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中国社会学经典文库
作者简介
翟学伟 国家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现任南京大学社会学系主任,兼任《社会理论学报》(香港)、《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开放时代》、《中国社会心理学评论》等学术刊物编委。长期致力于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本土性分析框架、概念、模式与基本观点。在《中国社会科学》、《社会学研究》、《社会》、《本土心理学研究》(台湾)等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50余篇。在中国社会学、社会心理学、管理学与传播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
内容简介
人格(personality)英文一词的拉丁文本义是面 具(persona),但西方人格上的诸多研究已越来越远 离了它的原义。当我们重新把这一一脉相承的概念用 于研究中国人的人格特征时,便可以发现它在中国还 有一个更恰如其分的表达词——“脸面”。20世纪初 ,鲁迅曾用这一概念概括过中国人的国民性格特征, 但这一词的确切含义却一直让人捉摸不透。 一、共识中的困惑 “面子”是任何一个在中国生活过的人或接触过 中国人的人都能感受到的一种文化心理现象。这一重 要现象自然会引发学者(主要是海外学者)的高度重 视。19世纪末,美国传教士明恩溥(A.Smith)在其轰 动西方一时的《中国人的特性》一书中把它看作中国 人性格上的第一特征,关于面子的研究可谓就此正式 拉开了序幕。鲁迅当时就因为受此书的影响而认为中 国人的“重要的国民性所成的复合关键,便是这‘体 面’”。310年之后,林语堂在他的成名作《吾国与 吾民》(1935)一书中以极为相似的观点认为,“面子 ”是统治中国人的三位女神(three Muses)中最有力 量的一个,中国人正是为它而活着云云。在西方学术 界,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也早已对此提出过重 要见解,他在《儒教和道教》(1915)一书的结论中指 出:儒家所强调的面子会导致人们缺乏普遍的信任感 和所有的企业活动,这一观点促使美国社会学家帕森 斯在《社会行动的结构》中认为,儒学只关心现世行 为和一个好名声。320世纪70年代以降,斯多弗(L. Stover)在《中国文明的文化生态学》中进一步体会 到,“面子”是解释中国人诸多行为的关键。而美国 社会学家赛林(M. Thelin)又在研究中指出,中国人 的价值观包含六个方面,即家族主义、尊老、人情主 义、礼貌、脸面、男性中心,他认为其中的脸面居于 核心(the most central)。就连美国的心理学家多 米诺(G. Domino)等在总结中国社区心理学发展历史 和现状时也要指出,在控制中国社会的五种社会力量 (扩大家庭、政府职能、孝、脸面和道)中,脸面规 定了中国人的社会及人际行为。至此,我们也不难理 解为什么何友晖在提出亚洲文化特有的六个关键概念 中,中国所占的三个概念里面就有一个是面子。近来 ,金耀基再次强调:“关系、人情、面子是理解中国 社会结构的关键性的社会—文化概念。”可见,研究 中国社会—文化—心理的海外学者可能在许多看法上 不甚一致,但在面子对中国人心理与行为之重要性的 问题上却相当一致。雷丁(S. Redding)和恩格(M. Ng)在实证研究基础上曾得出过这样的结论:“在考 虑东方社会和脸面相关的价值观时,重要的一点是, 每一个案都表明它是核心要素,通常也是最重要的, 而不是什么边缘的或附带的对行为的影响”。 然而,对其重要性上达成的共识并不等于对其理 解上的一致。面对这一如此关键的概念,中外学者一 向显得有些力不从心。最早企图解释这一概念的明恩 “社会学经典文库”《中国人行动的逻辑》2017修订新版,中国人特有心理与行动在全球化与互联网时代来临前的“史前史”,解读“名实分离”的中国人。 《中国人行动的逻辑》一书根植于中国本土视角,以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和文化人类学等学科为参照系,对中国人的表与里、心理机制与行动逻辑,及所处的中国社会具体阶段与文化脉络,进行了方法论、概念以及经验和理论的探讨。尤其注重对中国人的行动策略同中国社会结构、文化情境之间相互关系的研究,力图从中国人日常而真实、现实而具体的层面上建构起分析中国人社会行动的理论框架。 本书自2001年初版以来,中国社会与市场正经历前所未有的变革,对中国人心理与行动的研究应“尽可能在变中看到不变的部分,至少是难变的部分”,勘其脉络与底色,可由此作为当下与未来研究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