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报(春全译插图本)
作者简介
维·比安基(1**4-1959),苏联**儿童科普作家和儿童文学家,有“发现森林**人”“森林哑语的翻译者”的美誉。他的父亲是一位生物学家,家里养着许多飞禽走兽。*父亲及这些终*为伴的动物朋友的影响,比安基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观察动植物,并学会了记录大自然发生的趣事。比安基的代表作有《森林报》《少年哥伦布》《小鹊鸭和它的三个世界》《小老鼠皮克历险记》《*后一*》等。
内容简介
致读者 普通报纸上只讲人的事、人的消息,可是孩子们很想 知道飞禽走兽和昆虫是怎样生活的。 其实,森林里的新闻并不比城里少,那里一样有工作 在进行,也常有愉快的节*和悲伤的事情。森林里也有森 林英雄和森林匪徒。可是城市的报纸很少报道这些,因此 ,没有人知道所有的森林新闻。 打个比方,有谁听说过,在严冬,在我们列宁格勒州 ,没有翅膀的蚊子从地里钻出来,光着脚在雪地上跑?你在 什么报上能读到“林中巨人”——麋鹿打架、候鸟大搬家 和沼泽*徒步穿越整个欧洲的搞笑旅行? 所有这些新闻,都可以在《森林报》上读到。 《森林报》每月一期,共12期,我们把它汇编成了一 本书。每一期的内容有:编辑部的文章、我们森林记者的 电报和信件,还有打猎故事。 我们的森林记者是些什么人呢?有小朋友,有猎人,有 科学家,有林业工作者——他们都常到森林里去,关注飞 禽走兽的生活,他们把森林里的各种趣闻记下来,寄到我 们编辑部。 《森林报》单行本首版是在1928年,从那以后经过了 多次再版,每次再版都补充了一些新的栏目。 我们派了一位特派记者去采访大名鼎鼎的猎人塞索伊 奇。他们一起去打猎。每当他们一起在篝火旁休息时,塞 索伊奇常常会谈起他的那些惊险故事。我们的特派记者记 下他的这些故事,寄到我们编辑部。 每一期的《森林报》后面都附带有问题(测验),我们 叫它“打靶场”,在这个打靶场上,读者可以相互比试回 答问题的准确性。谁认真读了《森林报》,就能轻松地回 答大部分问题。每准确回答一个问题,就记2分。 我们建议读者组成小组来玩“打靶场”。问题要当众 大声读出来,每个组员自己写下自己的答案。对很多问题 的回答,比如关于长脚秧*的个头,*好不要马上回答, 要过几天,约定时间回答。这段时间可以去*地跟踪长脚 秧*,了解它究竟长什么样。 《森林报》在列宁格勒(圣彼得堡)编辑出版,这是列 宁格勒州的报纸,报道的几乎都是列宁格勒州或是列宁格 勒市的消息。 但是,咱们苏联太大了,大到当北方暴风雪冻透人的 血液时,南方火热的阳光却正普照大地,鲜花盛开;西边 的孩子们刚刚躺下睡觉,东边的孩子们已经睡醒了,正起 *呢。因此,《森林报》的读者希望《森林报》不仅要报 道列宁格勒州的消息,还要报道我国各个地方发生的事。 为满足读者们的要求,我们特地在《森林报》上开辟了一 个记者专栏“无线电联络”。 我们刊载了一系列关于孩子们的工作和业绩的报道。 我们开辟了一个“公告”栏目,并在其中开办“‘锐 眼’竞赛”,要在读者中选出*有观察力的人。 我们还请生物学博士、植物学家和作家尼娜·米哈依 罗芙娜·巴甫洛娃给《森林报》写了关于植物的趣事。 我们的读者应该首先热爱这片祖国的土地,好好熟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