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圣母院/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巴黎圣母院/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作者: [法]雨果|译者:潘丽珍
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原售价: 92.00
折扣价: 59.20
折扣购买: 巴黎圣母院/汉译世界文学名著丛书
ISBN: 9787100200264

作者简介

维克多?雨果(1802—1885),法国19世纪卓越的诗人、戏剧家和小说家,浪漫主义运动的领袖。一生精力旺盛,才思过人,他的文学生涯长达60年之久,作品颇丰,在小说、诗歌、戏剧、散文等文学领域都有重大建树,给法国文学和人类文化宝库增添了一份十分辉煌的文化遗产。代表作有:诗集《颂歌和杂诗》,剧本《欧那尼》,中篇小说《穷汉克洛德》,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等。 译者简介: 潘丽珍,我国法国文学研究者,法语译者,翻有《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蒙田随笔精选》等。

内容简介

一 司法宫大厅 三百四十八年六个月零 十九天前的今天,巴黎老城 、大学城和新城的三重城垣 内,所有的教堂钟声齐鸣, 惊醒了酣睡中的居民。 然而,1482年1月6日在 历史上却是平淡无奇的日子 。那天,一大早,巴黎大小 钟楼钟声四起,男女老少纷 纷起床,并不是因为有什么 重大的事情,不是庇卡底① 人或勃艮第②人打来了,或 是要抬着圣物盒游行;也不 是拉阿斯葡萄园③的学生造 反了,或是威严显赫的国王 陛下进城来了④;不是巴黎 隼山的绞刑架上要绞死男女 扒手,甚至也不是那些穿得 花团锦簇,帽子上插着翎毛 的外国使团突然莅临。这种 事在15世纪屡见不鲜,不到 两天前,还曾有过这样一队 人马在巴黎招摇过市,那是 弗兰德尔的使团,专程前来 为法国王太子同弗兰德尔的 玛格丽特公主缔结婚约①。 波旁红衣主教②嫌这一行人 太麻烦,但为了讨国王欢喜 ,只好强作笑脸,迎接这群 土里土气的弗兰德尔的市长 、镇长们,在他的波旁府大 演优美的寓意剧、讽刺剧和 笑剧③,让他们一饱眼福。 不料下了场倾盆大雨,门前 的华丽帷幔淋了个不亦乐乎 。 1月6日,拿让·德·特洛瓦 ④的话来说,是“使巴黎全 体民众欢天喜地”的日子, 因为这一天从古以来就是主 显节⑤和狂人节合而为一的 隆重日子。 1482年1月6日那天,要 在河滩广场上点燃节日篝火 ,在布拉克小教堂的墓地里 种五月树⑥,在司法宫大厅 演圣迹剧。通告头天就公布 了:御前大法官⑦的差役身 穿漂亮的紫色毛料半截袄, 胸佩白色大十字,在各个街 口吹起喇叭,大声宣布御前 大法官府的通告。 因此,市民们一早就关 上了家门和店门,男女老少 ,成群结队,从四面八方拥 向这三个指定的地点,有的 去看篝火,有的去看五月树 ,有的去看圣迹剧。总之,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意。不 过,我们要对爱看热闹的巴 黎人唱首赞美诗,他们凭着 从古代遗传下来的常识,大 部分人都去看篝火和圣迹剧 ,因为1月看篝火正合时令 ;至于圣迹剧,是在司法宫 大厅里演出,上有屋顶,四 周有墙壁,不怕寒风和冷雨 。因此,爱看热闹的巴黎人 都不约而同地拥到这两个地 方,而布拉克小教堂墓地里 那株可怜的纸花稀疏的五月 树,则在1月的严寒中瑟瑟 发抖。 拥到司法宫前后左右各 条街道的人尤其多,因为他 们知道,两天前来到的弗兰 德尔使臣们想去司法宫大厅 看圣迹剧,同时观看挑选狂 人教皇。 那天,要想挤进这间大 厅可不容易,尽管它当时被 称为世界上最大的礼堂(的 确,那时候,索瓦尔①还没 有测量过蒙塔吉城堡的大厅 )。司法宫广场上人山人海 ,水泄不通,好似一片汹涌 澎湃的海洋,站在临街窗口 看热闹的巴黎人大饱了眼福 。通往广场的五六条大街, 犹如五六个河口,时时刻刻 涌出一股股人流,汇人大海 。不断壮大的人流冲击着广 场周围的房屋和不规则的墙 角,犹如海浪冲击海岸上伸 突出来的岬角。司法宫那巍 峨的哥特式②建筑的正面中 央,有一座高大的台阶,两 股人流不断上上下下,到了 台阶中层,一分为二,沿着 两侧的台阶奔泻而下,可以 说,犹如两股流水不断泻人 广场,正如瀑布泻入湖泊一 样。喊声、笑声、无数双脚 的践踏声,合成巨大的喧嚣 ,这喧嚣有时会变得凶猛异 常,人流的后浪把前浪推向 台阶,有时却又后退,引起 阵阵骚动,掀起团团旋涡: 不是御前大法官府的一个弓 箭手在推推搡搡地维持治安 ,就是一个骑警的马在那里 尥蹶子。这个妙不可言的维 持治安的传统由御前大法官 府传到统帅府,又传到骑警 队,再传到当今巴黎警察总 队。 家家户户,大门口、窗 户前、窗洞里、屋顶上,满 是人头,成千上万。市民们 一张张善良的面孔,平静而 诚实,注视着司法宫,注视 着嘈杂的人群,他们个个心 满意足。因为,即使在现在 .有许多巴黎人仍只满足于 做旁观看热闹的人。眼前是 一堵高墙,高墙后面正在发 生什么大事,这高墙本身就 足以使人产生兴趣了。 假如我们这些1830年的 人能够展开想象的翅膀,夹 杂在这群15世纪的巴黎人中 间,和他们一起挤挤撞撞、 拉拉拽拽、磕磕绊绊地挤进 这个本来极为宽敞,而在 1482年1月6日这天却显得 异常狭窄的大厅,也会觉得 里面的景象既不是没有趣味 ,也不是没有魅力的。虽说 都是很古老的东西,但恰恰 因其古老,我们才会感到更 加新奇。 要是读者同意,我们就 来想象一番,看看读者若和 我们一起,夹杂在这群身穿 罩衫、短袄或短裙的嘈杂人 流中跨进大厅,会有什么样 的感受。 P11-14 一部美与丑、善与恶的永恒传奇,一曲命运与爱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