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西厢记/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作者: 王实甫|主编:任溶溶|译者:王红梅
出版社: 浙江少儿
原售价: 12.5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西厢记/世界少年文学经典文库
ISBN: 9787534255168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话说在山西河中府(今永济县西南的蒲州镇)的东边,有一座寺庙, 叫做普救寺,乃大唐则天娘娘所建的香火院,后来荒废倾圮了,由崔相国 重新修建。武座庙宇,规模宏大,非同小可。高大的山门,庄严肃穆,楼 阁殿堂,各占地势,错落有致。山门前一大片空场,可以容纳上万人,那 是老相国当年修建时,特地开辟出来给百姓赶庙会用的。此寺自从重建以 来,香火还算兴旺。凡是到蒲州的过往客商,都要到这里来游览随喜。 那普救寺的方丈法本长老,年纪已七十有余。未出家前是个饱学之士 ,满腹经纶,文章盖世。按说取举人中进士不在话下,无奈命运多舛,考 了七八十次,总是名落孙山,弄得心灰意冷,看破红尘。得当年崔相国引 荐,剃度在这普救寺出家。如今主持本寺,一心礼佛,成了有道高僧。 话说这**,法本长老正在方丈内打坐静修,却见法聪小和尚从外走 进来,向前合十禀报,说:“启禀师父。”法本长老微开慈目,问道:“ 何事?”法聪道:“崔老相国府上管家崔安在外求见。” 长老听得是老施主的家人前来,忙答道:“有请。” 法聪转身出门,不多时,领了一位年过半百、须发略呈花白的老人进 来。 那老家人趋前一步,低头道:“崔安奉夫人之命,叩见长老。” 长老忙起身回礼,道:“管家少礼,请坐。不知崔总管到此有何见教 ?” 崔安道:“我家相爷不幸去世,老夫人扶了灵柩打算回博陵老家安葬 ,因为眼前兵荒马乱,路上极不太平,到此河中府,再也不能前行。老夫 人特打发小的前来,想在此暂且寄住,等路上稍微平静些再走,请老方丈 给予方便。”长老说道:“阿弥陀佛!管家见外了。想此寺本是老相爷当 年修造的,寺内一切,均是老相爷所赐,但住无妨。请转禀老夫人,容贫 僧出迎。”崔安闻言,急忙转身前行,赶紧去回禀主人。法本长老带了诸 僧,亲自到山门迎接。 那崔老夫人娘家姓郑,嫁入崔家,丈夫是本朝的相国,着实煊赫一时 ,享过一番荣华富贵。年纪其实也并不老,才五十开外,保养得又好,真 可谓徐娘半老,风韵犹存。只因是相国夫人,身份尊贵,又加上当了** ,因此虽在中年,大家却都称她为“老夫人”。 崔老夫人有一子一女,儿子叫欢郎,今年只有七岁,并非亲生。因为 老夫人自生了女儿以后,再也没有生育过,觉得膝下无儿,未免遗憾,因 此,就在同族中领养了一个小男孩,取名为“欢”,取“承欢膝下”的意 思。为了称呼方便,也是表示喜爱,故又加上一个“郎”字,一家人都叫 他欢郎。女儿叫莺莺,年方十九岁,生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性情温柔,为人贤惠,而且天生聪明,多才多艺,号称才女。她父亲在世 之时,已经为她定下了亲,许配给她的表兄郑恒——礼部尚书的长子为妻 。这一门亲事其实并不能算数,因为既未定亲,也没有举行什么仪式,只 凭了当年老相爷一句话,就算定局了。之所以联姻,一来是现任相国对现 任尚书,符合门当户对的条件;二来女婿是内侄,中表联姻,亲上加亲, 也可以说是老夫人一手促成的。可是莺莺小姐一直不满意这门亲事。主要 是因为郑恒不但人长得猥琐,而且是个*包,斗大的字不识一箩筐,看到 四书五经脑袋就发涨。终*里只知和一班闲人斗*走狗,眠花宿柳,十足 一个纨绔子弟。 小姐有一个贴身*环,名叫红娘,年方十五岁,是小姐奶娘的女儿, 从小就侍候小姐。那红娘生得五官端正,讨人喜爱,又是千伶百俐,铁嘴 钢牙,善于鉴貌辨色,而心地却十分善良,颇有丈夫气。莺莺小姐和红娘 从小一块儿长大,感情深厚,如同姐妹一般,所以小姐十分信赖她。 再说老夫人,只因相爷去世以后,一来官场势利,人在人情在,往* 那些常来常往、奔走门下的所谓知交,现在一个个都如同陌路人一般,不 来欺侮孤儿寡母就算是厚道的了;二来“长安居,大不易”,京师的花费 太大,实在也待不下去了;三来相爷的灵柩也得运回故乡博陵,叶落归根 ,入土为安,所以举家搬迁。 老夫人坐在青泥油壁车里,感慨万千。回想当年相爷在世之*,童仆 如云,一呼百诺,门庭若市,好不威风。如今返乡,冷冷清清的只有五六 个人,今非昔比,好不凄凉!老夫人思前想后,忍不住长叹一声,滴下两 行清泪来。 这时,崔安前来回禀道:“禀老夫人,老方丈亲自出迎!” 老夫人从伤感中醒过来,忙用汗巾擦了擦泪水,由贴身*环春香搀扶 着,下得车来,人眼便看见普救寺山门前的一百零八级台阶,石级尽头处 ,只见法本长老头戴毗卢帽,身披绣金线大红百衲袈裟,率领僧众在山门 列队相迎。 长老见老夫人上来,踏上一步,双手合十顶礼,说道:“阿弥陀佛! 老夫人驾临山寺,不胜荣幸之至!老衲迎接来迟,还请老夫人恕罪!” 老夫人连忙答礼,说道:“罪过罪过!惊动法驾,有劳出迎,愧不敢 当,折煞老身了!”P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