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青少版)/引读者
作者简介
吴承恩(1504-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江苏淮安人。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其代表作有《西游记》,其余作品还有《禹鼎志》,但已散佚,另有《射阳先生存稿》。 吴承恩出生于一个由学官沦落为小商人的家庭,家境贫寒。他自幼聪明过人,少年得志,喜欢古代神话和民间传说,因文才出众,在故乡受到人们的赏识与好评,认为他科举及第,“如拾一芥”。《淮安府志》载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因科考的屡次失败,生活的穷困潦倒,加深了他对封建科举制度、黑暗社会现实的认识,促使他运用神怪小说的形式来表达内心的痛苦与愤懑。他自言:“虽然吾书名为志怪,盖不专明鬼,实记人间变异,亦微有鉴戒寓焉。” 吴承恩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长兴县丞,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年以卖文为生,大约活了将近80岁。《天启淮安府志》评价他“性敏而多慧,博极群书,为诗文下笔立成,清雅流丽,有秦少游之风复善谐谑,所著杂记几种,名震一时。”不过都是他死后的事了。他一生创作丰富,但是由于家贫,又没有子女。作品多散失。
内容简介
一 美猴王拜师学艺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世界分为四大部洲:东胜神洲 、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这部书主要讲发生在 东胜神洲的故事。 海外有一个傲来国,国近大海,海中有座名山,人称 花果山。传说此山为神洲之来龙祖脉,自开清浊而立,鸿 蒙混沌而生。 一天,这花果山上的一块仙石突然裂开,从中滚出一 个圆球,这石球迎风便长,竟然长成了一只石猴。不知过 了多少年,这石猴饮风餐露,吸收了天地问灵气,居然成 了一只灵动的活猴。花果山上的野猴子们,见石猴聪颖异 常,资质过人,就聚他门下,服他管教,大家一起拜石猴 为王。石猴自称美猴王,日子过得开开心心。可是,有一 天与群猴喜宴之间,却突然间忧恼得落下泪来。美猴王心 想:自己现在虽然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可是将来总免不 了一死。有什么办法可以使自己长生不老呢?想来想去, 想出一个办法:外出拜师,求得那长生不老之术。于是, 美猴王告别了众猴子,出海寻找神仙师父去了。美猴王在 茫茫大海中漂流了十数年,走过南赡部洲,又来到了西牛 贺洲。美猴王在这儿到处打听,终于找到了神仙的住处。 神仙住在灵台方寸山中的斜月三星洞,叫菩提祖师。 美猴王急匆匆赶到洞中,见那法力无边、道行高深的 菩提祖师正端坐在瑶台之上,他纳头便拜道:“师父在上 ,我花果山猴王愿意向您诚心学道,请收我为徒弟吧!” 菩提祖师问明美猴王的来历,知道他是石猴出身,禀 性灵异,便决定收下他,并为他取了个法名叫孙悟空。 从此,孙悟空便跟随师兄们学技习艺,讲经论道,平 时打柴挑水,锄草种菜。几年下来,孙悟空觉得收益颇多 ,只是很少有机会能单独见到师父,亲自向师父讨教法术 ,于是感到有点遗憾。 有一天,孙悟空又跟师兄们听师父讲经,听到精彩处 ,不禁手舞足蹈起来。菩提祖师大声责问道:“悟空!你 这是干什么?为什么不专心听讲,在那儿搔首弄姿的,成 何体统!” 孙悟空急忙向师父解释道:“徒弟刚才正聚精会神地 听师父讲解经文,师父解说得太玄妙了,听到那精微之处 ,一时激动起来,忍不住乱了师父的规矩,请师父原谅。 ” 菩提祖师见悟空居然能听得懂自己所讲的高深玄理, 不禁感到意外,对他也增添了三分好感,便道:“我到底 低估了你,看来也应该让你学一点法术了。不知你拜我为 师,是想学哪门法术?” 悟空大喜,连忙说:“师父您教我什么,我就学什么 。” 祖师想了想,说道:“我就教你‘流’字门中的道术 吧。” 悟空应声说道:“请问师父,这‘流’字门中的道术 能使我长生不老吗?如不能,那我不愿意学它。” 祖师又说:“那我就教你‘静’字门中的道术,这总 可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