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人的新装/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

富人的新装/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
作者: 编者:王泉根
出版社: 人民邮电
原售价: 26.50
折扣价: 0.00
折扣购买: 富人的新装/代代相传的中国童话
ISBN: 9787115428868

作者简介

王泉根,1949年出生,浙江绍兴上虞人。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二级教授、博士生导9币,北京师范大学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中心主任。**社会科学基金评审专家,**出版基金评审专家,终身享***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亚洲儿童文学学会副会长。 作者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与儿童文学研究,以及中国文化研究,著有“现代中国儿童文学主潮》《儿童文学的精气神》《中国姓氏的文化解析》等10余种著作。 曾获**图书奖、首届与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成果奖二等奖、中国**杨唤儿童文学特殊贡献奖和香港曾宪梓教师奖等多种奖项。独立承担或主持一项**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三项**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三项***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两项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十一五”规划项目。先后指导1名博士后、29名博士生(其中6人来自*本、新加坡及中国**、香港地区)、45名硕士生。

内容简介

富人的新装 据南朝梁·释慧皎《高僧传》 从前,有一个很挑剔(tiāo ti)的有钱人请纺 纱师傅(shī fu,对有技艺的人的尊称)去家里纺纱 。 有钱人对纺纱师傅说:“我付给你足够的工钱, 但你一定要纺出又细又匀的纱。” 纺纱师傅满口答应下来。为了让有钱人满意,纺 纱师傅倾尽全力,织出了他认为很好很细的纱。可是 ,当他满有把握地把纺出的纱递到有钱人手中时,有 钱人竟然眉头紧皱,怒吼道:“这么粗,也能叫细纱 ?” 纺纱师傅很生气,因为那纱薄如蝉翼,细得看不 清经纬(jīng wěi,指织物上的直线和横线)。忽然 ,他灵机一动,对有钱人说:“老板,您说得对,这 纱确实还不够细。我再加工几天,一定能纺出*细* 匀的纱。” 过了几天,有钱人来到纺纱师傅的工作间,看见 师傅的手不停地来回移动,可就是看不见纱。有钱人 生气地说:“喂,你究竟在搞什么名堂?我是叫你来 纺纱的,不是让你来玩的!” “我明明在纺纱,您怎么说我在玩呢?”纺纱师 傅停下手中的工作,指着面前的空气说,“您看到了 吗?这就是我纺出的细纱呀!” “是吗?我怎么看不到?”有钱人用力睁大眼睛 ,还是什么也看不到。 “您当然看不到,因为这是世界上*细的纱,连 我们行业中***的人都很难看到,*何况其他人呢 !”纺纱师傅一边说,一边装模作样地用手摸了摸纱 。 “哦,我试试看。”有钱人伸出手,在师傅的手 旁摸来摸去,一边摸还一边说,“真细呀!真是好纱 !” “您满意吗?”纺纱师傅问有钱人。 “满意,满意!你去柜上拿工钱吧!”有钱人回 答说。 纺纱师傅结了工钱,将这事偷偷告诉了织布师傅 。第二天,有钱人将织布师傅叫到家里,叮嘱他说: “师傅,这是世界上很好很细的纱,你一定要织出一 匹很好的布。” 织布师傅点点头,郑重地说:“您放心,我一定 会让您满意的!” 织布师傅学着纺纱师傅的样子,装出正在织布的 样子。后来,织布师傅也拿到了工钱,因为有钱人对 他织出的布**满意。 其实,有钱人既没看到纱,也没看到布。 了不起的呆子 据南朝宋·雷次宗《豫辛记·幸灵》 幸灵,晋代豫章建昌县人,生性寡言少语。别人 骂他、侮辱他,他从不生气。同村人都说他是傻子, 父亲和哥哥也觉得他呆笨木讷(mu ne,朴实迟钝,不 善于说话)。 一年夏天,父亲让他看守稻子。可幸灵见几头牛 闯进他家的稻田,不但没把牛赶走,反而对牛说:“ 慢慢吃!吃饱为止。”等牛吃饱后,幸灵又把那些东 倒西歪的稻子扶起来,整理好。父亲知道后,气得半 死:“哪天你蠢得不会吃饭了,饿死你才好!”幸灵 却说:“万物生长在天地之间,各得其意。牛吃稻子 ,为什么要驱赶呢?”父亲愤怒地说:“那你为什么 还要整理被践踏的稻子呢?”幸灵回答说:“被践踏 的稻子也应该终其性命呀!我怎么能坐视不管呢?” 父亲气得说不出话来,跺跺脚,头也不回地走了。不 过,说来也怪,幸灵家的那片稻田虽然被牛糟蹋(zao ta)得不成样子,可没过几天又长得郁郁葱葱、生机 勃勃了。秋后,他家的收成比别人家还多。乡邻们知 道后,都觉得幸灵不是凡人。 第二年春天,建昌县的县令征集百姓制造官船, 命令每人做一双船桨。幸灵把船桨做好后,还没来得 及送到官府就被人偷走了。父亲指责他说:“你脑子 不管事,净给我找麻烦!”幸灵好像知道是谁偷了船 桨,胸有成竹地说:“时候到了,自然有人送还回来 。”就在这时,邻居家忽然传来一阵痛苦的**声, 幸灵和父亲急忙赶过去看个究竟。邻居张某看到幸灵 的父亲,哀求道:“伯伯,我的胸口忽然好痛,麻烦 您帮我请个大夫吧!”幸灵的父亲是个热心肠,二话 不说,转身就要去请大夫。 P54-58