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科功能影像检查(精)

眼科功能影像检查(精)
作者: 编者:刘汉生//唐罗生|责编:郭颖
出版社: 科学
原售价: 398.00
折扣价: 314.50
折扣购买: 眼科功能影像检查(精)
ISBN: 9787030703064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第1章 眼表综合分析仪
  第一节 概述
  目前,随着人们工作生活方式和用眼习惯的改变,眼表健康问题日益突出,而临床上对眼表的健康评估和相关疾病的早期诊断尚有一定的困难。眼表综合分析仪以数字化、图形化、标准化的方式为眼表疾病尤其是干眼的快速诊断提供了有力依据。眼表综合分析是一种非接触性、无创、可重复性强、客观量化的快速检测手段,通过泪河高度、非侵入式泪膜破裂时间、眼红分析、睑板腺拍照、荧光素钠染色等检查项目来检查、分析患者眼表情况。泪河高度测量可代替传统的泪液分泌试验,将5min的检查时间缩短为几秒钟;眼表染色检查逐渐替代了裂隙灯下染色观察,通过拍摄照片、视频,客观评估角膜情况;设备还可以自动分析球结膜及睫状充血,自动分级。检查过程突破传统方法,不需要药物、无刺激,在舒适的状态下快速完成所有检查。该检查帮助医师从源头进行诊断并制订个性化治疗方案,提供全治疗过程的监督。
  OCULUS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将角膜前表面分析程序和角膜地形图结合在一起。角膜前表面的测得值是由 Placido环照射在角膜上反射回的光测得的。Placido盘的像反射到患者的眼睛上,眼睛的虚像被一个精密、客观的高分辨率彩色相机拍摄得到。患者眼睛不同的曲率半径导致了投射到眼睛上的环的扭曲,这在测量过程中是可视的。模拟图像首先由测量装置分析,然后在计算机中被数字化和压缩,当计算机收到测量图像各自的数据组时,它根据测量到的数据生成了角膜地形图,系统将测量的结果以彩图、曲线图和空间立体图的形式显示出来。
  第二节 OCULUS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
  一、仪器特征
  OCULUS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图1-2-1)是一款眼表成像设备,主要由一个 Placido盘、一个操纵杆及一台安装有 Phoenix软件的电脑所组成。针对眼表面结构的综合分析,可用于捕捉、存档、操作和存储眼表面的泪河高度、泪膜破裂时间、脂质层观察、睑板腺开口观察及拍照、眼红分级、角膜点染观察及分级,从而对眼表结构进行视觉监测和成像记录。
  二、操作流程
  (一)操作准备
  1.开启电脑,打开Keratograph 5M的设备电源开关。
  2.确保无干扰光源进入 Keratograph 5M的观察器。如有必要,可降低室内亮度。
  3.检查前患者避免挤眼揉眼,不要滴眼药水等刺激眼部。
  图1-2-1 OCULUS Keratograph 5M眼表综合分析仪
  4.告知患者在检查过程中不会有疼痛等不适感觉,避免情绪紧张;注意每项检查的配合,以免影响检查结果的准确性。
  (二)操作方法
  1.开启电脑,进入患者管理系统(图1-2-2)。
  (1)新建患者:在患者管理系统中点击[New]新建患者,在对应的信息框中输入患者的姓名和出生年月日,输入编号[ID]号,点击[Save]保存患者信息(图1-2-3)。
  (2)选择患者:在显示器的左边,所有的患者信息均按字母表顺序排列(图1-2-4)。
  点击[Search]可以快速搜索出想要找到的患者。也可通过患者的姓名或姓名的首字母、 ID号码、出生日期来搜索(图1-2-5)。
  2.校准测量 第一次检查前需要执行一次仪器校准,选择菜单栏[Settings],选择[Reference Measure]。
  3.运行Keratograph 5M 应用程序患者数据管理软件过渡到 Keratograph 5M 程序。选择一位患者之后,双击检查列表中的一个检查,开始运行 Keratograph 5M 程序(图1-2-6)。
  4.调整患者坐姿及眼位 让患者将下颚放在下颌托上,调整升降台的高度以便患者的头部可以舒适的放在托架上。如有必要,调整底座的位置,调整下颌托高度使患者的眼睛与托架上的黑色环对齐(图1-2-7)。
  5.开始检查 检查列表下显示所有的检查项目,在“ Examination”菜单下选择[New]将会出现图1-2-8所示的界面。点击想要检查的单选按钮进入检查,未被激活的检查为灰色。
  6.相机对准(图1-2-9) 按照指示移动或者旋转操纵杆对焦。当相机已经对准的时候,四条直线中央出现一个十字。Keratograph 5M将会自动测量,或者可以手动开始测量。
  7.设置相机(图1-2-10) 如需要设置相机,点击[camera],在对话框里可以设置和运行相机。
  Exposure(曝光):曝光时间越长,拍摄得到的图片就越明亮。
  Gain(亮度):如果增加亮度,图片就会变得更亮。然而,过多的增加光亮度会导致图片呈颗粒状,图片质量会下降。
  图1-2-2 患者管理系统用户界面
  A.患者信息栏; B.患者列表; C.导入; D.导出; E.删除患者; F.删除检查; G.已做检查; H.功能栏
  图1-2-3 新建患者页面
  图1-2-4 患者列表
  图1-2-5 高级搜索:选中扩展,先前所做检查的附加参数会显示出来,操作过程和输入患者的姓名是一样的
  图1-2-6 Keratograph 5M 程序菜单栏:上方菜单栏,下方患者信息栏
  图1-2-7 患者检查时的位置
  A.托架; B.操作杆; C.底座
  图1-2-8 检查总揽图、地形图示例
  A.检查栏; B.带有十字线的当前瞳孔图像; C.自动拍摄; D.关闭
  Resolution(分辨率,R):High Resolution(高分辨率)使得图像更清晰,Middle R(B/W)为黑/白的中等分辨率,High Frame Rate(高帧频)可以使得录像更流畅。
  Color or B/W:可以选择彩色或者黑白。REC/STOP可以开始或者暂停录像。录像持续最长时间为1min,否则电脑上所占的数据空间会非常庞大(图1-2-10)。
  8.常规操作步骤
  注:不同的检查顺序会影响其他指标的准确性,需按照建议流程采集各项指标,尽量减少其他干扰因素带来的误差。
  图1-2-9 A.相机未对准,箭头提示移动方向
  图1-2-9 B.相机已对准
  眼表综合分析仪建议检查流程:
  (1)Tear Meniscus Height(泪河高度,图1-2-11):泪液分泌量,泪河连续性。
  操作规范:点击“ TMH”选项,两种模式供选择:白光、红外光。对焦在下泪河处,优先推荐红外光模式对焦,若边界不清晰时可切换白光模式。泪河边界清晰时,迅速点击采集按钮或者踩脚踏即可采集图片。测量结束后可用内置标尺垂直角膜下缘的泪河弯月面的白色边界之间进行泪河高度测量。
  (2)NIKBUT(泪膜破裂时间,图1-2-12):泪膜稳定性。
  操作规范:点击“NIKBUT”选项,有两种模式供选择:
  红外、白光。调整焦距,当对焦清晰时,检查界面出现“ Blink 2 times”,提示患者进行两次瞬目,之后保持睁眼状态,直到患者不舒服自动闭眼或采集停止,即可进行另一只眼采集。每次最长采集时间为25s,若要进行多次 NIKBUT的检查,则每2次检测之间需间隔15min。
  (3)Lipid layer(脂质层,图1-2-13)观察:腺体分泌功能正常与否。
  操作规范:对焦位置应在角膜表面的泪膜层上,即 Placido环对焦清晰后,再将手柄向后拉,直至清晰看到泪膜的流动。嘱患者眨眼,当清楚看到脂质层流动停止时,即可点击采集按钮或者踩脚踏即可采集图片。
  (4)Meibo-scan(睑板腺拍照,图1-2-14):腺体正常与否。操作规范:测量前需先翻转并展平眼睑,可选择同时拍摄上下眼睑或单一位置眼睑模式,
  对焦清晰后点击采集按钮或者踩脚踏即可采集图片。
  睑板腺开口观察:腺口是否堵塞。
  (5)R-Scan(眼红分析,图1-2-15):是否伴随明显炎症。
  操作规范:嘱患者睁大眼睛,使球结膜充分暴露,然后对焦在角膜表面,同时将灰色圆盘完全覆盖在角膜上,点击采集按钮或者踩脚踏即可采集图片。
  图1-2-10 相机设置界面
  图1-2-11 白光操作模式
  图1-2-12 NIKBUT检查界面
  图1-2-13 脂质层观察操作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