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风止了,空气还是跟先前一样地冷。夜来了,它 却没有带来黑暗。上面是灰色的天空,下面是堆着雪 的石板地。一个大天井里铺满了雪。中间是一段垫高 的方形石板的过道,过道两旁各放了几盆梅花,枝上 积了雪。 觉民在前面走,刚刚走上左边厢房的一级石阶, 正要跨过门槛进去,一个少女的声音在左上房窗下叫 起来:“二少爷,三少爷,你们回来得正好。刚刚在 吃饭。请你们快点去,里头还有客人。”说话的婢女 鸣凤,是一个十六岁的少女,脑后垂着一根发辫,一 件蓝布棉袄裹着她的苗条的身子。瓜子形的脸庞也还 丰润,在她带笑说话的时候,脸颊上现出两个酒窝。 她闪动着两只明亮的眼睛天真地看他们。觉慧在后面 对她笑了一笑。 “好,我们放了伞就来,”觉民高声答道,并不 看她一眼就大步跨进门槛去了。 “鸣凤,什么客?”觉慧也踏上了石阶站在门槛 上问。 “姑太太和琴小姐。快点去罢,”她说了便转身 向上房走去。 觉慧望着她的背影笑了一笑。他看见她的背影在 上房门里消失了,才走进自己的房间。觉民正从房里 走出来,便说:“你在跟鸣凤说些什么?快点去吃饭 ,再晏点恐怕饭都吃完了。”觉民说毕就往外面走。 “好,我就这样跟你去罢,好在我的衣服还没有 打湿,不必换它了,”觉慧回答道,他就把伞丢在地 板上,马上走了出来。 “你总是这样不爱收拾,屡次说你,你总不听。 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觉民抱怨道,但是他的 脸上还带着笑容。他又回转身走进房去拾起了伞,把 它张开,小心地放在地板上。 “这又有什么办法呢?”觉慧在门口看着他做这 一切,带笑地说,“我的性情永远是这样。可笑你催 我快,结果反而是你耽搁时间。” “你总是嘴硬,我说不过你!”觉民笑了笑,就 往前走了。 觉慧依旧带笑地跟着他的哥哥走。他的脑海里现 出来一个少女的影子,但是马上又消失了,因为他走 进了上房,在他的眼前又换了新的景象。 围着一张方桌坐了六个人,上面坐着他的继母周 氏和姑母张太太,左边坐着张家的琴表姐和嫂嫂李瑞 珏,下面坐着大哥觉新和妹妹淑华,右边的两个位子 空着。他和觉民向姑母行了礼,又招呼了琴,便在那 两个空位子上坐了。女佣张嫂连忙盛了两碗饭来。 “你们今天怎么回来得这样晏?要不是姑妈来玩 ,我们早吃过饭了,”周氏端着碗温和地说。 “今天下午朱先生教我们练习演戏,所以到这个 时候才回来,”觉民答道。 “刚才还下大雪,外面想必很冷,你们坐轿子回 来的吗?”张太太半关心、半客气地问道。“不,我 们走路回来的,我们从来不坐轿子!”觉慧听见说坐 轿子,就着急地说。 “三弟素来害怕人说他坐轿子,他是一个人道主 义者,”觉新笑着解释道;众人都笑了。 “外面并不太冷。风已经住了。我们一路上谈着 话,倒也很舒服,”觉民客气地回答姑母的问话。 “二表哥,你们刚才说演戏,就是预备开游艺会 的时候演的吗?你们学堂里的游艺会什么时候开?” 琴向觉民问道。琴和觉民同年,只是比他小几个月, 所以叫他做表哥。琴是小名。她的姓名是张蕴华。在 高家人们都喜欢叫她做“琴”。她是高家的亲戚里面 最美丽、最活泼的姑娘,现在是省立一女师三年级的 走读生。 “大概在明年春天,下学期开始的时候。这学期 就只有一个多礼拜的课了。琴妹,你们学堂什么时候 放假?”觉民问道。 “我们学堂上个礼拜就放假了。说是经费缺少, 所以早点放学,”琴回答道,她已经放下了饭碗。 “现在教育经费都被挪去充作军费用掉了。每个 学堂都是一样地穷。不过我们学堂不同一点,因为我 们校长跟外国教员订了约,不管上课不上课,总是照 约付薪水,多上几天课倒便宜些。……据说校长跟督 军有点关系,所以拿钱要方便一点,”觉民解释说。 他也放下了碗筷,鸣凤便绞了一张脸帕给他送过来。 “这倒好,只要有书读,别的且不管,”觉新在 旁边插嘴道。 “我忘了,他们进的是什么学堂?”张太太忽然 这样地问琴。 “妈的记性真不好,”琴带笑答道,“他们进的 是外国语专门学校。我早就告诉过妈了。”(p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