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未来不可见(家庭教育规划手册)
作者简介
陈筱芝 20多年丰富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人才发展及培养经验。 见过许多年轻人因迷茫而错过人生发展的黄金时间,最终被迫面对职场瓶颈期的案例。喜欢研究人的成功或失败与家庭早期教育之间的关系。 经过5年多的实践,已为2万多个家庭提供教育规划培训,为近百所初高中、大学提供规划指导及职业体验。 西南财经大学巾帼创业导师、路演培训教练; TEDx企业家演讲教练; 青少年未来规划梦想导师项目创始人; 某教育局生涯规划教师导师; 为多家银行提供家庭教育规划培训。
内容简介
家庭教育焦虑产生的原因 社会变化带来的不确定焦虑 走出家庭教育的“茫、盲、忙”怪圈 你知道未来会淘汰什么样的人吗? 你现在培养的孩子能够适应未来的社会吗? 你现在给孩子做的准备,是有想法的准备,还是“随大流”呢? 问题的背后,是你对孩子长远的思考,父母的格局和眼界决定孩子在未来能走多远。 一、每个人都处在时机的起点 人一生都在面对不确定性因素,你永远不知道每次的选择对未来的影响有多大。我们每次的选择犹如亚马逊河流域的蝴蝶轻轻扇动翅膀,都可能在遥远的德克萨斯州形成飓风。而现在是过去无数次选择的叠加结果,现在的每次选择,也是未来的起点。 总有人说最好的时代已经过去,“天啊,我真希望在互联网爆发的时候去创业,因为那是创业的最好时期。”或者“早知道股市发展得那么好,我就应该多买股票,这样我早就财务自由了。”“我怎么没在房地产业快速爆发时,利用资金杠杆多买房子,这样现在光收房租就可以过上幸福的生活了。“ 你怀念过去到处充满机会的时代,而忽略你正在经历的当下,等将来回想时,“现在”仍然是机会遍地的“过去”。如果你认为过去是最好的时机,同样,现在和未来也是最好的时机,可以说,任何时候我们都正处在下一个时机的起点。 世界上最伟大的东西,现在仍然没有被发明出来,机会永远都存在,什么时候都为时未晚。未来充满期冀,当下,是未来机会第一天的第一个小时,是开始的开始。 二、未来是机会还是风险,取决于你的选择 《必然》的作者凯文·凯利说:“跟30年后的我们相比,现在的我们就是一无所知,我们必须要相信那些不可能的事情。经济学家发现,全新的东西很少,大多数的创新都是现有事物的重新组合。这种重组就是重混,是世界发展的方向,是重要的趋势。” 越在重大改变的时刻,越会出现两极分化,成为赢家和输家有时只在一念之间。现代社会看上去似乎和过去没有太大不同,实际上已装上不同的“操作系统”。对个人而言,社会的每次升级,就意味着“个人操作系统”也需要升级,才能跟上社会发展。在这个时代,科技正在打破地域限制,文化正在交融,孩子不再像父母辈一样,拥有相对稳定的工作环境、固定的工作场景、有限的竞争对手。随着中国日益强大,家庭教育可选择的资源范围也从省际向国际不断突破,我们的下一代势必将在全球展开竞争,下一代的思维方式亟须与世界对接。 在未来社会发展中,所有体系都在不断升级,你要如何升级孩子的底层操作系统,来面对时刻变化的世界呢?用老一套培养孩子的经验能否培养出适应未来的孩子呢?这些都是家庭培养孩子急需思考的问题,事关孩子在未来是被生活奴役,还是可以选择生活。我们也许无法预见未来,但作为父母,你仍有选择。 改变“茫、盲、忙”的家庭培养局面 你可以选择孩子以什么样的面貌出现在未来面前。 每个家庭都在思考孩子的未来,父母通过自我对未来的认知培养孩子,这就是家庭教育规划的起源,教育行动紧紧围绕规划展开。 在未来可预见的条件下,教育规划是件相对简单的事情,沿着原有的成功轨迹培养即可,也可走捷径,借鉴或“抄袭”其他成功家庭的“培养作业”。但目前社会发展已经进入“快车道”,产业及人才更迭频现,未来的不确定性被放大,原有对成功的定义受到挑战。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传导到家庭教育上,就让父母变得焦虑、迷茫,甚至恐慌起来。 社会往往很残酷,时代抛弃你时,连“再见”都不说一句。 想想十多年后孩子要面对的社会,焦虑和迷茫不能帮助父母解决培养问题,反而会让父母在面对选择时茫然不知所措,一旦选择观望变化或过度解读变化时,家庭教育会因此变得谨慎或过度应对起来。父母从“茫然”地看未来,到“盲目”地培养孩子,最终导致孩子“忙碌”地做各种应对准备。 正视问题是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要想让孩子装上适应未来的“底层操作系统”,父母要学会接纳社会的改变,了解发展趋势,不断学习和成长。在孩子没有具备相应能力时,做好成长引导,在孩子具备思考和发展的能力时,学会适时地退出,这就是为人父母的修行和职责。 你的成长,不仅是对孩子的一时负责,更是为孩子的一世负责。 ★5年实践,为2万多个家庭提供教育规划培训的精华总结 ★一套科学有效的家庭教育规划工具箱:40种教育原则、模型和实操工具 ★从四个方面给孩子做好规划 ★完成孩子思维、行为及习惯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