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际线(精)

天际线(精)
作者: 王峰|责编:兴安
出版社: 作家
原售价: 59.00
折扣价: 41.30
折扣购买: 天际线(精)
ISBN: 9787521208306

作者简介

王峰,诗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山东航空北京分公司总经理,波音客机**机长。出版诗集《三万英尺》《睡在溪边的鱼》,另有《天际线》诗集待出版。诗歌常见于《福建文学》《解放军报》《诗刊》《光明日报》《华西都市报》《齐鲁晚报》等报刊和各大文学网站。

内容简介

阅读 机窗: 慢慢读吧—— 这没有封底的无字天书 银鹰之翼 1.莱特兄弟的飞机 晚了两千多年 希腊人造出的翅膀 并未坠向 爱琴海 伊卡洛斯早已 飞进了神话之中 2.到了深秋 天上在忙着收割 舷窗旁堆满了 一座座饱满的麦垛 3.夜啊 清脆得像一个哨音 我向东南飞 头顶着 一轮明晃晃的月亮 4.飞机 自由地航行 我却被结结实实 捆在椅子上 5.蓝蓝的夜空 一缕蓝蓝的火苗 在窗外 安静地燃烧 6.我看着天空 天空也看着我 洁白棉絮中 飞着几只银蝴蝶 7.又一次飞越天山 那年的雪花 还在盛开 一个少年 悄悄 打开螺旋桨飞机的侧窗 白手套 在夜空里激动挥舞着 学着妈妈纺线的样子 8.飞机 与其说是一只自由的鸟 不如说是一头憨厚的牛 常年在蓝天耕耘 一垅垅白云的田亩 9.机组: 几个英俊的大脑如梭 柔和地编织着 夜的丝绸 10.不管你信不信 受到撞击越多的地方 越安全—— 跑道的落点 和人生剧烈的燃点 是同一个模样 11.俯视山脉 每天都在机翼下 安宁沉睡 它们 从来不争高低 12.我的头顶 只有蓝天 我的脚下 却有各种无奈 13.盛夏 云朵们每天在争吵什么? 结局: 往往都是一场热泪的豪雨 14.在空中 和地面塔台的陌生人 用无线耳麦聊了很久 多奇怪啊,隔着天地 我们做着各自的事情 15.天空 扛着一担疲惫的棉花 缓慢地走着 我端坐在飞行的房子里 缓慢地喝茶 16.越飞 我的胆子越小 毕竟 天空不是我久留的地方 17.终于 又到了中秋 我看了看窗外 夜空里都是团圆 桂花树 没有一丁点儿伤痕 18.天空如此颠簸啊 我像一位 戴着大盖帽的火车司机 行驶在 坑坑洼洼的白云上 19.空中 有人敲门 我瞥了一眼屏幕 一只苹果 赫然立在门口 这一切 在以前曾被称为幻想 20.航空器穿梭来往 天空 变得越来越拥挤 鸟儿 都飞向了大海 作为飞行员诗人的王峰对“飞行”与“诗歌”均有着独到的理解,他在不同的维度上实践着对人的“自由”的追寻和卫护。他经常驾驶飞机在高空中翱翔,同样,也冀望他在诗歌的领地勤于用力、诗思磅礴,于诗歌的“天际线”展翅翱翔,写下**作品,成就诗意人生! ——吉狄马加(中国作家协会副**、**诗人) 在王峰的诗中,作为飞行员的生命体验和作为诗人的语言历险混而不分。与其说他据此消解了天空和大地的界限,不如说他融合了二者自成其独特的气象和格局。他的诗呈现出某种高危的质朴和明快风格,其语言态势罕见巡航式的平稳延展,而*多或跃升,或俯冲,或横滚的变幻不定;由此自由转换的视角和高度发散的审美维度相互簇拥,令即便是*日常的语词也充满微妙的生成活力,并凝聚成一组组非他莫属的天上人间奇境。 ——唐晓渡(**诗歌评论家) 从天空的视角向下,近乎于诸神的角度,宽广,通透,智性,仁慈,一览无余。这本身就是诗,至少是王峰式的诗,简约如话,但又深藏玄机。高和远的主体,使他的诗有一种人世间难以获得的疏朗,有一种永在飞行之路上的旷远。 ——张清华(北京师范大学教授、**诗歌评论家) 高处的感悟、飞翔的心境,是中国古已有之的诗歌母题,但是在诗人王峰出现之前,当代诗歌尚未找到一个诗人,能如此密集而广阔地梳理、呈现此一重大的诗歌母题。中国古人写登山登顶,总是伴随某种心灵的觉悟,而写到飞翔,古人因为没飞机可乘,所以只得托身飞鸟。王峰是个开过战斗机的飞行诗人,他一半的生命在天上。我想,他诗歌文本中的飞翔元素,很难说是升华、提炼的结果呢,还是他的日常生活本就如此。总之,在这些诗作中,经验与超验、渐变与顿悟,琐碎感与总括力,交织混生,构成了**一格的诗意与心境。 ——欧阳江河(**诗人) 飞行员出身的诗人,我本以为他会像圣爱克苏佩里一样写作,但他不是圣爱克苏佩里。王峰的诗歌有很好的形式感,用词讲究,这显示出他干净的内心适合被清风吹拂。他试图将诗歌的主题推向深入,便深入到了痴忆、抽搐和死亡。 ——西川(**诗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