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怕的现象(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百科探索经典)

可怕的现象(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百科探索经典)
作者: 赵宏林
出版社: 哈尔滨
原售价: 34.80
折扣价: 23.20
折扣购买: 可怕的现象(青少年不可不读的百科探索经典)
ISBN: 9787548409380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太阳的归宿 太阳是我们这个星球赖以生存的能量源泉,没有太阳,人类和其他动 物、植物都 不能生长,生机勃勃的地球将是一片死寂。我们庆幸自己生活的地球能获 得阳光的普 照,但你想过有那么一天,太阳会衰老死亡吗? 我们知道太阳在发光发热的同时消耗大量能量。平均每秒有6亿吨氢聚 变为氦, 然后太阳向外辐射出一部分能量。地球植物的光合作用、大气循环、云雨 形成等都是 太阳的功劳。太阳的氢聚变已经持续46亿年了,这个过程氢不断减少,氦 不断产生。 那么持续下去太阳的未来会怎样呢? 科学告诉我们,恒星演变的过程就是中心 核内的氢开始燃烧直到全部生成氦,处在这个 演变阶段的恒星被称为“主序星”。各恒星存 在的时间长短是根据其自身的质量而定的。天 文学家爱丁顿发现,星体膨胀速度与其抗衡万 有引力产生的热量成正比。就是说星体产生的 热量越多,膨胀的速度越快,存在的时间也越 短。因此科学家推算出,太阳最多有100亿年 的时间能停留在主星序阶段。 恒星漫长的青壮年期——主星序阶段一旦度过,进入老年期就会变成 “红巨星”。 到了这个阶段恒星将膨胀到原来体积的10亿倍,因此称为巨星。又因为恒 星膨胀,外表 越来越远离中心,温度也随之降低,发出的光也愈发偏红,所以被称为“ 红巨星”。如 果照这样推测,太阳最后膨胀10亿倍,足可以吞掉地球等其他太阳系行星 。 一旦彤成红巨星,恒星便会进入下一个演化阶段——“白矮星”。进 入红巨星阶 段的恒星由于其外部迅速膨胀,氦核则会因反作用力而向内收缩,导致其 内部温度不 断升高,内核温度最终将超过1亿度,进而引发氦聚变。 氦核经过几百万年将燃烧殆尽,而恒星的外壳混合物仍然以氢为主。 这时恒星结 构复杂了许多:氢混合物外壳下隐藏着一个氦层,还有一个碳球埋藏在内 。这样,恒 星体的核反应将变得更加复杂,其内部温度不断上升,最终使其变为其他 元素。红巨 星外部与此同时也开始急剧地脉动振荡,整个恒星呈现不稳定状态:恒星 半径大小不 定,稳定的主星序恒星变为多变的大火 球。火球内部的核反应更加动荡,忽强忽 弱。当恒星内部核心的密度增大到每立方 厘米10吨左右,一颗白矮星便在红巨星内 部诞生了。 白矮星的特征是体积小、亮度低、 质量大、密度高。例如天狼星伴星,它的 体积类似地球,却差不多和太阳一样重。 根据白矮星的半径和质量,可以计算出 其表面重力差不多是地球表面重力的1000 万-10亿倍。在这样高的压力下几乎所有 物质都将毁灭,即使是原子也会被压碎。 由于没有热核反应来为单星系统提供能量,白矮星将会一边发光,一 边降低温 度。约100亿年后,白矮星将停止辐射而死亡,其躯体将会变成硬过钻石的 巨大晶 体——“黑矮星”,在宇宙中孤单地漂浮。一颗恒星此刻彻底宣告死亡。 一些科学家们认为,几十亿年后,大阳会在快要灭亡时迅速膨胀,所 有太阳系内 的星体和星际物质都会被“吞噬”掉。到那时,太阳会剧烈地抖动,大量 物质在脉动 过程中被抛入星际空间,而太阳会失掉大部分的质量,其余部分则缩为白 矮星。银河 系中发现的大量变星表明,恒星死亡过程中脉动和质量的抛失极为普遍, 一些变星每 年能够抛出等于地球质量的大量物质。 一些科学家认为,虽然目前还不大清楚恒星的演化过程,但50亿年后 ,可以基本 肯定太阳会成为红巨星。那时地球上的一切生命都会灭亡,地面温度将高 于现在2—3 倍,北温带夏季最高温度将达到100℃;而地球上的海洋也会因为巨大的蒸 发量变成一 片沙漠。太阳大概会在红巨星阶段停留10亿年,其光度会提高到今天的几 十倍;体积 也将会极大地膨胀,若从地面观察,会看见整个天空都是太阳。这样的地 球环境,想 必不可能再适应人类的生存。不过,“世界末日”距现在还很遥远,相信 凭借人类的 智慧一定能在浩瀚宇宙中找到一个新的“地球”继续繁衍下去。 P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