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的教育
作者简介
亚米契斯(1846-1908),意大利因佩里亚人,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亚米契斯少年时于都灵就学,十五岁加入摩德纳军事学院,开始了他的军旅生涯。亚米契斯的著名作品有《爱的教育》,是一部日记体小说,情感丰富且文笔优美。全书共一百篇文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意大利四年级小学生安利柯的十个月日记;他的父母在他日记本上写的劝诫、启发性的文章;以及老师在课堂上宣读的十则小故事,其中《少年笔耕》(《小抄写员》)、《寻母三千里》 等篇目尤为知名。
内容简介
开学第一天 十七日 星期一 今天是开学第一天,乡间三个月的假期,梦也似的过去,又回到了这丘林的学校里来了。早晨,母亲送我到学校里去的时候,我心里还一直想着在乡间的情形呢。街道上到处都是学校的学生;学生的父母们都挤在书店门口购买笔记簿、书包之类的东西;校工和警察正在费劲地疏散挤在学校大门前的人群。到了校门口,有人碰我的肩膀,原来是我三年级时候的老师,是一位红色卷发、神采奕奕的老师。他对我说: “我们要永远分开了吗,恩里科?” 对此我心里很清楚,可是他的话让我不好受。我们好不容易挤了进去,许多夫人、绅士、普通妇人、职工、军官、男佣人、女佣人,一手拉着孩子,一手拿着成绩簿,挤满了接待所和楼梯,嘈杂得如同剧院里一样。我又一次看见了这个一楼的大房子,一扇门通向七个教室,过去的三年里,我几乎每天都要穿过这个大房子。我一年级大班时候的女老师在教室门口跟我打招呼: “恩里科!今年,你就要到楼上去上课了!我再也看不到你走过我的教室了!”她忧伤地看着我。 校长被一群女士们围着,我发现他的胡子好像比去年白了些。同学们也比夏天的时候长高了、长壮了。一年级的小孩们死活不愿到教室里去,真有一股犟脾气,勉强拉了进去,有的挣扎着跑了出来,有的因为找不到父母哭了起来。做父母的就回去安慰这些小家伙们或者把他们带走,老师们也没有办法了。 我的弟弟被分到了德尔卡蒂老师的班上,我被分到了佩尔波尼老师的班上,我的教室在二楼。十点钟,大家进了教室,我们班共有五十五人。从三年级一块升上来的不过十五六个,经常得一等奖的德罗西也在。一想起暑假中游玩过的树林、小山,我就觉得学校讨厌得很。于是又想起三年级时候的老师来:他是个很好的老师,经常对着我们笑,他个子矮小,我于是想,他应该和我们岁数差不多吧。那个老师的红卷发已经看不见了,一想到此,我就有点难过。这次的老师,长得很高,没有留胡子,花白的头发很长,额头上有一道直的皱纹,说话很大声,瞪着眼一个一个地看我们,眼睛好像要穿到我们心里似的,而且还是一位没有笑容的老师。我想: “唉!一天总算过去了,还有九个月呢!什么功课,什么月考,真是讨厌!” 一出教室,恨不得马上看见母亲,跑到面前去吻她的手。母亲说: “恩里科!别害怕!我也和你们一样用功呢!” 我高高兴兴地回家了。可是因为那位可爱快乐的老师已不在,学校也不如以前有意思了。 我们的老师 十八日 星期二 今天上午,我开始喜欢我的新老师了。我们进教室时,老师已在位子上坐着。经常有他去年教过的学生路过这里,从门口探进头来和老师打招呼:“早上好,老师!”“早上好,佩尔波尼先生!”有几个还走进教室里来,匆忙地握了手就出去的。看来大家都喜欢这个老师呢,今年还想请他教。“早上好!”老师一边握住学生伸过来的手,一边说着,却不看学生的脸。和他们打招呼的时候,虽然也偶尔笑笑,但额头上的皱纹还是让人觉得很严肃,并且把脸朝着窗户,注视着对面的屋顶,好像他和学生们打招呼很痛苦。然后,他又把我们一一看了一遍,叫我们默写,自己下了讲台在课桌间来回溜达。他看见一个学生的脸上生着痘痘,就让他停止默写,两手把他的头托起来查看,又摸他的额头,问他有没有发热。这时后面有一个学生趁着老师不注意,从座位上站起来模仿木偶动作。正好老师回过头去,那学生赶紧坐下,低着头,等着挨罚。老师把手放在他的头上,只说了句:“下次不要这样了!”。 默写完了,老师默默地看了我们一会儿,然后用他那粗粗的而又亲切的声音缓缓地说: “大家听着,我们要在一起度过一年的时间,让我们好好地过这一年吧!大家要用功,要听老师的话。我已经没有一个亲人了,你们就是我的亲人。去年,我的母亲还在,可她去世了,现在只剩下我一个人!除了你们,在这个世界上,我再没有其他亲人,除了你们,我没有可爱的人了!你们是我的儿子,我爱你们,请你们也喜欢我!我一个都不愿责罚你们,请你们证明把自己的真心给我看!请你们全班成为一家人,给我安慰,让我骄傲!我不要你们口头来答应我,我知道你们已在心里答应我了。谢谢你们。” 这时校工来通知放学,我们很安静地离开座位。那个跳上椅子的学生走到老师身旁,小声地说:“老师!原谅我吧!”老师亲着他的额头说:“回家吧!好孩子!” 一件不幸的事 二十一日 星期五 一开学就发生了不幸的事。今天早上到学校去,我和父亲正谈着关于老师所说的话,忽然看见路上挤满了人,都向校门跑去。父亲就说: “出事儿了!新学期才开始,真不凑巧!” 好不容易,我们进了学校,大大的房子里到处都是学生和家长。只听见他们说:“可怜的孩子!罗贝蒂!”人海中,警察的帽子看到了,校长光秃秃的头也看到了。接着又走进来一个戴着高帽子的绅士,大家说:“医生来了!”父亲问一个老师:“发生什么事了?”老师答道:“被车子轧伤了!”“脚骨碎了!”另一个老师说。原来是罗贝蒂,一年级大班的学生。上学的时候,有个一年级的小学生突然挣脱了母亲的手,摔倒在街上。这时,一辆车正好朝着这个方向驶来。罗贝蒂看到孩子将被车子轧伤,勇敢地跑了过去,把他救出来。不料他来不及收回自己的脚,被车子轧伤了。罗贝蒂是个炮兵上尉的儿子。正听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突然有一个女士发疯似的跑了过来,从人群里挣扎进来,是罗贝蒂的母亲。另一个女士跑过去,抱住了罗贝蒂母亲的头哭泣,这就是被救出的那个小孩的母亲。两位女士一同向室内跑去,在外边还可以听见她们喊道:“啊!罗贝蒂呀!我的孩子呀!” 接着,来了一辆马车停在校门口。校长抱着罗贝蒂出来。罗贝蒂把头伏在校长肩上,脸色苍白,眼睛闭着。大家都沉默了,罗贝蒂母亲的哭声也听得见了。不一会儿,校长将抱在手里的受伤的罗贝蒂给大伙看,不论老师、学生还是家长,都默默说道:“罗贝蒂!好勇敢!可怜的孩子!”周围的老师、学生们都去吻罗贝蒂的手。这时罗贝蒂睁开眼睛说:“我的书包呢?”被救的孩子的母亲拿书包给他看,流着眼泪说:“让我拿吧,让我替你拿去吧。”罗贝蒂的母亲脸上露出微笑。许多人出了门,小心地把罗贝蒂放到马车上。马车慢慢地开走了,我们都默默地走进教室。 卡拉布里亚男孩 二十二日 星期六 罗贝蒂必须得拄着拐杖走路了。昨天下午,老师正在把这个消息告诉我们时,校长领了一个陌生的小孩到教室里来,一个黑皮肤、浓发、大眼且眉毛浓黑的小孩。校长将小孩交给老师,低声地说了一两句话就出去了。小孩用他那黑黑的大眼睛看着教室中的一切,老师牵着他的手对我们说: “你们大家应该感到高兴。今天来了一位新同学,他出生在卡拉布里亚的乐佐市,离我们这有五百英里远呢。因为是远道而来,请你们要特别关爱这位同学。他的故乡很有名,是意大利好多名人的出生地,还为意大利贡献了好多强壮的劳动者和勇敢的士兵,也是我国风景区之一。那里有森林,有高山,居民富有才能和勇气。请你们好好对待这位同学,不要让他觉得自己是在异国他乡,让他知道在意大利,无论在哪所学校里都是大家的同胞。” 说着,老师在意大利地图上指出卡拉布里亚乐佐市的位置给我们看,又大声说:“尔耐斯托·德罗西!”——他就是每次都得一等奖的那个学生——德罗西起立了。 “到这里来!”老师说完,德罗西就离开自己的座位走到卡拉布里亚小孩的面前。 “你是班长,请对这位新同学表示欢迎!请代表皮埃蒙脱的孩子们,欢迎来自卡拉布里亚的孩子!” 德罗西拥抱了那小孩,用了响亮的声音说:“欢迎!”卡拉布里亚小孩也热烈地吻德罗西的双颊。我们都拍手喝彩。老师虽然说:“安静些!在教室内不可以拍手!”而他自己也很欢喜。卡拉布里亚小孩也非常高兴。老师指定了座位,那个小孩就坐上去了。老师接着说: “请你们牢记我刚才说的话。卡拉布里亚的小孩到了丘林,要像住在自己家里一样。丘林的小孩到了卡拉布里亚,也不应该觉得孤独。我们的国家打了五十年的仗,三万同胞为此战死。所以你们大家要互敬互爱。谁要是因为这位新同学不是本地人就伤害他,那就没有资格来见我们的三色旗!” 卡拉布里亚小孩一坐到座位上,周围的学生有送他钢笔的,有送他画片的,还有送他瑞士邮票的。 同 学 二十五日 星期二 送邮票给卡拉布里亚小孩的,就是我最喜欢的同学:卡罗内。全班数他个子高,十四岁,大脑袋,宽肩膀,是个笑起来很可爱的小孩,却已有大人的气魄了。我已认识了班上的几个同学,有一个叫柯莱蒂的我也很喜欢。他穿巧克力色的裤子,戴一顶猫皮帽子,经常说些有意思的话。他的父亲经营着一个卖木柴的商店,1866年曾在翁贝尔托亲王部下打过仗,据说还拿到三个勋章呢。还有个叫奈利的,可惜是个驼背,身体瘦弱,脸色苍白。还有一个名叫沃蒂尼的,经常穿着漂亮的衣服。坐在我前面的,有一个绰号叫“小泥瓦匠”的,他是石匠的儿子,脸像一个圆圆的苹果,蒜头鼻子,会扮兔子的鬼脸,经常让人发笑。他戴着一顶露着棉絮的破帽子,常常将帽子像手帕似的叠起来藏在口袋里。坐在“小泥瓦匠”旁边的是一个名叫卡罗菲的孩子,瘦高个、鹰钩鼻子、一对小眼睛。他常常把钢笔、火柴盒等拿来做买卖,把字写在指甲上,做种种狡猾的事。还有一个名叫卡罗·诺比斯的少年绅士,总是摆出一副很高傲的姿态。少年绅士两旁有两个小孩,在我看来是一对双胞胎。一个是铁匠的儿子,穿一件垂到膝盖的上衣,脸色苍白得好像病人,胆子很小,脸上从未露出过笑容。一个是长了一头红发的小孩,一只手残疾,用带子挂在脖子上。听说他的父亲到亚美利加去了,母亲走街串巷卖菜呢。我的左边,还有一个奇怪的小孩,叫斯塔尔迪,身材短粗,好像没有脖子一样,他是个粗暴的小孩,谁也不搭理,对课堂上讲的知识一窍不通,但老师讲话时,他总目不转睛地皱着眉头、紧闭了嘴听着。老师说话的时候,如果有人说话,第二次他还能忍,一到第三次,他就要愤怒地跺脚了。坐在他的旁边的是个一脸狡猾的小孩,名叫弗兰蒂,听说在别的学校是被除了名的。此外还有一对长相相似的兄弟,穿一样的衣服,戴一样的帽子。同学之中,长得最好看又最有才干的,要算德罗西了。今年他大概还是要考第一的。我却喜欢铁匠的儿子,病恹恹的普雷科西。据说他父亲经常打他,人非常老实,和人说话的时候,或偶尔触犯别人时,他一定要说“对不起”,他看人的时候,眼神亲切而悲伤。但同学们中长得最高大、人品最高尚的,却是卡罗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