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滨乌鸦岛(美绘版)/林格伦作品选集
作者简介
林格伦,瑞典的民族英雄。 林格伦(1907—2002),永远的童话外婆。她在1945年步入儿童文坛,就标志着世纪儿童——皮皮诞生了。 1958年,林格伦获“安徒生金质奖章”。 她的作品已出版90多种版本,发行量达到1.3亿册。把她的书摞起来有175个埃菲尔铁塔那么高,把它们排成行可以绕地球三周。 她成功地用自己的作品,为全世界的孩子留下了一个又一个永远不会长大的童年伙伴。 “长袜子皮皮这个人物形象在某种程度上把儿童和儿童文学从传统、迷信权威和道德主义中解放出来……皮皮变成了自由人类的象征。”
内容简介
六月的一天 一个夏季的早晨,他们走到斯德哥尔摩海滨码头,看 看那只白色的群岛游览小船停在那里没有,船的名字叫“ 海滨乌鸦1号”。真巧,停在那里的正是他们要乘的那只船 ,上船就行了。十点整,游船鸣笛起锚,驶离码头。它将 沿着通常的航线出海,终点是群岛边缘上的几个小岛。 “海滨乌鸦1号”是一只航向固定、马力很大的船,它在这 条航线上已经行驶了三十年,每周三次。它驶过狭窄的海 峡,穿越曲折的海湾,经过成百的绿色岛屿和成千的灰色 礁石,不知疲倦地前行。它走得不快,当它到达最后一个 码头——海滨乌鸦码头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它不再往 远处行驶。码头的名字是按岛的名字起的。岛对面就是外 海,只有光秃秃的峭壁和荒凉的小岛,除了北欧飞鸭、海 鸥和其他海鸟外,没有人居住在那里。 但是海滨乌鸦岛上有人居住。不过不多,最多的时候 也就二十人。这当然是指冬天,夏天的时候会来度假的客 人。 去年六月的一天,乘坐“海滨乌鸦1号”来的一家人正 是来度假的。他们是一位父亲和他的四个孩子,姓梅尔克 松,斯德哥尔摩人。过去他们谁也没来过海滨乌鸦岛,所 以此时他们都充满期待,特别是爸爸梅尔克。 “海滨乌鸦岛,”他说, “我喜欢这个名字,所以 我要在那儿租个房子。” 马琳,他十九岁的女儿,一边看着他一边摇头。啊, 他是一位做事多么轻率的爸爸!都快五十岁了,还像小孩 子一样易于冲动,比自己的男孩子还孩子气和无忧无虑。 他站在那里,就像平安夜时的一个小孩子那样兴奋,渴望 所有的人都会为他盲目地在海滨乌鸦岛上租房子度假而欢 呼。 “这符合你的脾气。”马琳说, “你从来没看过那 个岛,就去那里租度假的房子,完全符合你的脾气,仅仅 因为你认为岛的名字好听。” “我相信所有的人都会这样做。”梅尔克辩解说。不 过随后他就沉默了,开始思考这个问题:“或许是作家, 或许多少有些发疯的人才做这样的事?仅仅是一个名字… …海滨乌鸦岛,哈哈!其他的人可能事先要来看看。” “一部分人会这样做,对!但不会是你!” “我现在不是正要去看吗?”梅尔克不安地说, “ 我现在就去看!” 他的蓝眼睛兴奋地朝四周看了看。他对自己看到的一 切都感到亲切:明亮的海水,大大小小的岛屿,由引以为 荣的瑞典原生岩构成的灰色群岛,建有古老房子、码头和 灯塔的海岸……他真想伸出手去抚摩它们。他没有那样做 ,而是用手搂住约汉和尼克拉斯的脖子。 “你们知道,这里有多么美吗?你们知道,你们是多 么幸运吗?整个夏天你们都可以住在这里!” 约汉和尼克拉斯说,他们知道,佩勒说,他也知道。 “好,不过你们此时为什么不欢呼呀?”梅尔克说, “我能请你们欢呼一下吗?” “怎么欢呼?”佩勒问。他只有七岁,还不懂什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