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王之乱大分裂/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八王之乱大分裂/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作者: (北宋)司马光|译者:柏杨
出版社: 万卷
原售价: 35.00
折扣价: 25.36
折扣购买: 八王之乱大分裂/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ISBN: 9787547015100

作者简介

柏杨 人文大师,自称是“野生动物”。 1920年生于河南 1949年到台湾 1951年开始创作 1968年,因“大力水手”事件,被判处死刑,后改判为有期徒刑12年,终被减为8年 …… 一生传奇经历 一世著述颇丰 代表作品 《柏杨白话版资治通鉴》 《丑陋的中国人》 《中国人史纲》 《通鉴纪事本末》等

内容简介

二八九年己酉 夏季,四月,晋王朝(首都洛阳【河南省洛阳市东白马寺东】)皇家祭 庙整修完成。 四月十一日,全体皇族大祭。大赦。 鲜卑慕容部落(辽宁省西部)酋长慕容魔(音wěi【伟】)派使节到首 都洛阳,请求归降。 五月,晋帝(一任武帝)司马炎(本年五十四岁)下诏,任命慕容魔当 鲜卑司令官(鲜卑都督)。慕容廆晋见东夷保安司令(东夷校尉)何龛,依 照中国士大夫(高级知识分子以及现任官员或退职士绅)的礼节,头戴冠帽 ,身穿单衣。走到大门。何龛戒备森严,用军礼接待;慕容魔遂改穿军服进 去。有人问他原因,慕容廆说:“主人不把我看做士大夫,我就不能不放弃 士大夫立场。”何龛听到这话,非常渐愧,对慕容廆有一种奇异感觉,十分 敬重。 当时,鲜卑人的另外两支:宇文部落(内蒙古老哈河上游)、段家部落 (河北省东北部),势力正强,不断劫掠慕容廆;慕容廆忍气吞声,对他们 经常呈献厚重的礼物,言辞十分卑微。段家部落酋长段阶,把女儿嫁给慕容 魔,生儿子慕容鱿、慕容仁、慕容昭。慕容廆认为辽东郡(辽宁省辽阳市) 太荒僻遥远,遂向西迁移到徒河县(辽宁省锦州市)境的青山(辽宁省义县 东)。 冬季,十月,恢复皇家大会堂(明堂)跟首都洛阳南郊的五帝的祭坛( 撤除五帝祭坛事,参考二六六年正月)。 回十一月丙辰日(十一月壬戌朔,没有丙辰),国务院总理(尚书令) 、济北侯(成侯)苟勖逝世。 荀勖有才干,有头脑,精于观察人主的心意。所以,能使人主对他的宠 信坚定不移。在立法院(中书省)的时间很久,专门负责处理皇帝及政府的 机要事务。等到调职国务院(尚书省),心情十分怅惘,有人向他道贺,荀 勖生气说:“把我从凤凰池赶出来,有什么可以道贺的!”(国务院统辖全 国民政,属于业务性工作。立法院职位接近君王,参与决策,权柄至大。凤 凰池,也称凤池,说明当时官员对立法院职位的重视与羡慕。) 国晋帝司马炎全力追求美女胴体的享受,无止境的性爱,使他患病不起 。皇后杨芷的老爹、车骑将军杨骏,厌恶汝南王司马亮,决心把他逐出中央 。 十一月二十三日,司马炎下诏任命司马亮当高级咨询官(侍中)兼最高 指挥官(大司马),“假黄钺”(皇帝诛杀专用的铜斧),兼总司令官(大 都督),兼豫州(河南省东部)军区司令官(督豫州诸军事);司令部设于 许昌(河南省许昌市东)。改封南阳王司马柬当秦王,兼关中(陕西省中部 )军区司令长宫(都督关中诸军事)。改封始平王司马玮当楚王兼荆州(湖 北省及湖南省)军区司令长官(都督荆州诸军事)。改封濮阳王司马允当淮 南王兼扬州(安徽省中部及江南地区)军区司令长官(原文是“扬江二州” ,后年【二九一年】七月才设江州;本年还没有江州),一律“假节”(三 级权力)。 封皇子司马义当长沙王、司马颖当成都王、司马晏当吴王、司马炽当豫 章王、司马演当代王。封皇孙司马通(音yǜ【遇】)当广陵王。封淮南王司 马允的儿子司马迪当汉王、楚王司马玮的儿子司马仪当毗陵王。改封扶风王 司马畅当顺阳王,封司马畅老弟司马歆当新野公;司马畅是扶风王(武王) 司马骏的儿子。又封琅邪王司马觐的老弟司马澹当东武公,另一老弟司马繇 当东安公;司马觐是琅邪王司马仙的儿子(司马骏、司马仙都是司马懿的儿 子)。 最初,司马炎把他的小老婆才人(小老婆群第十四级)谢玖赏赐给太子 司马衷,生皇孙司马通。有一天晚上,皇宫失火,司马炎上楼观察火势。司 马通时年五岁,拉住爷爷的衣襟,拉到黑暗的地方,说:“半夜时分,突然 发生事变,应该特别戒备才对,火光那么强,不应该教它照到人主。”司马 炎对五岁孙儿的智慧,大为惊奇,曾经对文武官员称赞这位皇孙:很像自己 的祖父司马懿。天下人对这位小娃,寄予很大期许。司马炎也知道他那个当 太子的儿子司马衷是个蠢材,可是,孙儿司马通却如此聪明,遂把希望寄托 到第三代,所以始终没有改换太子的意思。为了巩固司马衷的地位,采用王 佑(参考二八五年正月)的建议,命司马衷同一个娘亲的弟弟司马柬以及司 马玮、司马允,分别镇守军事重地。为了防范皇后娘家杨姓家族的威胁,再 任命王佑当中央禁军总监(北军中候),统御首都所有禁卫部队。再用心给 皇孙司马通挑选侍奉官属,认为散骑侍从官(散骑常侍)刘定清廉高尚,任 命他当广陵王(司马通)师傅(王傅)。 刘寔认为当时风俗败坏,人人钻营奔走,很少立身廉洁,行为谦让,打 算教一些刚刚被任命当官、依例前往广陵王府谢恩的人,必须推荐贤能人才 ,才准许晋见。某一个官职出缺时,就选择被推荐次数最多的人担任。刘蹇 认为(刘定著《崇让论》):“人之常情,一旦争夺,对胜过自己的人,一 定诋毁;一旦谦让,对胜过自己的人,一定推崇。所以,盛行争夺时,优劣 难以分辨;盛行谦让时,贤能容易出头。如果能这样做,大家都谦让的话, 修身自爱,推荐他的人也就越多。即令想固守贫贱,也不可得。拼命钻营奔 走,却打算要人推荐,犹如往后倒退,却希望前进一样。”(这种谦虚,不 是真正的谦让,而是一种夺取的手段,充满功利。) 淮南国(安徽省寿县)郡长(相)刘颂,上书说: “陛下认为,执法太宽的毛病已累积得太久,不能一下子使它严格,完 全切合实际。然而,矫正世俗,挽救弊端,不应因此停顿,而应逐渐改善。 好像船舶在水上行驶,虽不能强行横渡急流,但应该逐渐接近急流,固定目 标不变,最后仍会过河。自从六○年代王朝建立时开始,到今天将近三十年 (二六五年至二八九年,共二十五年),所建立的事业,并不高过从前。以 陛下的圣明,还不能革除衰世的弊端,完成开创时的兴隆功勋,使传到后世 ,岂不可虑?万一到了某一天发生变化,天下不安,追本溯源,责任恐怕仍 在陛下身上。 “我曾经听说,为皇家的长久之计,莫过于实行封建,把贤能的亲王分 封各地。但也要考察时局形势,使封国国君在采取军事行动时,有足够的力 量保护京师(首都洛阳)。可是,同时也要注意到,一旦亲王生出野心,有 不轨的行动时,他的武装力量不能单独完成篡夺。一方面要他强,一方面又 要他弱,这是一个两难之局。陛下应该和通古晓今的饱学之士。研究一个可 行之法。周王朝封国国君!犯法有罪时,只诛杀国君一人,封国并不撤销( 前九一三年,周王朝七任王【懿王】姬坚,烹杀齐国五任国君【哀公】姜不 辰;但仍命姜不辰的老弟姜静继位。前七九六年,周王朝十一任王【宣王】 姬靖,击斩鲁国十一任国君姬伯御;但仍命姬伯御的叔父姬称继位)。两汉 王朝封国国君,一旦犯罪或没有儿子(嫡子),封国即行废除。而今,应该 改正两汉王朝的流弊,恢复周王朝的古制,则在下位的人稳固,在上位的人 自然平安。 “天下至大,事务至繁,君王只占一群中的少数,但光芒却如同太阳。 所以,圣明君王推广教育文化,主要的只作出指导原则,而应把执行的责任 交给部属。并不是君王不肯辛劳、爱好安逸,而因为这是正常的政治制度。 开始推动一项工作时,工作人员的能力如何,很难判断。但等到工作结束, 成败分明,就很容易辨别。而今,陛下对每件事情,开始时都十分细心,终 结时却不去考核效果,这是使功业不能尽善尽美的主要原因。身为人主,如 果真的能够心平气和,掌握重要关键,在成功之后奖赏,在失败之后论罪, 文武百官便无法逃避责任。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