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江南/六角丛书

舌尖上的江南/六角丛书
作者: 谈正衡//王毅萍|主编:刘晓航
出版社: 武汉大学
原售价: 10.00
折扣价: 7.70
折扣购买: 舌尖上的江南/六角丛书
ISBN: 9787307096363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识得“逆鱼”在仙潭 谈正衡 仙潭绝对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仙潭最早还有个名字叫“陆市”。很早 很早的年代,当地暴雨连月,洪水泛滥,沦为泽国。一个叫陈廷肃的人带领 乡民东迁,筑庐于高地,岁久成聚。人们遂弃“陆市”而择新居,故而名之 为“新市”。再后来,这地方又出了一个名道士陆修静。陆道士皓发银髯、 道学高深,每天都会去一个古潭,潜到水底弹琴。镇人视他为仙人,顶礼膜 拜,将其沐浴弹琴之潭取名仙潭。南朝文人叶申作赋记其事,“仙潭”的名 字渐被叫开。仙潭同不远处的塘栖一样,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明清时期, 商业空前繁荣,俨然而成江南重镇。时至今日,仙潭仍是一派河道纵横、空 灵娟秀的水乡风情。据说,在这里,最为乐道的,不是众多数不清的青石小 巷,而是人人至爱的羊肉。 我去仙潭,完全是误打误撞。两年前那个梅雨天气,我本来是要去萧山 ,结果却给几个朋友截留在杭州,转而他们又开了两部车将我挟持到仙潭, 说是要吃一道外人知之甚少的叫做“清炖逆鱼”的名菜。“逆鱼”是什么鱼 ?几个家伙故意掩盖事实真相,只说仙潭有“逆鱼”,体纤肉细,独特而味 鲜。并搬弄来古人之句:味似鲥鱼而无骨刺,鲜若河豚而无毒汁。他们知道 我是长江边人,就故意拿鲥鱼与河豚来挑逗我的味蕾。 后来我才知道,所谓“逆鱼”就是逆水游动的鱼。逆鱼是德清名产,它 们从太湖起程,一路戗水而上,越是水流湍急,冲得越欢。德清邑人徐本璇 曾作《逆鱼》诗:梅黄水涨逆鱼肥,美胜春鲈是也非?见说熏笼传食谱,恰 当赋罢遂初归。江南入梅后,淫雨霏霏,苕溪水涨,逆鱼从太湖回溯产卵。 逆鱼溯流而上,只走苕溪这条路线,这让逆鱼颇显神秘,而且除了梅雨发大 水的那几天,平日里要想找到它们的身影,就如同找寻隐者一样困难。即使 在梅雨时节,若是雨水不多,水流不够湍急,苕溪里的逆鱼也很少见。 大约是前来吃逆鱼的人实在太多,那天我们在新市大酒店包厢里等了好 长时辰,直到把两三壶茶都喝完,话也说了无数遍。终于上菜了,先上一硕 大砂锅,是清炖逆鱼。我拿起砂锅里大汤勺搅了一下,里面有许多手指长的 小鱼上下浮沉翻腾。这就是逆鱼呀?乍一看,跟水塘里最常见的穿条鱼非常 相像,只是稍胖一点,大小长短都差不多。如果说还有区别,那就是穿条鱼 的嘴尖,而逆鱼的嘴是圆的。服务员上来了,给我们用小碗每人舀了一碗。 先喝汤,再用筷子夹了一条鱼放人口,感觉肚子里的鱼子特别多,密匝匝的 ,甚是细嫩甘美。又因为炖得入味,鱼的细刺都酥软了,完全可以忽略不计 而直接咽下去。 随即又端上来了一大盘油炸逆鱼,这回能看得更仔细了,连腹鳍基部至 肛门那道腹棱都看得清楚。刚从油锅里炸出来的逆鱼,肉身干而不焦,鱼的 香味,穿过酥皮散向空间,萦绕座间。刚炸过趁热吃,又酥又脆,鱼腹中金 黄的一块鱼子几乎占去鱼身子的一半,那个香真的没法说!就像我们长江边 吃刀鱼一样,桌子上放了一碟醋卤,可以根据各人的口味蘸了卤来吃。还可 以蘸一些蒜蓉和酱油,背脊上丰厚的鱼肉,用手撕成条放进嘴里,鱼太鲜美 ,吃了一条又一条,欲罢不能。 其实,大凡鱼类,都喜欢逆水,而逆鱼逆水,跟回游产卵有关。但此鱼 身子较小,没有足够的力气甩出卵粒,需借助水的冲刷力对腹部产生挤压, 帮助鱼卵顺利排出体外。至于这鱼为什么好吃,我想主要是鱼的卵块好吃, 还有,就是逆鱼经过长时间的逆水穿行,大量消耗了体内的脂肪,鱼肉收紧 ,吃起来自然有别于常鱼了。逆鱼宜清炖,宜油炸,而油炸似乎更胜清炖一 筹。 俞曲园先生曾在他的《春在堂集》里说到逆鱼:“多时贱至每角银毫十 余斤,城内店家常积数担,以为待客佳肴。此鱼以清炖最宜,煎熟晒干后, 久藏而不变味。”这本《春在堂集》,还提到杭菜名肴西湖醋鱼,说西湖醋 鱼其实就是源自仙潭人的烧鱼方法而研制独创的。 朋友们说,可惜现在不是吃羊肉的季节,否则,定要让你好好领教一下 仙潭羊肉的美味。据他们介绍,这地方的风气,历来就有“养羊多于养猪” ,到了羊肉销售旺季,整个古镇都被浸泡在了浓郁的羊肉香味中,因此每个 餐馆都有几样拿手的招牌羊肉菜。最有名气的要算是“张一品羊肉”,已有 百年历史。我说,这就怪了,“逆鱼”是从太湖里跑过来的,难道这羊也是 赶齐了从什么水美草肥的地方跑来的?写诗的大胡子老汪哈哈一笑,说你讲 的一点不错,好酒好醋离不开一口好水,养羊也是如此。昔时东栅有滩地, 草极肥美,且有潭深不可测,潭水清凉甘洌,所饲之羊称湖羊,肉肥而不腻 ,鲜嫩香酥。清末仙潭人张氏,利用古潭的水煮本地湖羊肉,创出“张一品 羊肉”的牌子。那烧出的羊肉,外观色泽红亮,酥而不烂,汁浓味醇,味道 之好实难形容,过往食客无不交口称赞。 虽然未赶上羊肉的节令,但朋友们说仙潭这里黄鳝牛逼得很,品质肥壮 鲜嫩,非比寻常。时近端午,吃黄鳝很是应景,就特别点了一盆爆鳝丝…… 菜上桌后,只见鳝丝深褐,鸡丝、姜丝嫩黄,火腿丝艳红,油重蒜香,柔滑 鲜嫩,吃得舌尖起舞,连呼过瘾。 酒足饭饱后,有滑漉漉的时新水果枇杷润舌。之后,便钻进时有时无的 小雨里上街看风景。P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