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茶记--一半成都一半茶
作者简介
朱晓剑,专栏作家,成都文学院签约作家,今日头条签约作者,巴蜀文化研究中心顾问。2009年获得阿拉善SEE协会生态写作入围奖。2013年,被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评为首届全国“书香之家”。在《今晚报》《天津日报》《深圳商报》《信息时报》等数十家报纸开过专栏。著有《写在书边上》《书式生活》《杯酒慰风尘》《闲言碎语》《书店病人》等书十余部。
内容简介
一早,看天灰蒙蒙的,欲下雨的样子。等到八点 多,打电话给唐劳绮老师,问今天上午的东风大桥的 天然居茶园的茶会,是不是还要继续。她说,以前在 送仙桥喝茶,小雨也会去的。那就只好去了。 我出门时,天空开始飘起了秋雨。坐上公交车, 再转进城里,雨似乎跟着车子前进。所以到了东风大 桥的桥头,雨也开始下了起来。 天然居茶园己零散地坐了一些人。沙河老师和夫 人也在其中。雨,一阵紧一阵。彭大泽先生跟唐老师 选一地方坐下,聊天。彭先生曾出了一册《撕裂长夜 的闪电》,是关于万有斥力理论的,既然有万有引力 ,也有其反面,其理论常与易经相关。原来只知道他 在图书馆工作,想不到还在研究这个,真是让人惊奇 。 雨渐渐地大了。 老板忙着撑雨伞,倒茶的事就摆在了一边。躲进 一顶雨伞下,两张桌子,还是不够坐的,挪地方,折 腾了几次才算是安定下来,等了半天,老板才泡上一 杯花茶。 曾松茂、曾倩先后来了。徐立言则带来了自己泡 的酒,以及豆腐干、猪头肉等小菜。大家聊天,说起 微信、书画旧事,也真有不少资料,如五六十年代或 稍后的成都书画市场,他们都是亲历者,说起来也是 如数家珍,一些所谓的秘闻也被大家点滴回忆还原现 场。 十一点钟,酒打开,又有几个人加入喝酒的行列 ,这一下就更热闹了。葛加林上次见还是十几年前, 如今再见觉得活力不如当年。说起一段成都旧事,李 兴辉说起来是绘声绘色,好像亲历了现场一般。 我坐在他们当中,却极少发言,这自然是源于我 对这段历史的不熟悉,但通过这样的讲述,或许能还 原历史的面目。 雨渐渐地小了。 喝茶的人也陆续多了起来,甚至还有人摆起了麻 将桌,喧闹也多了些。偶然看到诗人龚静染在河边散 步,打一声招呼,就坐下来喝茶、聊天。天南地北地 闲聊。聊成都文化、画家生活。 再后来,大家散去,我跟龚静染继续聊天,说他 当下的随笔写作和未来的长篇小说,这几部书持续关 注五通桥。说起做地方文化的史料整理、追踪,刚好 我手头也有这样的事在做。他说,不要急于出成果, 花个十年时间去做,基本功做扎实,就不难出好作品 。 四点半,各自散去,雨又开始下了起来。 2014年9月14日 与晋东南喝茶记 晋东南,山西人,深圳淘金。早在微博内测时代 就相识,且有互动。忽一日,他欲来成都,约相见。 那还用说吗?自然要见的。 手头事情虽然不少,东忙西忙,趁着周末,约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