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鸭阿呷/梁晓声童话

白鸭阿呷/梁晓声童话
作者: 梁晓声|绘画:逆行阿星
出版社: 山东教育
原售价: 25.00
折扣价: 15.00
折扣购买: 白鸭阿呷/梁晓声童话
ISBN: 9787570106592

作者简介

梁晓声,原名梁绍生,1949年生于哈尔滨市建筑工人家庭,祖籍山东荣成——父亲少年时跟随乡亲们“闯关东”,后来在哈尔滨市成家。梁晓声初中毕业于哈尔滨市二十九中学,适逢“文革”,不能继续升学也不能就业;两年后又逢“上山下乡”运动,成为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一名“兵团知青”,先后做过知青班长、连队小学老师、团报道员、木材加工厂抬木工。 1974年,梁晓声被木材加工厂推荐,成为复旦大学中文系学生;1977年,梁晓声从复旦大学毕业,分配到北京电影制片厂,先后任剧本编辑编剧;1988年,梁晓声调入当年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2002年,梁晓声调入北京语言大学,任中文系教授至今。 到目前为止,梁晓声创作各种题材的文学作品2300多万字,由青岛出版社结集为50卷的“梁晓声文集”——现已出版长篇部分20卷。 梁晓声在短篇、中篇、长篇小说创作方面获奖多多,不少作品被改编为电影或电视剧,并有不少作品被译成外文;梁晓声亦发表了大量散文杂文、随笔、社会时评,同样在国内外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反响。 梁晓声是中国当代作家中当之无愧的多面手,“常青树”。自上世纪80年代初始,他的许多作品非但没有被边缘化,反而更加以其鲜明的人文性和对时代的思考性越来越成为无法被忘却的文学经典……

内容简介

小公鸭阿呷浑身雪白。 这算不上是新鲜事。不论从前、现在还是将来,在农 村经常可以见到一群一群的白鸭。 但对于阿呷来说,事情确实有点儿奇怪——与它同窝 孵出的小鸭,除了它自己,都是麻鸭,就是那种羽毛是麻 色的深浅间杂的鸭子。 对于它们的主人以及一切农村人,这其实也不足为怪 ——可能是主人将要孵的鸭蛋弄混了一只,也可能是鸭妈 妈不知从哪儿衔回了一只鸭蛋,当成自己生的蛋来孵了。 但对于阿呷,事情变得复杂了。 因为兄弟姐妹都是麻鸭,唯独自己是一只雪白的小鸭 ,这使它经常陷入对自己身世的幻想——它认为自己肯定 是一只阴差阳错出生在鸭群中的白天鹅。 一只“丑小鸭”最终变成了白天鹅的童话,不仅在人 间广为流传,在鸭族中也属于经典故事。 实际上,阿呷已经不能算小鸭子了。它的体形接近一 只成年的鸭子了,绒毛已完全被羽毛所覆盖,翅膀能扇起 一股风了。 在它还是小鸭子时,它的绒毛是金黄色的,而兄弟姐 妹们是灰黑色的。随着它们一天天长大,阿呷渐渐长出了 白色的羽毛,兄弟姐妹们渐渐长出了麻色的羽毛。 那时,阿呷就开始奇怪于自己颜色的不同。但当时仅 仅是奇怪而已,并没产生自己最终会变成白天鹅的幻想。 当它长出的白羽毛多起来的时候,那种幻想找上了它 。或者这么说,它的头脑之中不由自主产生了那种幻想。 阿呷的头脑中一经产生了那种幻想,兄弟姐妹们在它 眼中仿佛丑了,走路的样子和叫声使它觉得怪怪的了,似 乎很可笑了。但阿呷并没嘲笑过它们,它一如既往地爱它 们,它们毕竟是它的兄弟姐妹呀!它开始暗暗地同情它们 ,因为它们必定无疑地会一生都是普普通通的鸭子。一想 到自己有一天会像天鹅一样高鸣一声,展开美丽的洁白的 双翅,毫不费力地飞上天空,去过天鹅们的不平凡的生活 ,再也不回到兄弟姐妹们中了,它心里还难过极了。然而 那种幻想如同一颗种子,不但在它头脑中生根了,而且在 它头脑中开花结果了。每一花每一果,都直接与天鹅二字 连在一起。所以,它每每故意像天鹅那样行走而不是像鸭 子那样行走。天鹅是怎样行走的它没见到过,那是它想象 中的天鹅行走的样子,这当然反而会使它自己变得可笑了 。它也不愿像鸭子那样叫,所以它是一只从小就不怎么叫 的鸭子。但鸭子是不可能一声不叫的,由于叫得少,长出 白羽毛以后的阿呷偶尔一叫起来,声音还是如同小时候那 么幼稚。那是一种“呷呷”的声音,自己想要叫得响亮些 也不能够,兄弟姐妹们便都叶它阿呷了。然而这个绰号并 不具有讥笑的性质,恰恰相反,是兄弟姐妹之间的一种亲 爱称呼。这一点,阿呷内心里也是明白的。尽管如此,那 种认为自己是白天鹅的幻想,还是更加强烈了。 一天,它终于忍不住了,趁只有自己和妈妈在一起的 机会,试探地问:“妈妈,我是你的亲儿子吗?” P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