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姓讲述(3十万青年十万兵)/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https://file.mhuoba.com/shop/3/100021/picture/book/20230306/01/20230306015748472.jpg)
出版社: 中国文史
原售价: 31.00
折扣价: 20.77
折扣购买: 百姓讲述(3十万青年十万兵)/抗战刻骨铭心的记忆
ISBN: 9787503465796
张铁砚:教会的爱国抗争 1936年秋,教会保荐我去基督教山东黄县华北浸 会神学院,攻读神学科。那时候,我们的国家正遭受 着东西方帝国主义的欺侮,神圣的领土和主权横遭蹂 躏。教会内部,外国差会垄断一切,伤害了中国信徒 的自尊心,激起爱国爱教的信徒们的强烈抗议。 黄县教会经办的崇实中学,30多年一直不准许悬 挂中国国旗。神学院的爱国师生为此愤愤不平,大伙 儿经过酝酿,决定通过当时兼任崇实中学体育教员的 圣经科学员栾重新,鼓动崇实学生,掀起一场争取悬 挂国旗的斗争。结果,我们赢得了胜利,迫使美籍教 士控制下的学校当局允许庄严的中国国旗飘扬在校园 的上空。 斗争的胜利,激发了学院师生们的爱国勇气。七 七事变爆发,日寇大举入侵,国难日益深重。全国人 民同仇敌忾,抗日烽火燃遍祖国大地。当时的华北浸 会神学院也掀起波澜,人们纷纷议论时局的演变,表 述个人对这次事变所持的态度。部分受殖民地文化影 响较深的师生,关心“天国”的事情比祖国更要紧, 坚信“天堂是我家,世界无可挂”,甚至还有人认为 ,战争的灾难是上帝施加给中国人的惩罚。根据是《 圣经》上有记载:当年以色列人不遵守神的诫命,神 就借巴比伦人的手,用刀兵惩罚过他们。学员之中, 有人不相信这般不近情理的说教,激于爱国义愤,想 要投笔从戎,还遭到非议,说当初主耶稣曾经这样告 诫过门徒彼得:“凡动刀者必死在刀下。”他们的主 张是,一切都要听从主的安排,因为《圣经》上明确 说过:“万事都互相效力,叫爱神的人得益处。”然 而多数人不同意他们的说法,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纯 粹是投降主义的变种,并且号召全体师生学习《旧约 》中摩西领导以色列民众奋起摆脱埃及王欺压的精神 ,共赴国难。 无休止的大辩论,一直争持不下,终于各行其道 。多数青年毅然决然地走上了既爱教又爱国的道路, 投身到抗日救亡的洪流中去,有的参加了八路军,也 有的参加了国民党军队,不同程度地为国家为民族, 作出了宝贵的贡献。 江东光:再见!北平 我们从卢沟桥抗日前线慰劳抗日军队回到学校后 ,想着抗日军队那种坚强的战斗意志、高度的爱国热 情和誓必打回老家去的决心,都悲愤交加,又想到在 日寇魔爪下呻吟着的故乡的一切,不由得唱起来:“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结果,全班的同学都更 加伤心悲愤,涕零乃至号啕大哭起来。 训导员和训导长向教室走来,意欲制止,但是他 们细心地听出“哪年哪月,才能够回到我那可爱的故 乡”——救亡歌曲《松花江上》的全部歌词后,就像 法国19世纪现实主义小说家都德写的《最后一课》中 老师对学生小弗朗士的宽恕那样,低下头去,一声不 吭,难以抑制的伤感,立刻变成泪珠,滴滴答答地落 满前胸。学生们见训导长哭了,就像受委屈的孩子得 到母亲的同情,更加大声地痛哭起来。训导长似乎是 强行抑制住伤感,大声地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同 学们不要难过了,我也是东北人,我家也有老母妻儿 ,都做了亡国奴,给日本人当牛马,难道我不愿意打 回老家去吗?时机一到,我们全体师生都拿起枪,走 向战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收复失地,解放故乡, 争取中华民族的全部解放!”他的话语一停,掌声四 起,大家都觉得,训导长不愧是东北人,总算有些为 人师表的味道。大家都安静了一会儿,觉得很疲劳, 时间已进入深夜,训导长走后,同学也都接二连三地 回到宿舍。P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