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语言学(第四辑)

燕京语言学(第四辑)
作者: 洪波 主编;陈英杰 执行主编
出版社: 中西书局
原售价: 98.00
折扣价: 64.70
折扣购买: 燕京语言学(第四辑)
ISBN: 9787547518861

作者简介

洪波,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首都师范大学“燕京学者”。主要从事汉语历史语法研究和少数民族语言研究,著有《坚果集——汉台语锥指》,主编《立体化古代汉语教程》《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等。 陈英杰,首都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首都师范大学“青年燕京学者”,中国先秦史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商周青铜器及铭文研究,著有《西周金文作器用途铭辞研究》《金文与青铜器研究论集》。"

内容简介

赵鹏《YH127坑宾组龟腹甲钻凿布局探析》: YH127坑宾组龟腹甲钻凿布局涉及很多占卜现象。钻凿布局模式下有一般与特色卜辞布局、刻写行款与兆序排列顺序。不同的钻凿布局下,龟腹甲反面的使用也有所不同,宾组一类主体三列密集型龟腹甲反面卜辞较多,占辞、验辞较少。施钻凿时间絶大多数具有预先性,也有少数典宾类具有临时性。影响钻凿数目的因素主要是钻凿布局模式,但在密集型模式中钻凿数目普遍与龟腹甲大小成正比。 方稚松《由五种记事刻辞动词用法之别试析占卜龟骨之贡纳程序》: 讨论至此,我们可对上面提出的为何“示”常用于“入”“来”“以”“乞”后,其间的含义有何区别这一问题作一回答: 那就是“入”“以”“来”“乞”所记之辞表示的只是龟骨的来源地,而“示”表示的则是龟骨交付至占卜机构的这一过程。 莫伯峰《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甲骨文单字识别和检测的初步测试》: 利用深度神经网络进行甲骨文单字识别,本质上其实是对字形进行分类。因此,在“EasyDL定制化图像识别”中,将此类问题归入“图像分类”部分。我们总的测试思路,首先是确定经由“EasyDL定制化图像识别”生成的模型,是否具有区分甲骨文字字形的功能。然后,再逐步增加识别文字的数量和类型,测试不同难度下模型的表现。 陈英杰《谈甲骨文单字的数量及其相关问题》: 关于甲骨的数量,学者们根据已经著录发表的资料以及各单位收藏情况,有过9万、10万、13万、15万片等多种估算。最新的数据是160006片,取其整,就是16万片。这个数据中所包含的资料,绝大部分是殷墟所出的商代甲骨文,也包括了少部分殷墟之外出土的商代甲骨以及西周甲骨。由于经过数千年的埋藏,绝大部分甲骨出土时都是残碎的,能够缀合到一起的,按一片(一版)计算,尚未缀合的则按实有的碎片计算。各种估算都是根据第一次著录和缀合成果计算的。按道理,有了新的缀合成果后,实际数量就发生了变化,但现在的统计数据是没有按新的缀合结果进行重新计算的。另外,还存在数量不小的重复著录,而且,新的材料也在不断发现。所以,甲骨的总数量很难有一个精确的数字,只能是约数。 马保春《说地名字“鄂”及其相关地理问题》: 传世文献所谓殷纣三公的鄂,实应为噩,当在殷之南土,今湖北随州安居羊子山西周铜器墓所在可能就是这个古噩国。它和西北昌、九侯正好分据殷之南、西、东北三方,为商王控制和管理边地及域外诸方。进入西周时期,随州之噩受到周人的打击,有向南迁徙的可能。 冯华《〈清华大学藏战国竹简(柒)〉补释七则——兼释楚简中诸“灶”字》: “六灶”“六祀”指宫中豢养的人员很少,祭祀的神灵很少。这在客观上节约了大量财力、人力,同时也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社会文化的进步。 “六灶并六祀”是说“六灶”兼并“六祀”,“六灶”不仅要提供宫中人员的饮食还要负责供给宫中“六祀”之祭品。祭祀神灵时要进献酒食等祭品,宫中“六祀”之祭品由“六灶”提供,由此可见献公和襄公之简朴。 " 近年来,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热点,其中首都师范大学古文字研究尤其是甲骨文研究令人瞩目。在黄天树先生的带领下,汉语言文字学学科获批北京市重点学科,“甲骨文研究中心”成立,并在甲骨缀合与文字考释方面取得显著成绩。《燕京语言学(第四辑)》即为首都师范大学古文字研究成果的集中展示。本书所收论文既囊括了甲骨研究的方方面面,又涉及青铜器与简帛研究的重要问题,此外,还展示了古文字与人工智能结合的前景,全面且深入,新颖又前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