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年轮(民国以来百年中国私人读本)
作者简介
张冠生,生于1954年,祖籍江苏,现居北京。学者,供职于民盟中央委员会。曾作为费孝通先生的助手十多年,深受费老先生田野调查的熏染。曾在《中国社会科学》、《读书》、《东方》、《随笔》、《天涯》等刊物发表文章,出版有《乡土先知》、《世纪老人的话:费孝通卷》、《知道:沈昌文口述自传》、《远古的纸草》、《纸年轮》等书。
内容简介
《袁世凯轶事续录》 见到这本书,最先想到的是此前会有一本《袁世凯轶事录》,只是迄今 无缘得见。如果真的有,作者大概会是同一人。这本“续录”,版权页上署 名为“编辑者野史氏”,这个名字与《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的作者吴趼人 的一个笔名相同,也该是同一人吧。 《袁世凯轶事续录》一书所收第一幅照片,是“小站练兵时之袁世凯” 。袁站在高处,位于图片中央,一身戎装,回望镜头。其身旁有人手执帅旗 ,有人似在望远。这一场面,无疑是袁世凯当年小站督练新建陆军的一个瞬 间。 百多年后,为做袁家往事的口述实录,曾随一位袁家后贤走到小站练兵 之地。眼看满地荒草,石轮横躺,一派沉寂,遥想当年车辚辚马萧萧,有时 空错位之感。在清军编练现代化拉开序幕的地点,金戈铁马气息连一丝也没 有了。如今看见这幅照片,似又稍稍能回过神来。史迹虽已杳然,毕竟上演 过“气吞万里如虎”的活剧。 自从知道袁世凯这个名字,听到的,读到的,基本上是个历史的丑角形 象。毕竟历史上有段时间,意识形态是扭曲变形的,发展到“文化大革命” ,甚至是癫狂状态。在这种情况下,不能指望对历史人物有客观评价。后来 有个说法,“把颠倒了的历史颠倒回来”,意思是恢复历史原貌。 读读这本“续录”,可知当时对袁世凯并不一味作负面描写。虽首页即 说其“少时……在金陵,日与无赖少年游,酗酒纵博,意气自豪”,像个小 恶霸,次页又说他在课堂上与塾师为难,其文字也庸劣肤浅,但老师写下“ 一两三点不成雨”一句而苦无下旬时,袁世凯立出“东南西面皆有风”一句 ,令“师为之惊叹不已”。 野史氏对袁的文字相当留意,收有其“祭李文忠文”。光绪二十七年 (1901年),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病逝,袁世凯接任。野史氏说:“项 城亲为人祭之。文字殊不雅驯,然项城不肯请他人捉刀,以为非如此不足表 敬爱之忱也。” 袁的祭文为四言,说到李的事功,日:“手平匪乱,朽拉枯摧。邻邦握 手,敦睦无猜。我公之政,游刃恢恢。我公之德,山岳巍巍。出将人相,振 外耀中。湘乡并驾,他人难同。天佑我朝,生此巨公。中兴伟业,青史奇功 ……” 袁世凯当然知道,若找人代笔,会有更好的文字流传后世。但他宁肯“ 殊不雅驯”,也由自己书写。在代笔成风的官场顶层,已算是诚实无欺、值 得称道了。 见过民国第一任民选总理熊希龄的一幅题词,说的正是袁世凯。“中华 民国初建,四方鼎沸,众派纷争,具有统一能力者,中外皆推项城。以其地 位、经验与才量,可称为适当人物也”。也见过继袁世凯出任民国大总统的 黎元洪的一幅题词,赞袁世凯“进退成规矩,从容若龙虎,其气象足以安民 ,其精神足以立武”。、 这一类史料,目前可以越来越多地见到了。一个历史人物,有从更多角 度和侧面记录、描述其生平、事功的文字,对如实了解、客观评价他,总是 有益。 《共和女界新尺牍》 “女界”这个词,现在不大见得到了,连《现代汉语词典》(修订本)都 未收。清末民初那段时间,中国媒体上常说这个话题。1903年,上海大同书 局出版了一本《女界钟》,倡导男女平等,主张婚姻自由,敦促妇女教育, 呼吁妇女参政,产生了震动性的社会影响。《女界共和新尺牍》这样的书, 应该就是响应妇女教育的人士之作。 “新尺牍”编者为“萧山孔宪彭”,孔氏宗亲网上介绍他参与编纂过《 孔氏宗谱》,孔夫子旧书网上有其多部著述,如《中华民国最新字典》、《 共和新尺牍》、《共和新论说启蒙》、《初学论说必读》等,看来是民国初 年比较活跃的一位作者。 书中设有多种收信人角色。亲族之间,诸如叔侄、姐妹、亲家、夫妻、 母女、姑嫂、表亲等。亲族之外,如朋友、同学、师长及陌生人等。另有公 文类的推荐书、筹款书、婚礼祝贺书、劝娼从良书、劝僧还俗书,等等,都 照顾到称谓、格式、敬语、谦辞、落款等。如今读这类文言书信,觉得老气 横秋,在当时已属“新尺牍”了。 初读其文字,以为是作者模拟编写。读到“女士参政同盟会代表”贺章 太炎、汤国黎结婚书,又觉得像是对成品的选编实录。如是,则该书不仅有 模本的使用参考之用,更有史料价值。 例如,署名“汉英”的一位女士写给其伯母、叔母的信,说到自己的生 活,其郁闷、快慰、心愿当中,都可窥见当时的一些社会问题与需求。 其郁闷处,是她“幼年惟知入校读书,他非所长”。结婚后,丈夫家的 女孩都擅长纺织,“乙乙之声通宵达旦”,她在校所学无从参与。 其快慰处,是她发愿组织一个女子学艺会,“以我之文字易彼之手工” ,得大家赞成。遂“上午讲诵,下午纺织,颇有成效”。 至于其心愿,是她发现改良纺织的阻力极大,“且纱昂布贱,获利甚薄 。意欲撇去旧法,而别开新面”。她想起伯母、叔母平时所织之布,“有各 种花样,灵巧雅致,鲜艳夺目,拟请尊驾传授”。由此,一个女性的家居家 事、所忧所乐、所思所行,很自然地接通了学校教育、家庭副业、纺织改良 、社会变革、新旧交替等题目,大有意味可品,且是女性有志向、有能力走 向社会并推动社会变革的明证。 “汉英”可以代表的这类进步女性,很可能都读过《女界钟》一书,至 少受到过该书的影响。这本被柳亚子称为“女界黑暗狱之光线,女界革命军 之前驱,女界爆裂丸之引电”的激进革命之书,是中国近代鼓吹女权的第一 本,对此后的妇女解放运动产生了重要影响。其中“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匹妇亦有责”更成为流传广泛的一时名句。 《女界钟》的三篇序言,作者都是女性。她们的序文是大写的“女界新 尺牍”,写给了全体姐妹,写给了全社会,写出了黑暗中的缕缕光明。正是 有这样的优秀女性,书中才有如此的赞颂:“善女子,汝之眼慧眼也,汝之 腕敏腕也,汝之情热情也,汝之心肠悲悯之心肠也……汝之身天赋人权、完 全高尚、神圣不可侵犯之身也……吾国民望之久矣!禽名精卫,终填海其有 时;虹号美人,看冲天而一起。” P2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