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园里诗意地栖居(张丽钧作品集)

在校园里诗意地栖居(张丽钧作品集)
作者: 张丽钧
出版社: 上海教育
原售价: 45.00
折扣价: 31.10
折扣购买: 在校园里诗意地栖居(张丽钧作品集)
ISBN: 9787544490016

作者简介

张丽钧,《读者》《格言》《青年文摘》《格言》等名刊签约作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语文特级教师,河北省十佳青年作家。在《读者》《青年文摘》《散文》《青年博览》等各大报刊发表作品200万字,百余篇作品被收入各种选本。 已出版《看见阳光就微笑》《美丽的冲动》《生命的暗示无处不在》等文集。作品多精短凝练,善于捕捉人们习焉不察的平凡事件,锦心独具,秀笔独运,连缀成立意超拔、启人心智的妙文,使人在会心一笑的同时,得到灵魂的洗涤与精神的升华。有大量文章被选用为全国各省市中、高考语文阅读试题。

内容简介

从大海里舀出一瓢淡水 参加一个有关素质教育的校长论坛,一位姓丁的年轻 女校长的发言给与会的校长们留下了深刻印象。 丁校长为大家提供了几个很有价值的教育案例。其中 ,在阐明“儿童的负面行为具有较强的可逆转性”这一论 题时,她为大家提供了这样一个教育案例—— 我在学校负责外事工作。去年春节前,我带领一个学 生演出团到德国去举办文艺展演。我们住的是一家四星级 酒店,早餐是免费的自助餐。第一次去吃早餐前,我嘱咐 学生:“吃多少,拿多少,别贪多,宁可多跑几趟,也不 要在餐盘里剩东西。这可是体现一个人素质修养的大事, 记住了吗?”他们都答应得挺好。 面对花样繁多又不常见的食品,他们开始有节制地往 自己的餐盘里夹食物。我招呼他们集中到两个餐桌来用餐 ,我自己却坐在一边什么都不吃。有学生问我:“老师, 您怎么不吃呀?”我说:“别管我,你们吃吧。”他们便埋 头吃起来。 吃了一会儿。他们就品尝出了什么食物是特别合自己 口味的,再去拿的时候,往往就错误地估计了自己的胃口 ,一不留神就拿多了;或者是好不容易等到自己爱吃的食 物新鲜出炉,便忍不住多拿了一些。 眼看着他们吃得很吃力了,餐盘里却仍有不少剩余的 食物。我就问他们:“还能吃吗?”他们歉疚地说:“对不 起,老师,我们实在吃不下了。”我说:“你们帮我把剩 下的食物都拿过来,看着我吃。”他们十分惊讶地望着我 ,一下子明白了刚才我不和他们一起吃饭的真正原因。 我已经具有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因为每次带团出去, 差不多都要碰上恼人的“剩饭剩菜问题”。为这事,我生 过气,发过火,但效果总是不太明显,所以,这一回,我 决定用“身教”的办法刺激一下他们。 我开始吃他们剩下的食物,也不管爱吃不爱吃,拿起 来就往嘴里填。 学生们悄无声息地看着我吃,既羞愧,又难过。我竭 力地吃,吃得十分悲壮,反胃了也强忍着,继续吃。终于 ,有个女生再也看不下去了,小声央求我道:“老师,您 别再吃了……” 我的“悲壮行为”深深地刺激了学生,在以后的日子 里,他们的餐盘里再也没有了剩饭剩菜。让我喜出望外的 是,演出团从德国归来后,有个团员就这件事为学校广播 站写了一篇广播稿,稿子播出后,学校师生都知道了这件 事,全校上下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反剩饭剩菜”活动。 如果我们得到了这样一项任务——去舀来一瓢淡水, 我们该怎样评价这项任务的难度呢?我想,假如我们面对的 是江河,那么我们完成这项任务就易如反掌。但是,假如 我们面对的是大海呢?有时候,我痛感我们所追求的教育效 果就好比是从大海里舀一瓢淡水。想想看,每年,我们大 吃大喝都要浪费掉几座山那么多的食物,却斥责孩子餐盘 里剩下小半个面包,这公平吗?可怕的“集体无意识”,早 让孩子见怪不怪了。我们与其一味地指责孩子,不如先从 自身做起,给孩子一个清明的成长环境,为能让他们成功 ☆ 特级教师、作家张丽钧献给教师的心灵成长之书。 ☆ 浓缩了30余年教育感悟、近60年人生智慧的精华文字。 ☆ 带你追寻教育的诗意和远方,过更美的教育人生。 ☆ 教育和生活完美融合,让你做纯净的教师、纯净的人。 ☆ 愿你在菁菁校园里,静享岁月安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