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怀哲传](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1113/19/20231113195524645.jpg)
出版社: 上海三联
原售价: 39.80
折扣价: 27.60
折扣购买: 史怀哲传
ISBN: 9787542636690
华姿,女,生于湖北天门,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湖北电视台。为武汉市作协诗歌散文创作委员会副主任,湖北省少儿文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美国《蔚蓝色》杂志编委。 著有诗集和散文诗集《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忿》、《月亮湾的女儿》、《感激青春》、《一只手的低语》等,散文和随笔集《自洁的洗濯》、《两代人的热爱》,《花满朝圣路》,长篇散文体传记《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等。《两代人的热爱》曾被市又威市几构和专家推荐为中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并被第五届“沪、港、粤、新加披”四地中学生读书征文活动指定为必读参考书。曾获冰心儿童图书奖、长江文艺散文奖和其他散文奖,并被《青春》杂志评为“最受读者喜爱的作家”。
敬虔的开始 小阿尔伯特3岁了,或者是4岁。每个礼拜天,小阿尔伯特都会蹦蹦跳跳 地跟着父母去教堂。这是最令他高兴的事。为了这一天的到来,整整一个星 期他都很开心,小小的心里充满了美好的期待。以至于,当薄暮降临,礼拜 天即将过去的时候,他会在感觉庄严的同时,又感到忧伤。 但是,当父亲开始布道的时候,小阿尔伯特却总是不停地打哈欠。这也 难怪,他实在太小了。这时候,保姆就会伸手捂住他的嘴——保姆的手上戴 着线织手套。当大家开始唱赞美诗的时候,哈欠连天的小阿尔伯特立刻精神 大振。但他实在唱得太响了,保姆不得不又伸手捂住他的嘴。幼年的记忆是 奇特的,多年后,史怀哲博士还能清楚地感觉到线织手套的那种灰尘味。 有一天,小阿尔伯特突然瞥见了一张长满胡子的脸,就在后面的楼上。 经过多次观察,他发现:每当琴声响起时,那张脸就不见了;每当父亲开始 布道或是祈祷时,那张脸又出现了。于是他跟自己解释道:“这是观察教堂 的魔鬼,一定是的,当父亲布道的时候,他就开始观察。” 直到上了小学,阿尔伯特才知道:那张疑似魔鬼的脸,原来就是管风琴 师伊尔蒂斯的脸。他出现在那里,是为了看清教堂下面的情形:什么时候牧 师开始讲道,什么时候牧师开始祈祷。这样,他就能确定自己什么时候开始 演奏。 朴实的乡村牧师路易·史怀哲,从29岁开始,就在这里照管着这个属于 德国路德宗派的小教会,直到离开人世回归天国。而史怀哲博士对基督信仰 的敬虔,也是从这里开始的。父亲质朴真诚的布道给少年史怀哲带来深远的 影响。以致后来,当他离开京斯巴赫前往外地求学的时候,他最思念的并不 是明斯特山谷的美食,或别的什么,而是这个小教会——这间尖塔高耸的教 堂——这栋“催促祈祷的房屋”。 50多年后,史怀哲博士写道:“这种在每个周日都能体验到的神学气 氛,自幼就对我的虔诚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如果没有这种每个周日都能参加的礼拜活动,他甚至无法想象自己的 存在。因此,他无法认同这样的意见:在儿童对礼拜有所理解之前,不应该 让他们参加礼拜活动。他认为:实际上,做礼拜最重要的不是理解,而是体 验。当儿童亲眼看见大人虔敬而凝重的神情时,他就会从大人的祈祷中看见 或是听见,什么才是重要的。 为要使信仰的对立消失 京斯巴赫村的这个教堂,大概有200多个座位,史怀哲博士深爱的管风 琴,就放在后面的楼上。教堂的墙壁是洁白的。在正面的墙上,高高地悬 挂着一幅基督的十字架像,像的下方写着一句经文:“他是我们的和平。” (《新约·以弗所书》2:14) 天气晴朗的日子,明亮的阳光透过巨大的彩绘玻璃照进来,使教堂的两 边光影闪烁。对此,幼年的阿尔伯特既感到庄严,又觉得神秘。 因为与本村的天主教信徒共用这个教堂,所以,右边的讲道坛,也是祭 坛。为了有所区别,在祭坛的内部,有一道低矮的栏杆作为分界。 在路易十四时代,法国获得了对阿尔萨斯的统治权。之后不久,自号 为太阳王的路易十四下达了一道命令:任何一个村镇,若有7户以上的天主 教信徒居住,村里就必须为他们提供做弥撒的地方。因此,在阿尔萨斯的许 多教堂里,至今都保留着这个传统:新教信徒和天主教信徒共同使用一间教 堂。天主教的弥撒8点开始,新教的礼拜10点开始。 多年后,史怀哲博士在回忆往事时写道:“小时候,村内的天主教与新 教在同一所教堂里做礼拜,我觉得很美好。”“我不断亲身经历新教兼天主 教的教堂,并且因此学会宗教和解。” 而在明斯特山谷的对面,即阿尔伯特的外祖父席林格尔担任牧师的米尔 巴 赫村里,牧师和神父更是像兄弟一样地互相敬爱着。牧师住在神父的隔壁, 倘 若哪天家里客人太多以致住处不够的话,牧师就会安排客人到神父家住;倘 若 哪天神父有事外出无法探访病人的话,牧师就会代替神父探望生病的天主教 信 徒,使他们得到安慰。而在复活节的早晨,当神父结束弥撒赶去聚餐时,阿 尔 伯特的外祖父席林格尔——这个具有18世纪启蒙精神和宽宏气度的新教牧师 , 就会打开窗户,在晨风中,向结束斋戒的神父送去问候和祝福。 这个传统或习俗,毫无疑问,并不只是一个奇特的历史现象,而是一个 具有深远意义的象征或预言。对此,史怀哲博士解释道:“那是一个象征, 为要使信仰的对立消失所预定的象征;那也是一个忠告,如果我们自认为是 真正的基督徒,就应该朝着这个目标努力。” 所以,在宗教信仰方面,阿尔萨斯也站在德国的新教与法国的天主教之 间,担任着宗教改革调解的任务。阿尔萨斯的宗教改革家马丁·乌兹约尔所 倡导的自由、宽容与实践的精神,也一直延续到现在。如今,在京斯巴赫村 的“史怀哲纪念馆”里,还张贴着马丁·乌兹约尔的那句名言:“我们是相 信基督的人,不是相信教会的人。” P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