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全新升级)
作者简介
李永新 毕业于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具有深厚的公务员考试理论专业背景,对中央机关和地方公务员考试有深入的研究,具有丰富的公务员考试教学经验。主持并研发了在行业内颇具影响力的深度辅导教材和课程、专项突破辅导教材和课程,帮助广大考生成就了梦想,备受考生推崇。
内容简介
河南省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考情综述··公共基础知识河南省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考情综述考情总览 河南省事业单位笔试主要分为省直事业单位考试和各地市事业单位考试。其中,省直事业单位考试通常在每年下半年举行;各地市事业单位考试的招考时间不固定,分散于全年。两类考试的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 项目岗位时长/分值考试题型考试内容省直事业 单位考试所有岗位90分钟 分值100分单选、多选、判断改错、写作公共基础知识/教育类专业科目/医疗卫生类专业科目+职业能力测验地市事业 单位考试综合类医疗类教育类120分钟(部分为90分钟) 分值100分单选、多选、判断、简答、论述、案例分析、写作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地市会同时考查职业能力测验)/综合知识公共基础知识+医学基础知识/专业知识(部分地市只考查相关专业知识)公共基础知识+教育基础知识/专业知识(部分地市只考查相关专业知识)注:综合知识一般考查公共基础知识和职业能力测验两部分内容。下面我们就本书所适用的公共基础知识科目来进行分析讲解。 Part1公共基础知识考什么 结合招考公告和近年来河南省事业单位笔试真题可知,公共基础知识主要考查政治、法律、经济、人文与历史、科技与生活、管理与公文、地理、公民道德建设、计算机常识等内容,部分地市考试还涉及写作。除写作外,各部分的考查比重及重点考查内容如下表所示:部分考查比重重点考查内容政治35%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物质与意识、联系与发展、实践与认识,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热点是重点考查内容法律14%宪法中的国家机构,民法中的总则、侵权责任,刑法中的常考罪名,行政法中的具体行政行为等是重点考查内容经济13%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的劳动价值论,微观经济中的供给与需求、竞争与垄断,宏观经济中的宏观经济政策是重点考查内容人文与历史10%中国人文常识中的文化和文学常识,中国历史常识中的近现代历史常识是重点考查内容科技与生活7%科技常识中新时代以来的中国科技成就,生活常识中的物理、化学、生物常识等是重点考查内容管理与公文12%管理学基础知识中的管理职能与管理理论,公文基础知识中的公文格式、行文规则和行文方式、公文处理是重点考查内容地理5%中国地理中的自然环境与资源是重点考查内容公民道德建设2%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是重点考查内容计算机常识2%Windows操作系统、Office基础操作是重点考查内容写作部分主要包括归纳概括题、综合分析题、提出对策题、公文写作题、文章写作题五大题型。其主要测查归纳概括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贯彻执行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Part2公共基础知识怎么考 河南省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怎么考——针对这一问题,下面我们重点围绕其主要考查形式及考查的特殊性展开讲解。通过分析近三年河南省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试题可知,其考查具有如下特点: 一、注重考查时新知识 河南省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考查时新知识的试题占比较大,平均每套试卷有10~20道。其内容涵盖考试前一年内,政治、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国家方针政策、文件,以及领导人出席重要会议的讲话。此类试题多直接考查方针政策、文件、讲话中的重要内容,如内涵、关系、特点、意义等。真题1(2021·河南信阳·单选)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十四五”时期要协调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 A.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B.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C.全面落实“六保”任务 D.全面加强国家安全 A。解析: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十四五”时期,要“统筹推进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故本题选A。真题2(2021·河南省直·单选)在这场同新冠肺炎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A.团结互助、舍生忘死、依靠科学 B.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 C.团结互助、舍生忘死、尊重科学 D.举国同心、舍生忘死、依靠科学 B。解析:2020年9月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这场同严重疫情的殊死较量中,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以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大无畏气概,铸就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故本题选B。 1.对中国政府网、人民网、新华网等权威媒体发布的最新消息多加关注。 2.扫描本书前言后放置的二维码,后台会按月推送国内时事。二、综合性强,考查形式灵活 河南省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中的部分试题综合性较强,这些试题并非直接对基础知识的具体内容进行设问,而是灵活地考查考生运用基础知识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其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政治学科中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经常结合时新背景材料、古文、成语等进行考查,考生既要对相关时新背景材料和古文、成语有一定的了解,也要掌握基本的哲学理论知识。 (2)法律试题常结合案例进行考查,注重对知识点的理解与实际应用,而不是单纯考查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程度。 (3)生活类试题多从生活现象或生活中的常见事物出发,考查其背后的物理、化学、生物常识。真题1(2021·河南省直·多选)对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贯彻新发展理念,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源头治理,改善黄河流域生态环境,优化水资源配置,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这一思路反映出的哲理有()。 A.规律是客观的,是可认知的 B.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分析问题 C.要坚持“以点带面,逐个破解”的方法解决问题 D.要坚持问题导向 AB。解析:A项当选。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规律是客观的,是可认知、可利用的。题干中“遵循自然规律和客观规律”,体现了规律是客观的,是可认知的。 B项当选。唯物辩证法认为,联系是普遍的,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和分析问题。“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综合治理、系统治理”“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即注重山水林田湖草沙的联系和整体性,做到了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待、分析问题。 C项不选。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统一,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包含普遍性。“以点带面”中的“点”即具体、个别,体现的是特殊性;“面”是一般,体现的是普遍性。这一工作方法体现的是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逐个破解”是指针对具体问题一个一个解决,体现的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这一矛盾特殊性原理的方法论要求。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逐个破解”的方法。 D项不选。坚持问题导向,是把问题作为研究制定政策的起点,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解决最突出的矛盾和问题上。题干材料没有体现问题导向。 故本题选AB。真题2(2021·河南安阳·单选)小鞠是一名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其父母利用暑假带她自驾游玩,但在路上发生车祸,其父母当场死亡,小鞠重伤入院。小鞠出院后,下列哪一人员可以担当其监护人?() A.退休在家的祖父B.同班同学的母亲 C.患有精神病的邻居D.被宣告死亡的父亲 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2021)第二十七条规定,“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故本题选A。 对于此类试题,在扎实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还要做到认真积累,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1.认真学习和领会古文、成语、诗词俗语的释义,并了解其背后蕴含的哲学原理以及物化生知识。 2.关注社会热点事件,探究其背后的法律知识。三、写作题材料长、设问多 河南省事业单位笔试公共基础知识中写作试题的主要特点是给定材料则数多、篇幅长,考查题目2~3道,最后1道一般为文章写作题,作答有一定的难度。有时也会单独考查1道文章写作题。真题(2021·河南南阳) 给定材料 材料1 2021年春节,河南卫视春晚节目《唐宫夜宴》意外火爆出圈了。相关话题仅在某社交平台就达到2.1亿热度,单个视频播放量5000多万人次,并且迅速在各个视频平台广泛传播,不少视频片段被弹幕填满。有人为唐宫小姐姐绘制漫画,也有人争相模仿她们的妆容……唐代仕女的表情包也随之应运而生。《唐宫夜宴》改编自郑州歌舞剧院的作品《唐俑》。据2021河南春晚总导演陈雷介绍,该节目是以夜宴的乐师们为主角,14名唐朝少女在前往夜宴的路途中,或嬉戏打闹,或梳妆扮,或扑蝶戏水,展示了唐朝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节目运用5G、AR等技术使虚拟场景和现实舞台结合,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节目从舞蹈编排到场景的展示,演员从妆容到服饰都充满浓郁的文化气息。 “《唐宫夜宴》激发了我一个梦想,我一定要到河南博物院去看看,尽情浏览厚重的黄河文化!”这是不少网友共同的心声。 材料2 2021年6月17日下午,新华社《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专栏刊发《水下洛神舞惊鸿唐宫夜宴曲绕梁——传统文化“破圈”创新探索观察》一文,对河南广播电视台中国节日系列特别节目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时代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进行了深度解读。 “通过水下舞蹈演绎曹植名篇《洛神赋》,舞蹈演员在水下轻盈如燕,衣袂翩跹,让我对曹赋中洛神的‘瑰姿艳逸’和‘柔情卓态’有了全新的感受。”华中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戴建业说,河南广播电视台这么高水平的制作,把中国的传统文化一步步推向高潮,唤醒亿万国人对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它从民族历史深处和中国人的生活样态中找到灵感源泉,给全国观众美好的精神 《河南省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专用教材·公共基础知识》严格依据河南省事业单位考试真题的特点精心编写而成,且配有配套课程。本书具有以下特点: 1.本书设置了“考情综述”版块,总结了考试基本情况、主要考查内容和考查特点等,帮助考生把握各篇复习重点、了解相应备考攻略。 2.本书在章/节标题下设置了备考点拨相关内容,立足近年河南事业单位招聘考试考情,结合图表,点明该章/节的重要程度与复习侧重点等,帮助考生把握各章/节内容中的考查侧重点。 3.本书排版疏朗,行距适中,语句简明,采用文字、表格、示意图等多种形式,对各学科知识进行了深入浅出地讲解,便于考生快速把握知识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