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骨折(精)
作者简介
邱 勇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法国国家外科科学院院士,香港中文大学名誉教授,早年留学法国 8 年。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全国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常委,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会员;European Spine Journal 编委、Spine Deformity杂志副主编、《中华骨科杂志》副总编、《中国脊柱脊髓杂志》副主编等。邱勇教授于 1997 年留法归国,在南京鼓楼医院创建了脊柱外科,并在全国首先推广三维矫形技术治疗脊柱畸形。目前,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已成为国内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脊柱畸形矫治中心。2005 年与香港中文大学合作成立脊柱侧弯联合研究中心。2016 年成立南京大学脊柱侧弯研究所。现如今,南京鼓楼医院脊柱外科已完成各种难度脊柱畸形的矫形手术 12000 多例,脊柱畸形矫正年手术量达 800 台,成为国际规模及影响力最大的脊柱矫形中心之一,被同行和患者所公认。邱勇教授同时领导着一支专门从事“脊柱侧凸发病机理”的科研研究团队,在遗传基因、生长模式异常和人体平衡等研究方面有着较大贡献,研究成果发表在 Nature (communication)、American Journal of Human Genetics、 CORR 和 Spine 等杂志,成为少数被国际公认的专职研究团队之一。迄今为止,邱勇教授发表 SCI 论文近 200 篇,发表中文文章 170 余篇,参编参译专著 50 余部,获得专利 17 项。获得国家级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 项 (《脊柱畸形的临床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2009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一;《脊柱后路经椎弓根内固定的基础与临床》2005 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三)。先后荣获中国医师奖、全国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南京科技功臣等荣誉称号。 朱泽章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脊柱侧凸研究所所长;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国际 ICSG(International Consortium for Scoliosis Genetics)委员、国际骨科研究协会联合大会(ICORS)委员、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会员、国际脊柱学会(AO Spine)中国理事会研究官、中国医药教育协会脊柱分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脊柱疾病预防与控制专业委员会脊柱畸形学组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脊柱畸形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显微外科医师分会显微神经脊柱专业委员会第一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康复医学会脊柱脊髓专委会脊柱畸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医学会骨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候任主 任委员;BMC Musculoskeletal Disorders 杂志副主编、Spine Deformity 杂志编委。朱泽章教授曾获国际脊柱侧凸研究学会 Traveling fellow、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医师分会突出贡献奖、全国首届十佳中青年骨科医师、江苏省医学重点人才、江苏省十大青年科技之星及第一批江苏“卫生拔尖人才”等荣誉称号。朱泽章教授在青少年特发性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等方面具有独到见解;在 Chiari 畸形伴脊柱侧凸的发病机制、颅后窝减压术及脊柱矫形手术等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成人复杂脊柱畸形的序贯矫形策略,优化了矫形操作,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作为双头钉的主要发明人,研发应用双头钉与卫星棒技术解决了重度脊柱侧凸矫形失败发生率高的医学难题。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 SCI 论文 110 余篇,中文核心论文 200 余篇。参编参译专著 17 部,其中主译 5 部、主编 1 部,获得专利 7 项。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 3)、教育部科技进步二等奖(第 1)、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第 1)及江苏省科技进步二等奖(第 1)等。 刘 臻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南京医科大学副教授,南京大学硕士生导师,南京医学会骨科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师协会骨科分会脊柱创伤专业委员会委员;以第一作者发表SCI论文15篇,中华医学会系列杂志论文15篇;获得专利1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1项,国际项目1项(2015 AOSpine China Research)及多项省部级、市级课题;研究成果获国家、省部、市厅等各级奖励9项。为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脊柱畸形科研及临床研究团队的主要骨干成员之一。
内容简介
本书由我国知名脊柱外科专家邱勇教授及其卓越的脊柱外科团队担纲主译,传递国际治疗理念和技术,以补充、提升我国脊柱外科在颈椎骨折方面的临床处理,助力医学实践及学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