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词汇通史·战国—秦卷

汉语词汇通史·战国—秦卷
作者: 胡明|编者:杨端志|责编:周振明
出版社: 百花洲文艺
原售价: 55.00
折扣价: 32.50
折扣购买: 汉语词汇通史·战国—秦卷
ISBN: 9787550035935

作者简介

"主编:杨端志,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山东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汉语言文字学博士学科点学术带头人,山东省汉语言文字学强化重点建设学科学术带头人,文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山东大学985工程“汉语与汉语应用研究”项目负责人。兼任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通信评委,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项目通信评委,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评委,山东省国外语言学会符号学学会会长,中国训诂学研究会学术委员等。出版专著《训诂学》《文言文基础知识》《汉语史论集》等20部(含合著),发表论文《周易古经韵考韵读》《论词义与词的区别》《试论确定汉语词的原则》《“误读”与新义》等70余篇。承担国家哲学社会科学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教育部哲学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周易》语言学研究”等19项。曾获省部级等各类奖项20余个,其中《训诂学》获多个奖项的一等奖。 著者:胡明,女,1974年生,山东济南人,中共党员,文学博士。现为山东大学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汉语史、应用语言学。曾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汉语词汇通史研究”及数项省级教研项目,在CSSCI来源期刊和北大中文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数篇。"

内容简介

王力指出:“在汉语史的研究中,我们要问:在三 千多年的汉语发展过程中,到底逐渐积累了的是一些什 么新质要素,逐渐衰亡了的是一些什么旧质要素?能答 覆这个问题,就是研究了汉语的历史。”杨端志进一步 指出,一个时代词汇系统的新质要素和旧质要素构成这 一时代的“标志性子词语场”。“‘标志性子词语场’ 包括‘标志性新词语场’和‘标志性旧词语场’。‘标 志性新词语场’是过去的时代没有,只这一个时期新出 现的子词语场。‘标志性旧词语场’是新的时代没有或 行将消失,而过去的时代却存在的子词语场。‘有’和 ‘没有’构成一个时代区别于另一个时代的标志。”因 此,研究某个历史时期词汇系统中的新词、新义和消亡 词、消亡义是断代词汇研究的主要内容。 词汇的发展变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历史学上的朝 代划分虽然不能精确地界划词汇的发展变化,但是每一 次朝代更替带来的社会剧变都会引起词汇的变化,这些 变化构成了这一时期词汇的新貌,因此按朝代划分是词 汇史断代的有效方法。战国—秦时期上承西周、春秋, 下启两汉,是中国历史上从分裂动荡到大一统的重要历 史时期,也是汉语词汇发展的重要阶段,新词大量产生 的同时伴随着旧词的消亡,部分从前代继承下来的承古 词也出现了语义变化。描述战国—秦时期词汇的基本面 貌,可以帮助我们进一步了解和总结整个汉语词汇系统 发展变化的特点和规律。本书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 础上,尝试运用现代词汇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对战国— 秦词汇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和分析。在立足战国—秦断 代词汇研究的基础上,尽可能将研究范围拓展到上至西 周春秋,下至现代,力求从共时和历时的纵横比较中探 寻这一时期词汇发展的脉络和轨迹。 一、研究对象 本书研究的对象是战国—秦时期的承古词以及新词 、新义、消亡词、消亡义,即从公元前481年至公元前 206年秦帝国灭亡近300年间自前代继承的语词以及新产 生的和趋于消亡的词、词义。杨端志指出,一个时代出 现的新词语最能反映一个时期词汇史的特点,是词汇史 研究的关键。“‘新词语’在词汇、词汇史研究方面是 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如果不研究‘新词语’,词汇史 研究是谈不上的,共时范围内的词汇研究也是困难的。 ”因此,本书研究的重点是战国—秦时期出现的新词。 之所以选择公元前481年作为战国—秦时期的起点 是出于词汇史研究的需要的考虑。史学界对战国时期的 起始时间有不同意见。目前常见的几种意见中,最早的 是以《春秋》所记的最后时间—鲁哀公十四年(公元前 481年) 为战国历史的起点a,最晚的是以司马光《资 治通鉴》所记的周威烈王承认分晋的韩、赵、魏三家是 诸侯的时间(公元前403年)作为战国的开始。断代词 汇研究的范围原则上应尽可能宽泛地涵盖这一时期的语 言材料,尤其是处于时代更替和过渡时期的传世文献, 这样才能更全面地反映这一时期词汇发展的面貌。本书 采纳战国起始时间为公元前481年的意见,这样可以把 《汉语词汇通史》首次利用《汉语大词典》并纠正补充其不足,对汉语史全部 37 万多个词进行研究,研究到的词汇量之多、之全,前所未有,使《汉语词汇通史》提前出现数十年,同时抓住词汇随社会而变的社会性本质和朝代因社会巨变而更替的特点,把词汇史大致按时代分为 15 个时期,突破了四分法时代过长的局限,更符合词汇发展实际情况。该书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内容最全面的一部词汇通史,同时也是我国词汇史研究的第一部,历史阶段划分方法和各卷的内容、框架是更是全国首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