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里长城百题问答

万里长城百题问答
作者: 王雪农//(英)威廉·林赛
出版社: 五洲传播
原售价: 78.0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万里长城百题问答
ISBN: 9787508517339

作者简介

王雪农,一九四八年生于河北保定,曾先后就读于山西吕梁教育学院及北京大学历史系历史学专业,文博研究馆员,古钱币学专家,发表论文六十余篇,主要著作有《半两钱研究与发现》、《中国山西民间票帖》等。 作家兼摄影师威廉·林赛毕业于英国利物浦大学地质地理专业。1987年,他独自一人步行考察了长城全线,从嘉峪关到山海关行程2470公里,从1990年起他在中国定居,专门从事长城学研究、长城现场考察、长城文化景观保护等工作。2001年,威廉·林赛创立了国际长城之友协会,该协会与北京市文物局和世界文化遗产基金会等机构合作,开展长城保护项目。威廉·林赛20年如一日,始终满怀激情地从事长城保护工作,其中有1200天用于长城的现场考察。他出版了若干部以长城为主题的著作,包括《独步长城》(伦敦Hodder出版社1989年出版)、《万里长城——亚洲的形象》(牛津大学出版社[香港]2003年出版)等。作为长城保护方面的先驱倡导者和活动家,1998年他荣获中国国务院颁发的友谊奖章,2006年荣获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陛下颁发的大英帝国勋章。威廉·林赛与妻子吴琪有两个儿子詹姆斯(12岁)和托马斯(6岁)。

内容简介

历代长城是否都是首尾相连、延续不断的? 在这个问题上,从长城的概念和战略意图角度上说,长城都应该是首 尾相连、延续不断的。不然的话,它怎么能阻遏来犯者的长驱直人、有效 捍卫国土安全呢?因而,不管哪个朝代,只要是修筑长城,都是把长城设 计成有始有终,连绵不断,而且是体系完整,不给来犯之敌留下空子和顺 利进出的可能。从这一点上说,历代长城都是首尾相连、延续不断的。 但从实际上看,中国历代修筑的长城、即便是体系最完备的明代长城 也不可能做到墙体从头至尾始终相连。这样的现实,其实是长城的修筑理 念和实际条件所决定的。中国历史上修筑长城的早期阶段,就确立了一条 修筑长城的基本原则,那就是“因地形,用险制塞”。这条早在秦朝大将 蒙恬率30万大军和无数囚徒修万里长城时就遵循执行的原则,完全是从长 城的功能和修筑的实际出发的。但这样的理念,同时也决定了长城这道长 墙不可能绝对首尾相连、绝对没有中间的断开之处。 “因地形,用险制塞”,就是要合理地利用经过地区的地理形势,控 制住险要的地段,利用好天然的险阻,实行事半功倍、切实有效的设防。 从这样的理念出发,长城及附属设施通常是重点修筑在敌人容易攻击和来 往频繁的地点和地段。而难以逾越的高山峻岭及大江大河,除长城修筑最 完善最下功夫的明代之外,一般是利用其难以跨越的特点,把它作为长城 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和长城共同执行阻遏敌人的设防作用,但就不一定 在这样的地段修筑长城了,只是用长城将其有机地连接起来,形成一条有 效阻遏来犯之敌的防线就可以了。从这个严格意义的角度上讲,历代长城 的人工长墙并不是首尾相连的,但它们却是延续不断的。这就是中国长城 的一个独特之处。 说长城是一道长长的大墙对吗?中国各时期长城修筑的方式相同吗? 所谓长城就是一道长长的高墙,从文字概念出发似乎没有错,不是距 离很长的城墙,怎么能叫做“长城”呢?但是,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长长的 大墙,其实它还包含着其它的形式结构,各时期长城修筑的方式也不尽相 同,自长城诞生在中华大地那一日起,它就是一个多形式、多功能的连续 性军事防御体系。 最早的长城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长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长城 ,是在商周时期城邑城墙、城城相连的边境列城、传递军情的烽火台等基 础上发展而来的。因此,长城从一开始,自然就把城郭、城墙、城门、城 上建筑、烽火台等建筑因素统统纳入进来,组成它多形式、多功能、连续 性军事防御体系的特点。考古发现,在诸侯国长城基础上发展而来的秦代 万里长城,依然是这样的,依然是一个包含有多种建筑因素的、只是更为 庞大的连续性军事防御体系。 我们从今天保存最完好的一段秦代万里长城——内蒙古自治区固原县 九分子秦长城看。在这里,我们可见到由青色片麻岩砌筑的长城墙体随山 就势,在同样是青色的山峦上蜿蜒前行。这时的长城不但是一堵就地取材 、连续不断的长墙,而且在长城内侧相对较高的地段或山头上,建有同样 为石块砌筑的烽火台,烽火台附近还分布有石砌的建筑基址。在一些重要 、容易受到攻击的要害部位,还修筑有与长城相连、被称作“障”的小型 关口。能总揽全局的地段附近,还建有比“障”规模更大、可供长城守军 居住的城址。 这个时期的长城墙体,是以黏土为建材的夯土墙和块石砌筑的石砌墙 为主,山岭地区还见有劈去偏坡而形成的所谓“劈山墙”等。总之,这个 时期的长城还比较简陋,它主要是发挥阻挡游牧民族骑兵集团冲击的作用 ,这时的长城可以说尚处在中国长城的幼年时期。 汉代长城是中国古代跨度最长的一道长城。这道长达10000多公里的“ 超级长城”,跨越了中国的整个北方地区,北境延伸到今天的蒙古国境内 ,东段到达中国和朝鲜的界河鸭绿江之外。南于它的中段和西段都建设在 茫茫无际的戈壁沙漠地带,特殊的地理环境,使得汉代长城的形式及功能 作用比秦代更为丰富,某些地段的结构形式甚至脱离了连续性长墙的基本 形式。 汉代中段、西段的长城,由于建在沙漠里,缺乏筑城需要的土石一类 建筑材料,特别是往往数百公里不见人烟,因而没条件也没必要修筑连续 不断的高大墙体。因此这里长城的许多地段是以守望相助的烽火台和屯兵 驻军的障坞城堡形式出现的。敦煌汉玉门关以西经罗布泊、孔雀河畔延伸 到新疆库尔勒一带的汉长城,就都是这样以烽火台形式绵延不筑墙的地段 。 这样的长城虽然脱离了一般长城连续长墙的构造形式,但更加印证了 长城是“多形式、多功能的连续性军事防御体系”的说法了。汉代长城城 墙的修筑方式与秦代基本相同,但其西部地区因环境的特殊性,还建有红 柳条或芦苇夹沙筑造、有沙漠地区特色的长城。 明代长城是长城建筑史上的高峰及成熟时期。东西长达8851.8公里的 明代长城,是一道由城墙、山险、壕堑、关隘、城堡、烽火台等建筑有机 组成的严密军事防御体系。这个防御体系科学合理,形式完备,功能齐全 。仅以长城主体的城墙来说,这时的城墙高大坚固,墙体结构上有供人马 上下城之用的“马道”、“磴道”,墙体上筑有作战用的“墙台”和作战 居住两用的“敌台”,墙顶外侧建有“垛口墙”,内侧筑有“宇墙”等等 ;从建筑材料的差异上看,这时的城墙墙体既有过去旧有的夯土墙、石砌 墙,又有了明朝中期后新兴起的、坚固齐整的砖包墙。明长城石砌墙所用 的石块大多经过加工修整,石块与石块间还用白灰勾缝。这时的明代长城 抵御自然和人为破坏的能力空前加强,质量大大超过了以往的任何时期, 长城的连续性军事防御体系特点也就更加突出和完善了。由此可知,长城 从诞生那一天起就不是一道简单的长墙,它是一个不断完善着的、规模宏 大、形式丰富、功能完备的古代军事防御体系。 同一朝代、同一条长城在不同的地域,修筑的方式一样吗? 从历史文献记载上看,同一时代、同一条长城在不同的地域,修筑的 方式是不同的。这里面的原因是什么呢?结论是决定于修长城的理念和环 境及条件的差异。中国历代修长城都遵循着一条原则:这就是“因地制宜 ,就地取材”。用今天的话说就是:要根据当地的具体条件来制定修筑计 划,所需用的建材要就地选取。以汉长城和明长城为例。这两条长城都东 西长达8000公里以上,跨越了中国北方的若干个地理区域。虽然长城的走 向都在北纬40度至50度的区域之间,但这个区域内就存在着东北地区的山 林平原地带,河北、北京北部的燕山山地,内蒙古的干旱草原,晋陕沟壑 纵横的黄土高原,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北部、新疆塔里木地区的沙 漠地带等等。在这些条件及环境不同的区域里,长城的修筑方式是五花八 门的,也是各有特点的。比如山地的长城汉代主要是选取山上的自然块石 垒砌,明代除砖砌长城(砖包墙)外则多采用经过整修加工过的石料砌筑, 但这些石料也是采自长城所在山上的。草原及黄土高原地带的长城,主要 是用夯土的方式修筑,在沟壑纵横的黄土高原地带,还利用黄土丘陵的偏 坡,把山坡的下脚削去,形成类似一面山崖的“劈山墙”。这种利用自然 地貌、省工省料修筑的人工屏障,都是中国长城的一部分。西北部沙漠地 带的长城则更是有强烈的地域特色。沙漠地带既没有山地的块石,也缺少 平原或黄土地带的黏土,仅有的是遍地沙砾和一些耐旱的芦苇和红柳丛。 在这个地区修筑的长城,是用沙砾夹杂着芦苇及红柳的枝条修筑而成的。 新疆和河西地区的汉代长城建筑,有的还是用预先做好的土坯砌筑而成的 。除此之外,文献记载中的历代长城,还存在着山险墙(天然或经过简单整 修、与长城紧密结合、状似高墙的山休部分)、木栅墙或木板墙等形式。以 上虽然例举的是汉、明两条万里长城,但即便是其它朝代修筑的短距离长 城,也不是用一种方式修筑的。这也是巾国长城的个性和特点。P1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