驘簋、盝駒尊的騾駒,以及北方*原的驘、駃騠皆爲野驢和家馬雜交牲畜。甘肅放馬灘戰國秦簡可證先秦文獻的“閭”即驢字。本指騾子。其名源於古藏語drel(騾子),家驢傳入中國後改指毛驢。家驢傳入中國的確切證據在漢武帝時期,源於漢朝與匈奴爭奪西域的戰利品,而家驢傳入成都平原則與粟特商人在絲綢之路南道的貿易活動直接相關。*擬此文,見教於海內外研究者。 按照動物學分類,馬、驢和斑馬皆爲馬科動物。三者同屬不同種,都是從真馬演變而來。驢又分亞洲野驢和非洲野驢兩大類。現代分子生物學研究表明,世界各地的家驢有着共同的祖先,皆從非洲野驢馴化而來。非洲野驢亦稱“騑驢”,可分兩個亞種:一種爲努比亞驢,主要分佈在尼羅河、紅海和衣索比亞高原地區的多山半沙漠地區;另一種是索馬里野驢,主要分佈在衣索比亞高原東部紅海沿岸。一般認爲,全世界的家驢都是公元前3000年間由騑驢分支—努比亞驢馴化而成。此後,埃及和美索不達米亞古代居民將其當作家畜。 古埃及王朝興起於公元前5000年。大約公元前3100年,埃及形成統一國家,由法老統治,故稱“法老埃及”。公元前332年,希臘雄主亞歷山大大帝征服埃及,此後處於希臘化托勒密王朝統治下,標誌着古埃及時代的結束。古埃及**王朝至第十八王朝法老陵墓浮雕或繪畫上皆繪有家驢形象,如古埃及第三王朝法老沙卡拉陵墓浮雕所見家驢,以及古埃及第十八王朝壁畫所見家驢(圖版PlateI-1)。 早在公元前2600年,家驢就從非洲引入美索不達米亞,當地居民蘇美爾人用來駕車。美索不達米亞一詞源於希臘語“兩河流域”,因發源於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之間而得名。美索不達米亞又分南北兩部分,北方叫“亞述”,南方稱“巴比倫”;後者北部稱“阿卡德”,南部則爲“蘇美爾”;地理範圍相當於**伊拉克、敘利亞一帶。美索不達米亞烏爾王朝皇陵出土烏爾軍旗(TheStandardofUr)上可見驢車(圖版PlateI-2右)。烏爾皇陵還發現駕馭毛驢的銅掛韁環,上有家驢銅造像(圖版PlateI-2左),兩者皆爲大英博物館藏品。烏爾軍旗是一件蘇美爾人創作的藝術品,出自巴格達南部烏爾城皇室墓穴。這是一件用貝殼、天青石與石灰石在木板上鑲嵌出來的馬賽克藝術品,長約40釐米,高約18釐米,有限的空間容納了超過100個人物與動物形象,栩栩如生地勾勒出公元前2600年蘇美爾人的生活。原來構建在一個空心木箱子上,通過精心鑲嵌的馬賽克在兩面分別展現了戰爭與和平的不同畫面。儘管發掘者認爲這是一面用於慶功的旗幟,但其*初製作目的至今仍是一個謎。 印度河文明是達羅毗荼人(Dr**idian)創造的,亦稱“哈拉帕文明”,因1921年在巴基斯坦旁遮普邦哈拉帕(Harappan)**發現而得名。它比年代稍早的美索不達米亞文明和古埃及文明分佈範圍*廣。在信德省摩亨佐—達羅發現了世界上*早建立的大型古城。儘管有零星商業活動,但達羅毗荼人仍以農業爲生。除了種植小麥和大麥之外,遺址內也找到飼料豆、芥末、芝麻,以及一些棗核和*早栽植棉花的痕跡。馴養動物有狗、貓、瘤牛、短角牛、家禽等。此外,達羅毗荼人還飼養過豬、駱駝、水牛、大象,並普遍使用象牙。印度河沖積平原無礦產,有時從外地運來礦物。比如黃金由南印度或阿富汗輸入,白銀和銅自阿富汗或印度西北拉賈斯坦輸入,青金石來自阿富汗,綠松石來自波斯,頗似玉石的白雲母來自印度南部。 19世紀初,在美索不達米亞的烏爾和伊朗高原的蘇薩發現許多印度河式印章,年代在公元前3000年。此外,在烏爾第三王朝遺址還發現許多印度河文明獨有的肉紅蝕花石髓珠。石珠爲肉紅石髓,表面白色花紋並非天然形成,而是經化學*蝕,人爲加工而成。凡此表明,公元前3000年美索不達米亞與印度河文明就開始文化交流。另一方面,有學者考證達羅毗荼語是美索不達米亞的埃蘭人傳入印度的。不過,目前尚不清楚兩河流域蘇美爾人用作家畜的毛驢是否也被引入印度河流域。 家驢傳入印度河流域的明確證據在古波斯帝國統治中亞和北印度時期。公元前550年,波斯人在伊朗高原興起;居魯士大帝開創了阿契美尼德王朝,史稱“古波斯帝國”。帝國境內共設有28省,全盛時疆土東起印度河平原、帕米爾高原,南抵埃及、利比亞,西至小亞細亞、巴爾干半島,北達高加索山脈、鹹海。在古波斯帝國波斯波利斯王宮28省貢使浮雕上,可見印度使團進貢毛驢浮雕(圖版PlateI-3),說明公元前5世紀家驢已引入印度河流域。 汇集**外欧亚历史研究名家力作,涵盖历史、文化、考古、文献的大成之作。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研究是世界历史文化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份,东亚、西亚、南亚以及欧洲、美洲历史文化上有许多疑难问题都必须通过加强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研究,特别是将内陆欧亚历史文化视作一个整体加以研究才能获得确解。我国作为内陆欧亚的大国,深入开展内陆欧亚历史文化的研究*是责无旁贷;有关研究不仅饶有学术兴趣,而且是加深睦邻关系,为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创造有利周边环境的需要,因而亦具有重要的现实政治意义。 本刊编者选取**外学者相关研究的文章及书评,研究者以史料为基础,客观严谨、实事求是,充分展现了历**活动于欧亚*原及其周邻地区(特别是我国甘肃、宁夏、青海、**和小亚、伊朗、阿拉伯、印度、*本、朝鲜乃至西欧、北非等地)诸民族本身、及其与世界其它地区在经济、政治、文化各方面的交流和交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